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我说大唐 > 第166章 故技重施(第1页)

第166章 故技重施(第1页)

=6也就是说,哥几个闹了这么大的事儿,居然被各打五十大板?

关于杨文干谋反一事,可谓是疑点重重。

第一个疑点:李建成真的想谋反?

如果李建成想要搞事情,不管是针对谁,都是不可饶恕的重罪,至少处理结果下来,李建成的太子之位都会不保。问题是,面对李渊的诏书,李建成为何会心甘情愿的带着太子宫所有官员前去仁智宫请罪?难道他笃行李渊会相信他的清白,相信杨文干起兵造反只是闹着玩的?

除此之外,李建成谋反的动机究竟是什么呢?

李建成是正儿八经的太子爷,深受朝臣的拥戴,虽然有李世民这个威胁,可并没有到生死关头。更何况,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李渊一直是力挺李建成,不管怎么说,李建成都占据着绝对的竞争优势。

说白了,如果李建成不动,他就是雷打不动的太子爷,如果动起来,那就是和李渊为敌,顺便给李世民送了助攻。

第二个疑点:李建成和庆州都督杨文干究竟是什么关系?

杨文干出身东宫卫士,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按照贞观史料的说法,李建成想要发动军事政变,于是派人给杨文干传信,让他送一批猛士前往长安,随后又给杨文干送了一批武器和甲胄,希望他在庆州起兵!问题是,杨文干身为封疆大吏,手下是有常规军队的,还需要李建成给他配武器?谁在造反前,连武器都没准备好?再者说,想要武装一批军事力量,甲胄从哪里来?李建成居中运作,怎么可能逃过秦王府的眼线?

还有更离谱的,李建成让杨文干送猛士到长安城,肯定是想在长安城发动政变,可他又把武器送到庆州,想在仁智宫发动军变,这岂不是自相矛盾?李建成最好的选择,难道不是把这批猛士放在庆州吗?从杨文干的布局,庆州方面的准备来看,李建成根本就没有弄死李渊的胜算,这不是政治赌博,而是找死!

第三个疑点:杜风举是如何知道杨文干要谋反的?

李建成和杨文干确实有来往,杨文干也给李建成送了士兵,可杜文举是靠什么说服李渊,说杨文干要谋反的?更奇怪的是,尔朱焕、桥公山前脚刚到仁智宫举报,杜凤举后脚便跟了上来,两拨人分别从长安和庆州方面举报李建成谋反,事情真的有这么凑巧吗?

第四个疑点:李渊为何会再次承诺封李世民为太子的鬼话。

按照贞观史料,李渊在起兵之前就承诺封李世民为太子,可最后食言而肥,让李建成做了太子。这一次在仁智宫,李渊居然故技重施,这是侮辱李世民的智商,还是李渊同志昏了头?再者说,李世民不过平定杨文干谋反,并不是什么天大的功劳,李渊犯得着用太子之位来激励他?

第五个疑点:李渊为何会各打五十大板。

如果李建成的谋反罪名成立,李世民就是大功臣,事后李渊一定会封赏秦王府的人,可恰恰相反,李渊不仅处罚了太子府的人,还顺带着处罚了杜淹。事实证明,李渊的处罚有针对性,这三人一定参与了此事。

第六个疑点:李世民的态度极其诡异。

李世民的性格非常耿直,如果属下被李渊冤枉或者针对,李世民一定会奋起反抗,刘文静就是个明证。不仅如此,秦王府的人也都是爆脾气,别说没犯错,就算是犯了错,也会在李渊面前瞎嚷嚷。后来,李渊无故批捕尉迟敬德,并将程咬金外放为官,都遭到了李世民的强烈抗议。可是这一次,李世民完全被李渊玩弄于股掌之间,为何连争辩的记录也没有?

事实的真相可能是这样的:

李建成并没有谋反的意图,他让杨文干给他送士兵,只是为了拿到更多的军事筹码,在长安形成优势。至于给杨文干送甲胄,估计不是装备军队的甲胄。不可否认,尔朱焕、桥公山确实是受李建成的委托前往庆州,可秦王府早已经暗中收买了他们,他们走到半道,决定前往仁智宫告状,这才引起了李渊的怀疑。

至于宇文颖,他确实是李元吉的好朋友,这也是李渊信任他的原因。然而,当他到达庆州之后,杨文干便宣布造反,这其中有几个可能。

比如,宇文颖受李元吉的委托,想要吓唬杨文干,逼迫他造反。比如,宇文颖也被秦王府收买,在李世民的安排下说了谎,逼迫杨文干造反,后来被李世民单方面灭口。比如,杨文干心理素质不好,担心去仁智宫会被李渊弄死,因此铤而走险,起兵造反。总而言之,杨文干的起兵很仓促,连手下的小弟都不知道他到底要干嘛,这才自我解体,瞬间灰飞烟灭。

在这个政治风波中,李渊才是最后的赢家。渊哥的政治敏感度很高,他从一开始就意识到这件事情可能不会这么简单。

首先,渊哥没有着急给李建成戴上谋反的帽子,而是给了他辩解的机会。

其次,渊哥派宇文颖出马,态度还是偏向了太子府。

再次,渊哥离开仁智宫避难,说是为了防备杨文干偷袭,又何尝不是防备秦王府的人?

最后,渊哥一直到最后关头,才决定启用李世民平叛,还说了一堆安抚李世民的理由和承诺,这说明他并不是太信任李世民。

仁智宫内,别看后宫娘娘团当了李建成的说客,真正对李渊有影响力的,其实是封德彝。这位老兄虽然是李渊的大臣,可是和李世民走的非常近乎,由他出面给李建成说话,确实很有说服力。

总而言之,李世民离开的10天时间,李渊通过自己的情报网得知了事情的真相,最终做出了各打五十大板的决定。老兄弟谁也不敢再闹事儿。

惩罚李建成,是因为他和外臣有军事上的勾结。惩罚李世民,是因为他暗中收买太子府的人,诬告李建成谋反,差点酿成惊天大变。就这样,轰动一时的仁智宫事件暂时告一段落。没过几天,李渊也从仁智宫起驾回京。

遗憾的是,仁智宫事件只是两府之争的一个插曲,更像是投到静水深池中的一块石头,激起的余波久久不能平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