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位面开括者 > 第68章 日本的小插曲(第1页)

第68章 日本的小插曲(第1页)

一式火炮在完成升级后,虽名称依旧,但技术层面已媲美原时空的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火炮升级任务完成后,苏星云又将注意力投向了一式火枪。对于采用定装金属子弹的二式步枪,苏星云坦言,这一步跨越得过大。

军火制造非单凭工匠的发明创造就行。在创新方面,中国的工匠绝不逊色于他人。例如,在康麻子时代,戴锌凭借隧发结构制造出了28响连珠枪,这种枪械已初具现代机枪的雏形。而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思想未被“唯有圣贤文章高”的观念所束缚,加之元朝对儒家学者的打压,工匠阶层尚未遭受社会的广泛歧视,这使得苏星云推崇技工的政策得以顺利推行,毫无社会阻力。

苏星云展示的最新成果是一支后装纸壳隧发枪。这种枪械采用纸壳子弹,从后部装填,通过专用的火药角筒向药池中添加火药,再用摇柄封闭并固定药池。随后,使用燧石点火发射。射击时,白烟从枪口和药池的密封缝隙中冒出。这种火枪的平均射速为一分钟四发,每七发会出现一次哑火,极限射速可达一分钟七发。这种火枪的设计源自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对苏星云来说,重现这一技术并不困难。原本手工制作导致的精度不足和漏气问题,在机械标准化加工下得到了有效控制,虽未完全消除,但已降至可接受范围。然而,这款后装枪最终未能定型,主要原因是携带火药角操作存在安全隐患,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爆炸。

最终,纸质火帽和纸壳子弹成为了改进型的标准装备。苏星云最初设想的二式火枪是设计为使用全金属子弹的,但在技工们的不懈努力下,尽管成本高昂,这一设想还是得以实现。然而,高昂的成本使得这一大跃进式的尝试遭遇了困境,因为当时的冲压器械难以大规模生产带有中央底火的金属弹壳,每次射击都如同制作艺术品一般精细。苏星云的黑科技提前问世,却面临着无法普及使用的尴尬局面。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们重新设计了弹药。通过在两个纸片之间均匀涂抹雷汞,制成了廉价的纸质火帽,并采用了针尖发火的方式。这种外包防水漆的纸质子弹开始服役。尽管新型的二式火枪底部存在漏气问题,且不能在水中使用,但它满足了大规模装备的条件。于是,二式火枪的大众化版本应运而生。领地内的一式火枪大量进行了改版,这是继几年前长枪改为火枪之后,领地内的第二次大规模换装行动。

至于费心费力反复冲压的金属子弹,现在完全是机枪型号。

-----------------分割线--------------------------

在苏星云紧张筹备明年战争时,远处的日本引起了他的注意。实际上,情况并不严重,就像玩红警时小地图上闪现的红色标志,提示你受到了攻击,但当你细看时,发现不过是敌军的轻微骚扰。

此时,南朝的后村天皇在得到苏星云这个外来势力的干预后,命运开始好转。受到共合军领地廉价钢铁器具的吸引,一些大名开始转变立场。

原本依赖天照大神子孙身份维生的南朝天皇开始崭露头角。他利用自己的名声和影响力,使得日本的铜矿被大量开采,并统一卖给共和军势力。苏星云提供给天皇的代理人一定的回扣,使他能够更有力地控制领地。然而,由农民组成的弩军,除了接受了简单训练外,本质上仍然是垃圾。

1347年冬季,南朝的弩军在取得一次小胜后,将战线向北朝首都方向推进了几公里。在日本这样的地理环境下,这确实是一场战役级别的胜利,若能多次取得这样的胜利,北朝的防线很可能会崩溃,因为当时日本的南北两京之间的距离仅有几十公里。然而,出身公卿阶层的南朝指挥官很快乐极生悲。

来自北朝的足利尊氏,作为推翻镰仓幕府的猛将,历经数十年的战争,培养出了众多杰出的军人。在这次行动中,足利尊氏与其他几位北朝大名的全力支持下,50名武士参与了夜袭。这与后世二战时期日本推行的武士道精神不同,那时常有全军玉碎的情况。在当时,培养一名真正的武士对一个大名来说极为不易,需要从小培养其对家族的忠诚、战技、勇气和品德。一个大家族中这样的武士寥寥无几,而北朝这几个坚定的家族此次一举拿出五十名武士,可见他们下了极大血本。

于是,一场东方版的斯巴达传奇上演了。与西方斯巴达三百勇士坚守温泉关的故事不同,日本的这五十名武士采取了主动进攻的策略,他们在夜间发动突袭,并且取得了成功。

成功的原因是夜间农兵大多患有夜盲症,加之这些日子弩兵一直处于攻势,缺乏实战经验。在这场激烈的肉搏战中,弩兵被武士们用单刀击败,四处逃散,只怨父母未能赐予他们更多的逃生本领。最终,南朝天皇几乎损失了所有嫡系部队,更重要的是,他们丢失了大量的弩。

这批缴获的弩被送到了足利尊氏面前,这位枭雄对这种武器的威力颇感惊讶。他的部下建议销毁这些武器,但足利尊氏并未采纳,而是将其分配给了自己的嫡系部队使用。

于是,北朝军队再次将南朝压得喘不过气来。先前那位后村天皇的本家在彻底失败后,堪称运输队大队长的一次大败,使得北朝军队得到了更强大的武装。在北朝弩军的进攻下,公元1348年2月,楠木正行在四条畷(今大阪东北四条畷市)阵亡,比原历史提前了九个月。苏星云的蝴蝶效应似乎被历史反噬了一记耳光。后村天皇被迫逃亡,但他并未像历史记载的那样逃往奈良县的吉野村。在那里,南朝基本上名存实亡。如今,后村天皇还有一条生路,那就是远在南部的纪伊田边,由共和军建立的商馆。

