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都是有身份的,都是世家大族出身的子弟。
世家大族出身,他本来就是富庶阶层,有田产。
即便是寒门子弟,他也绝对不是社会底层,人家是有田产的,就算不事生产他也饿不死。
所谓的寒门指的是这人他不是官二代!!!
科举以后,选士的范围扩大了,很多穷人也有机会去考科举,穷人当官第一件事肯定是改善生活啊。
官场上,你不体面,人家理都不想理你。
但是俸禄不高啊,那怎么办呢,走捷径不就是贪污么。
原本出身贫寒做不了官,现在可以了,那么贪污腐败群体就扩大了。
原来只有富人士族阶层有机会贪污,现在是大家都有机会。
那么明朝廷的官员们俸禄几何呢?
其实,洪武大帝一共制定了三次俸禄。
洪武四年
洪武十三年
洪武二十年
用洪武二十年作为基准。
官职月薪年薪
正一品87石米1044石米
正二品61732
正三品35420
正四品24288
正五品16192
正六品10120
正七品7。590
正八品6。578
……
在明朝,七品官就是知县,用现代话就是正处级干部。
一两银子=二石米=1140元
90石米,就是45两银子。
45x1140=
“也就是说,七品官正处级干部一年的工资是元,一个月是4275元。”
我们继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