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宋朝兵器质量 > 第120部分(第2页)

第120部分(第2页)

事实上,宋朝从来没有放弃过从汴京迁都关中的打算,一直在修建关中,只是大门关不上,不够安全,一舂没有迂到关中。

王韶夺取熙河之地,关上关中的西大门,这对西夏是一个重大的打击。要不然的话,李秉常两路出兵,关中一定很危急。”这一次,朕决定了,要出动铁鹞子,精锐尽出,以最快的速度打进关中!”李秉常很是振奋。

铁鹞子是西夏最为精锐的军队,和辽国的皮室军,女真的铁浮屠齐名。等闲不会出动,这次事关重大,李秉常终于决定要精锐尽出了。

“好啊!只要出动了铁鹞子,关中就是手到擒来!”一众大目陕慰异常。

“虽然胜算颇大,却也不能这么说。”李秉掌摆摆手,很是清醒道:“陕州的姚家、种家都是劲敌,深通兵道,不容小视。”

陕州的情形与北方大不相同,在这里治军的主要是几大世家,最有名白勺是种家和姚家,种家军、姚家军,在历史上大名鼎鼎。

种家最有名的是有“大宋军魂”之称的种师道,姚家最有名的是姚平仲。

种师道之有名,自是不必细说,如雷贯耳的名字,号称大宋军魂,为后人敬仰。姚平仲的名字却是臭名昭著,因为他在女真人第一次兵临汴京时,前去偷营,遭到金军的围攻后,他甩下一万多姚家军,独自一人逃走了,自此不知所终。

姚平仲劫营失败,却是引发了连锁反应,李纲因此而罢相,把抗击女真的大好局面给葬送了。也因此,姚平仲在历史上留下了千古骂名。

事实上,姚平仲很冤枉。他劫营很可能会成功,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宋钦宗泄露了秘密。宋钦宗听从姚平仲的主张,要去劫营,他就自以为胜利是手到擒来,要宫中准备庆功宴。而他是个大嘴巴,竟然把这事给说出去了,再通过宫中的杂役太监传了出去,给女真人的探子打听到了,设了一个局,等着姚平仲去钻。

姚平仲发现情形不对,就知道有人泄密了,他回去之后,宋钦宗肯定要治他的罪,不得不逃。其实,即使泄了密,这次劫营打得还是不错的,再有李纲起兵来援,竟然打了一个不错的胜仗。可惜的是,宋钦宗不分青红皂白,把李纲给罢了。

“姚种二家,的确是有些棘手,不过,若是大夏精锐尽出,也是不惧他们。”李宗保很有信心。

这些年,与西夏在陕州北部打的宋军,主要就是姚种两家之军,西夏群臣对姚种两家军队的情形很是了解。虽然这两支军队很能打,若是西夏精锐尽出,再加上居高临下的便利,要打败这两支军队不是不可能。

“只要打败了姚种两家,陕州北部就尽人大夏之手了。然后,朕亲率大军,直下关中,大事就成了!”李秉常很是欢喜,道:“李宗保,梁熙,你二人着手准备,一旦时机成熟,直接出兵,不必向朕禀报,你们便宜行事便是!”

“遵旨!”二人齐声领旨。

一场针对宋朝的谋划就这样完成了。

(未完待续)

第六十九章 针锋相对

河南府,司马光府上。

司马光在屋里编写《资治通鉴》,提笔在手,时而皱眉,时而奋笔疾书,笔行龙蛇。

“吱呀!”

门开了,司马康快步进来,冲司马光见礼道:“爹,吕相公来了。”

“吕相公?”司马光眉头一挑,放下笔,也飞似的冲了出去。吕公著到来,必然有天大的事情要与他相商,这正是蜇伏的司马光最需要的东西,一闻此言,哪能不急的。”爹,你慢点,小心点。”司马康急得不得了,不住提醒。

司马光哪里理睬,只管冲出去,一出府门,只见吕公著从马车上下来。司马光三步并作两步,迎了上去,哈哈大笑道:“吕相公,你可算是来了。”

“君实,进去说!”吕公著根本就没有客套话,眉头皱得很紧。

“嗯!”司马光看在眼里,不由得心头一跳,肯定没好事。他可是千盼万盼,要盼望好事,当即不再言语,拉着吕公著进了府,前往大堂。

“君实,去你的书房,我们两个好好说说话。”吕公著忙阻止。

司马光知道必有大事,领着吕公著去了他的书房,吕公著连《资治通鉴》都没有兴趣品评了,司马光看在眼里,更加觉得不妙了。

吕公著对司马光很佩服,于他编写《资治通鉴》一事倍加赞成,每次前来,都要好好欣赏一番,象今天这般,看都不看,还是头一遭:“吕相公,你前来河南府,所为何事?”

“奉旨前来!”吕公著更是语出惊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