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可能?
这不会又是陛下与锦衣卫的杰作吧,这杰作又又又又被强行按在了朱允熥的手上。
殿中人反应各异。
兵部尚书齐泰接到杭州方面的报告之后,第一时间是感到,不可能!
朱允熥不可能如此厉害!
肯定是陛下亲自授意,让杭州这么写的!
杭州的奏报绝不能耽误。
但是现在当堂向二皇孙汇报,保不齐二皇孙会如何想。
因为这消息,二皇孙的内心一定不高兴。
干脆就递给杨溥,杨溥一念,二皇孙就会暗暗迁怒于杨溥。
本来,齐泰是想从兵部推选一个进入内阁的。
谁知道当时陛下没有同意,反而让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杨溥进入了内阁。
齐泰一看杨溥,就感到很不顺眼。
于是,齐泰顺手把杭州的奏报给了杨溥。
兴奋之下的蓝玉又让杨溥重新念了一遍。
刚才朱允炆要求杨溥不要念细枝末节,哪知道这些细枝末节居然有如此丰富而重大的信息!
比如说,杭州的六百名窝寇,居然是窝国的太子带队!
窝国的太子叫足利义持,陛下亲自砍下了他的脑袋。
说是让锦衣卫保存好首级,回来之后用以祭奠太子朱标的在天之灵。
大仇得报!
朱标总算是可以安息了。
常升此时激动了,立马大喊:“陛下御驾亲征,窝寇悉数被斩,大明威武!”
武将们大声喊道:“大明,威武,威武!”
武将们的声音太大,朱允炆的耳朵都被震得嗡嗡响。
杨溥的奏报对于如何出海、如何剿灭窝寇、如何抓住陈友谅余部,语焉不详。
文臣们小声议论,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一丝不安。
灭了八百名窝寇、抓住了陈友谅残部,固然可喜。
但是大明的未来,却不容乐观!
陛下显然是在不遗余力地在培养朱允熥,并且还是在拔苗助长。
朱允熥的能力人所共知。
他当上储君,大明的未来,一定是走下坡路的。
武将们吼过之后,大殿中突然一片寂静。
大家各怀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