当苏星云得知这一消息时,他的第一反应是:“这到底是什么破事啊!”原本他心中还打着小算盘,想着是否通过武装南朝天皇使其过于强大,从而加速日本的统一,却没想到自己的援助如此不给力。实际上,苏星云并不知道,他的援助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日本统一的步伐,但结果却与他的期望背道而驰。如果苏星云了解日本原本的历史,他心中的无奈和困惑恐怕会更加深重。

对于苏星云而言,一个过于强势的日本政府并不利于贸易往来。因此,他派遣了一艘特派船队,载着六百名共合军加强营前往纪伊田边。尽管派出了军队,但苏星云并不打算像美国扶持韩国那样直接介入战争,这支部队仅仅是为了保护后村,甚至连利用天子号令诸侯的意图都没有。后村可以随心所欲地离开或返回,他几次请求商馆军队北上支援都被拒绝了。苏星云目前的预算中并没有征服日本的计划。结果,后村一气之下离开了商馆,但其他大名都不愿意出兵为一个失势的天皇公开对抗强大的足利幕府。无奈之下,后村只好回到共和军的势力范围,至少在商馆中,苏星云为他提供的待遇相当于国王级别。在后村的避难期间,他不断发出檄文,向北方挑衅叫嚣。

北朝大军决定乘胜追击,号称15万的3000人部队前来讨伐后村。对于在日本的共和军而言,麻烦也随之而来。尊氏率领的大军已经逼近城下。此刻,指挥驻日军队的是孙涛。面对一个喋喋不休的使者,使者的意思是让他们撤出日本,交出天皇,并将商馆交给足利幕府保护。孙涛听后打了个哈欠,挥了挥手让他回去,并写了一个“战”字交给他。使者没有多说什么,直接返回了。

孙涛立刻兴奋地举起望远镜,朝着三百米外的日本军阵望去。当使者进入阵地时,孙涛便命令二十门一式火炮做好准备。他故意让日本军队靠得这么近,因为知道他们从未见过大炮,想借此机会展示火炮的威力。然而,这个距离确实过近,以至于每门火炮的仰角都必须调至最高,以确保榴霰弹的延时引线有足够的时间点燃。

然而,就在日本军阵稍有变动之际,孙涛大喊一声:“开火!”随着令旗一挥,早已准备就绪的火炮纷纷发射。结果显而易见,这根本不是战斗,而是在欺负人。榴霰弹的轰击过后,五门迫击炮开始发射爆炸弹药,在人群中绽放出一朵朵血色的火焰。

面对如此猛烈的打击,日本军队虽然崩溃,但并未溃散。在日本这个多神论盛行的国度长大,士兵们在精神崩溃后的第一反应并非逃跑,而是跪地祈求神的宽恕。经过一阵炮击,八百多人死伤后,剩余的士兵纷纷投降成为俘虏。

同样惊恐不已的还有被强行带到战场观战的后村天皇。

在这种仿佛鬼神般的打击面前,后村望着孙涛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畏惧。

在处理俘虏时,后村向孙涛问道:“大海对面的元朝是否也拥有贵部这样的鬼神之力?”

孙涛思索片刻,考虑到日本孤悬海外,便回答说:“这不是鬼神之力,而是正统大道的力量。不久后,我们将与元朝决战。”听

到这话,后村急忙问道:“贵军是要复国了吗?”孙涛回答:“算是吧。”

后村连忙表示:“若贵军复国成功,恳请允许小王向天朝称臣。”孙涛回应道:“你的话我会转达给我们的最高指挥官。但现在你需要召集人马,重建你的国家。我们正准备与元朝作战,最多只能保证你的安全,不会帮你夺取北方。你好自为之。”

后村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还是礼节性地表示了感谢,随即退下。

日本在这场变故之后,再次回到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北朝在遭受打击后,势力有所退缩,开始严密监视南方的动向,并向各大名发布消息,声称蒙古人已在南部登陆,后村天皇遇害,呼吁全日本团结一致。然而,不久之后,在南方两位大名的支持下,后村开始与足利幕府对立,宣称自己是借义兵来挫败足利尊氏的叛乱阴谋。现在尊氏军已大败,义军已经撤退,呼吁全日本共同讨伐贼寇。日本因此进入了一个诡异的和平阶段,各大势力不再交战,转而进行口头上的争辩。

过了一段时间,日本的大名们逐渐了解到真实情况:摧毁尊氏军的军队来自西边的大陆,目前尚未撤离,但已与后村达成协议,不再离开那个小港口。各大名明白了几个关键点:首先,这支军队非常强大;其次,他们支持后村;第三,他们受到某种因素的制约,不会北上;最后,南朝将继续存在,但目前无力消灭北朝。

得知暂时安全无虞后,北朝很快陷入了内斗。到了公元1348年五月,以足利直义和高师直为首的反直义派之间爆发了冲突。日本的大戏还在继续上演,但苏星云决定不再关注。在这几个月日本风云变幻的过程中,苏星云采取了一种最省钱的方式来维持日本的现状。

六百人的部队仅仅进行了一轮炮击,连子弹都没打几发。这样的消耗实在是微不足道。对于共和军未来的大战准备来说,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对于日本而言,这一行动却将南北朝分裂的时代延长了很长时间。苏星云的这一系列行动,就像蝴蝶扇动翅膀一样,彻底改变了日本的历史走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