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反酸水是怎么回事 > 第2部分(第3页)

第2部分(第3页)

童凿看了妈妈一眼,又说道:“你们车间的任务大不大?”

“还行。”妈妈说:“我们已经两个月超额完成任务了,两次得了流动红旗。”

“好家伙,比我们车间厉害。”

“哎,童凿,我给你介绍那对象小刘,你到底跟人家谈得怎么样了啊?”

“哎,怎么说呢,她什么都好,就是有些内向,不爱说话,谁还钻你心里面看去不成?”

“这也叫缺点?你看,人家是天津人,长得那么漂亮,哪一点不好,啊?”妈妈说:“你就直说,你同意跟她结婚吗?如果同意,我就直接跟她说得了。”

“那就麻烦你了。”童凿说:“哎,吃肉,小寅吃肉。”

“童凿,你最近还去不去一宫了?”妈妈说。

“最近我妈身体不舒服,没那闲心思跳舞去。”童凿说:“你还去吗?”

“自打寅来了以后再没去过,现在人们都饿得直不起腰来了。”妈妈说着看了我一眼说:“马兰还是经常去。”

返(5)

寅知道马阿姨有好几次跑到家里找妈妈跳舞,都被妈妈婉言谢绝了。

这时李厂长拿着饭盒过来了。工人们欢呼起来……在这么困难的时期,大家还能够吃上红烧肉和豆腐,听说毛主席都没有肉吃了,大家能不感激和高兴吗?厂长大声说:“同志们,五一节没能让大家吃上肉,今天算是给大家一个补偿吧!”餐厅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李厂长看到了妈妈和寅。就走了过来,摸着寅的头说:“小寅,听妈妈的话,啊。”

又对妈妈说:“老鲁来信了吗?”

“上个月寅刚过来时来了一封,这个月还没来。”妈妈说。

“哦,放心老李,现在全国都比以前好多了,明年还会更好。”李厂长说。

妈妈点了点头。后来听妈妈说,李厂长与爸爸是战友。

“哎,童凿,什么时候喝你的喜酒啊?”厂长对童凿说。

“快了。”童凿说:“厂长请放心,喝喜酒我第一个请你。”

这时秘书跑来说工业局有电话让李厂长去接。李厂长把饭盒交给秘书就匆匆地去了。

吃完饭童凿掏出两张电影票说:“今天是礼拜六,我请你和孩子看场电影。”

“哎,小刘去不去?”妈妈问。

“当然去呀。”童凿说:“电影院见。”

寅和妈妈来到解放路的新中国影剧院门口,等待童凿叔叔和刘阿姨的到来。刘阿姨在国棉四厂技术科上班,原来与寅家住对门儿,后来搬走了。妈妈就作了刘阿姨与童凿的红娘,为他们牵线搭桥。眼下又到了关键时刻,所以妈妈也想趁今天的机会为他们二人敲定一下结婚的事。

熙熙攘攘的人群里,童凿和一位端庄秀丽的姑娘朝电影院门前走来。那姑娘稍微有点儿胖,但是身材很匀称,反而显得更漂亮。妈妈拉着寅说:“快,喊刘阿姨。”阿姨抱起寅来说:“一年多没见,成大小伙子了。”随即照寅脸上亲了一口。

刚刚找到座位坐下,电影就开演了。开始刘阿姨揽着寅,后来妈妈接过寅来。刘阿姨挨着妈妈,童凿挨着刘阿姨。

电影是一个精美的神话寓言故事,说的是一个恶魔竟然偷走了太阳,使世界一片黑暗,一时间愚昧魍魉横行,世界返祖到远古的某一个时代,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消失了。这时世间的一位英雄要找回那一轮太阳,历尽千难万险。可是非常遗憾的是寅竟然昏昏地睡去了,直到最后妈妈极力喊醒他,他惺忪地看到银幕上是英雄找到了那个恶魔的魔窟,英雄高声唤醒那轮沉睡的太阳,太阳奋力冲出魔窟,魔鬼张开双臂护住大门,试图用身体挡住那轮太阳,然而太阳喷薄欲出,放射出万道金光,熔化了恶魔的身体,熔化了整个魔窟,而后冉冉升起,大地重归光明。寅相信那是他一生中看到的最好的类似于魔幻的电影。

返(6)

一九五八年的那场变故以后,寅的爸爸被流放到团泊洼,寅和身已怀孕的妈妈搬出了军营,来到大桥街付九号定居。五岁的寅与祖母往返于石家庄与鲁西北的乡村之间。为了寅,祖母的一双小脚曾经不知疲倦地点击着都市的马路和乡村的土路。咯噔,咯噔,至今好象还在扣击着寅的心扉。其实从寅一生下来,就好象注定了与奶奶一起奔波的命运。因为奶奶着实喜欢这个孩子。寅不好哭,奶奶最烦好哭的孩子,而寅的一个哥哥和妹妹偏偏好哭,奶奶每每跺着脚喊道:“哭,哭,晦气鬼,哭得爹娘净出事。”寅从来不哭。寅好多让大人喜欢的地方。还在寅一周岁半的时候,奶奶领着寅在军营里玩儿,等到回家的时候,奶奶望着一排排同样颜色同样大小的排房傻了眼,无奈的奶奶就想挨着一家家推门。这时寅就扯奶奶的衣角,嘴里说:“不,不。”于是奶奶索性说:“寅,奶奶迷路了,你领奶奶回家。”寅果然就牵着奶奶的手竟至回到自己的家。这就让奶奶惊奇不已。事实上奶奶也非寻常之人。奶奶是鲁西北运河岸边一个有名的金真道道长的独生女儿。她一生饱经了战乱、事变、变故的坎坷,是一个非常坚强的人。

面对家庭遭到的巨大不测和大饥荒的到来,年近六旬的奶奶却凭着她一生所积累的经验和应变能力发挥出了巨大的能量,以她那廉薄瘦小的身子支撑着这个家的里里外外。然而她的内心有一个信念……人不能倒下,要为下一代而活着。奶奶曾经倾尽心力培养了寅的爸爸,现在又在为寅这一代人而奋争,而奔波。事实上她已经在寅的兄妹以前为经营第三代人而倾心努力了。促使奶奶对后代人寄予如此大的希望,主要源于鲁家的人烟不旺。在以姓氏家族构成的农村村落里,在方姓为主的水坊村,寅的爷爷往上几代都是单传,以至于鲁家是单门独户。面对方家大姓人家的人强马壮,鲁家只能靠诗书礼仪生存。那就更显得柔弱不堪。在那长久的封建社会里,儒家正统观念主导着封闭的家乡人的意识,村人一直把懂些诗书礼仪的鲁家人高看一眼,尤其那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