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的十七号楼。
做如此选择,他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他的排位不能比书记还靠前,这是他多年以来就养成的习惯,这几乎成了下意识的行为。
陈晓和别的领导不同,他有一个别人都不具备的爱好,那就是他好种点菜,省委常委别墅区墙高院深,到处是苍松翠柏,要不然便是花团锦簇,处处彰显出的是大气庄严。
可是陈晓硬是在自家小楼后面开辟了两畦菜地,即使工作很忙,他晚上下班回家都会在那里忙活一会儿,完全把这事当成另类爱好了。
今天,陈晓向往常一样在菜畦里面采了一些青菜,他将其一小把、一小把的扎得整整齐齐,用一个黑色的塑料袋装着,拎着往汤运国家里赶。
他和汤运国关系特殊,到门口按门铃很顺利就进去了,进到院子里面,出来迎接他的是炊事员小刘,他将菜交给小刘道:“天然有机的蔬菜,晚上给书记清炒一盘,味道贼带劲。”
小刘对此见怪不怪,笑着谢谢陈晓去忙活了,陈晓背着双手像是在自己家里一样直奔汤运国的客厅。
客厅里面,汤运国躺在沙发上看报纸,他看到陈晓也不觉得意外,指了指沙发,陈晓没有马上坐下去,他道:“书记啊,老嫂子出国了,留下您一个人在家里,这天天没个伴儿不行呐!”
汤运国没有动,但是眼珠往上看,透过老花镜盯着陈晓,道:“你的鼻子真灵啊,我这么多天都很晚才回来,恰恰就今天按时了,就被你掌握了。”
陈晓哈哈大笑,道:“书记过奖了,纯属巧合。我这是给您送菜来了呢!”
汤运国皱皱眉头,将报纸放在茶几上,道:“那行,回家了就不要谈工作,晚上我们老哥儿俩喝一杯?”
陈晓慨然应允,两人是老搭档,老伙计,聊起天来自然是不愁没话说。两人聊了一会天,饭菜准备妥当,两人进到餐厅,进门刚坐下,陈晓下意识的道:“书记啊,这几天太风平浪静了,我总觉得咱们江南的氛围不对啊!我们刚刚出了这么多问题,怎么全都如此安静呢?是不是在哪些工作上我们没做好,或者是……”
陈晓用手敲了一平桌面,后面的话没说出口,但是语气却是冲着张青云去了
第十二卷 一方诸侯 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汤运国的心机
汤运国人称政坛‘不倒翁’……
他今年整整六十岁了,在他这今年龄任省委书记并不走了不起的成绩。
和年骏国相比,汤运国青年时期就是知青,其父母均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环境是非常好的。这样的条件让他在改革开放后进入政坛拥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当时在全国大学生都还是珍惜动物的时候,他便是京城大学的高材生。
汤运国有如此高的学历,参加工作三十多年,到今天有这样的成绩并没有什么特别了不起。至少,他的经历不具备年骏国那般有传奇色彩。
但是,汤运国却胜在稳,他一步步走上来,每一步都很稳,所以稳健便是他独门绝技。
作为江南省省委书记,汤运国自上任以来,江南就问题不断,先后换了几名省长,其他的班子成员也换了一茬,形势到目前来说还没有转机,如是一般的干部,说不定其早就要下台了。
即使是不下台,其颜面也是扫地,所承受的压力更是不知有多大。但是汤运国的表现却依旧如此稳,中央固然没有动他,而他自己的工作该怎么地还是怎么地,丝毫不受外界的干扰,从这一点来说,他是很值得人佩服的。
“书记,现在外面到处有人乱嚼舌根子,说什么,老汤在任,江南要命,又说什么,青云到任……”陈晓道。
他话说一半,汤运国便连连咳嗽,他的话也就说不下去了,汤运国分明是被酒呛住了。陈晓让服务人员过来拿清水给汤运国嗽口,折腾了半天,汤运国的神色渐渐的恢复了正常,皱眉道:“都知道是乱嚼舌根子了,就不必要理!这次中央对青云同志是寄予了厚望的,他初来乍到,有人相信他,对他有信心这是好事嘛!”
“书记说得是,但是有一点,江南的问题不是某个人的问题,也不是某方面的问题。书记您掌握江南的大局,一直努力的苦撑危局,竭尽所能的保证江南的局面不乱。
可是,可恶的有些不识好歹,反倒肆意造谣中伤污蔑您,长此下去,这还成何体统?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江南的问题谁不想早点解决?但是找不到突破口哪能随便动手?
这连续几任政府领导工作不得力,找不到工作的切入点,现在中央对江南班子调整了,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没了目标,把脏水全往您身上招呼,这是很卑劣的行为嘛!”陈晓又道,他神情很激动,挥舞着双手,屁股坐在椅子上都好像有些坐不住了。
汤运国脸色变了变,叹了一口气默不作声,给自己斟了半杯酒,夹了一夹菜,闷头喝酒。显然,陈晓的话说到他心中去了,汤运国的内心并不像他外表表现的那般平静。
想来也是,江南连连出事,每一次大事故班子就有调整,省长换了两次,偏偏他这个书记没有更换。外面不知有多少人都在质疑中央决策。
这其中有些人讲话更是恶毒不堪,讲什么汤运国就是某某家的走狗,汤运国就是某几家扶持起来的傀儡,等等恶毒言语不一而足,身为一省省委书记,汤运国虽然颇有心胸,但是这样的话听多了,他难免心情会受到影响。
而更让他担心的是张青云的这次到来,本来,这次中央是要对江南班子大调整的,汤运国甚至都做好的滚蛋的准备,可是阴差阳错,中央后来改变的决策,继续给了汤运国一个机会。
至于中央为什么改变决策,外面的说法都是讲张青云在“问政江南”专题会上的发言起了作用,影响了中央的决策。这种说法其实只对一半。
在问政江南会议以后,杜总亲自召见了汤运国,在那次关键的召见中,汤运国阑述了他对江南的理解。江南的省委书记不好当,最难的地方就是一定不能让江南乱。
他给杜总托了底,把江南局面糟糕的程度全开诚布公的说了出来,最后他强调,江南不能乱,江南的问题解决必须要以此为前提。
汤运国的理由很充分,他讲江南和华东不一样,华东可以破而后立,江南不行。江南破,就让太子系的问题全都要暴出来,如果是那样,整个中原地区太子系都有势力,江南一乱,中原能不受影响?
一旦那样,动摇的就是共和国的半壁江山,那样糟糕的情况是谁也承担不了责任的。正因为这个理由,江南的问题才棘手,江南的问题才需要在稳的基础上动手。
显然,汤运国的这个观点,和张青云的意见在很大程度上是共融的,正因为这样的原因,中央才改变了初衷。否则,单凭张青云在“问政江南”专题会上的发言,其虽然说得有亮点,又怎么可能干扰到中央的决策?
这些内部的原因,外人是不清楚的。而汤运国心中的千般无奈和苦闷,外人也难以理解。
而这些对汤运国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中央明确知会了他,让汤运国在处理党政关系上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生硬,必须要把党政团结到一起,大家共度难关。
而且,在党委工作方面,他要多支持张青云的工作,不能拖张青云的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