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济南府是什么意思 > 第136章 各奔东西(第1页)

第136章 各奔东西(第1页)

“你。。。”魏永明再次哑口无言,愣了半天才一脸服气的说:“你小子这志气。。。真有点偏执狂的意思了。”

武七没明白他的话,但看出了他脸上的讶异之色,随即淡淡一笑:“魏大哥,您可别小瞧人。俺这些年从茌平、临清、馆陶,到阳谷、梁山、济宁,再到兖州、泰安、章丘,一路上见了老多人,经了老多事,可从未忘记自己是个一心要办学堂的叫花子。”

“荣辱不惊。。。矢志不渝。。。”魏永明盯着他喃喃唏嘘:“你这种人,着实难得。”

“叫花子终究是叫花子,哪有什么难得?”武七笑着起身朝他作了一揖:“魏大哥,趁着天色还早,俺要赶回县城再卖卖手艺,先告辞了。”

“这就走了?”魏永明一怔:“急什么?吃过饭再去呗,咱们一起吃点。。。吃点糟糠烂菜啥的。”

“不了,心里装着正事,一刻也不愿耽搁。”武七微笑摇头:“请魏大哥别见怪,待俺攒够三百吊钱,必定去济南拜会你们一家。”

魏永明心中百感交集,还没想好该说什么,就见武七缓缓退后几步,用乡间小调似的唱腔嬉笑着大声说:“吃得好,不算好,修个学堂才算好。”

“这熊孩子。。。”魏永明无奈的噗嗤一乐,起身冲他挥手告别。

武七转身迈开大步向东而去,双手交替在左右额角轻轻拍打,口中继续荒腔走板的高唱:“左边剃,右边留,修个学堂不犯愁;左边留,右边剃,修个学堂不费力。。。。。。”

好一个神奇的叫花子。魏永明目送武七的身影消失于视野中,脸上不知不觉泛起如他一般痴痴呆呆的傻笑。

他真的能仅凭一己之力建起学堂么?靠乞讨攒够三百吊钱,需要多么漫长的时间、多么惊人的毅力?究竟是怎样的信念在支撑他做这些事呢?

由他去放手实现自己的理想吧,只要能平安无事就好。魏永明思绪纷乱,在村口呆呆坐了不知多久,忽听一阵马蹄声响,有个团勇纵马过来喊道:“魏头!找到了!”

“找到解差了?”

“是那两名犯人,宫二爷请您过去呢。”

魏永明上马随他奔出五六里地,见宫二和其他团勇聚在一座小山包下,旁边还有几个农民打扮的汉子,其中一人正是司冠平。

“登初兄弟!”司冠平一脸歉疚的迎上来抱拳施礼:“愚兄虑事不周,差点掉了脑袋,还要劳烦贤弟冒着风险来救,实在惭愧!”

“司大哥太客气了,小弟也没出上什么力,好在大哥平安无事。”魏永明下马还礼,抬头打量打量他身后那些人:“是这几位好汉救了大哥么?”

“不错。”司冠平将一个胖乎乎的中年人请到身旁,恭敬介绍道:“这位是愚兄的开蒙老师刘德培先生,那些位是他的好友,得知消息后专程赶来相救的。”

“幸会,辛苦。”魏永明冲他们拱拱手:“方才一路上未曾见到厮杀迹象,诸位没与解差动手么?”

“哪里需要动手?”领头的汉子一拍胸脯:“解差头头与俺相识,昨晚俺们追到章丘县城,递上一包银子便打发了,已约好今日在路上僻静处放人。”

“倒是利索的很。”魏永明微微一笑,问司冠平:“虽说你们平安逃脱,可也不方便再回淄川了吧?”

“眼下自然不能回去,等过了这阵风头再说。”

“如此最为妥当。二位若不嫌弃,可以随我回济南住段日子。”

“不给魏副营总添麻烦了。”刘德培慢悠悠的接口道:“这些好朋友是从青州府博山县来的,我与冠平就去他们那里暂避一时。”

“也好,博山与淄川相邻,打探消息要便利许多。”魏永明迟疑了一下,又问:“不过。。。司大哥去了博山,张先生他们该当如何?”

“贤弟无需忧心,我早已对家人吩咐明白,老师与诸位师兄弟的生活课业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可是大哥此番脱逃,官府那边会不会去找麻烦?”

“我料不会。”司冠平摇了摇头:“老师名望显赫,乡里的士绅们都是极爱戴的,知县绝不敢轻易滋扰。”

魏永明稍感安心,想要再跟他聊几句,却见刘德培上前一步拱了拱手:“魏副营总,此次有劳你出马来救,这件情份刘某必不忘怀。咱们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就此告辞了。”

宫二也说:“本想与兄弟多处几日,奈何老师那边还急着等我回报,不可多做耽搁。兄弟保重,咱们下次再聚。”

“告辞,诸位请多保重。”魏永明与他们一一拱手作别,翘首望着马蹄卷起的尘土愣愣发呆。

团勇们在他身后站了半晌,凑过来问道:“魏头,咱也回营吧?”

“嗯,走。”魏永明心不在焉的答应一声,上马扬鞭奔济南而去,一路上沉思不语。

司冠平与刘德培被人所救,逃脱了死刑,从司冠平脸上可以看出尚未平息的愤恨和死里逃生的兴奋,这乃是人之常情。

然而刘德培却压根没有表现出一丁点类似的情绪,神态和语调中只有异乎寻常的平静与阴冷,可见此人绝非泛泛之辈。

当今天下纷乱,揭竿起事者比比皆是。像他这样的人物,以此为契机公开对抗官府也毫不奇怪。

魏永明并不在乎刘德培会怎么做,只是担心司冠平会何去何从,并由此想到了岳父和张积中等人。

太谷北宗本是一帮潜心求学问道的隐士,与各方势力均无瓜葛,但如今司冠平被卷入了官民争斗,恐怕迟早会牵连到张先生他们。

魏永明的猜测很快得到了部分验证。当年春夏之交,捻军开始大规模从河南、安徽、江苏进入山东,足迹踏遍运河沿线地区,鲁西南成为其粮食、钱财的重要来源地。

乱局之下,本地民众纷纷群起响应。东有沉寂已久的幅军死灰复燃,四处作乱;西有武七家乡的宋景诗一呼百应,带领万余人组建起黑旗军,接连攻陷了周边十余座县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