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看见四个孩子嘴巴都干的破皮了。
她犹豫了一下,说,“我家就在前面,你们要不要去喝碗水?”
这地方叫赵家村,村里只有三十几户人家。
招待姜小花一行人的妇女名叫槐花。
槐花的丈夫是个泥瓦匠,最近这半个月天气晴好,他在外面有做不完的活,已经很久没回家了。
槐花家没有老人,只有四个娃娃,最大的十一岁,最小的五岁。
一群人走进大门,仿佛一下子将整个小院儿给填满了。
槐花把家里所有的小板凳都拿出来了,还是不够用。
刘二大爷的三个儿子连声叫主人家不用麻烦了,他们坐地上就行。
槐花这才作罢,又转身去灶房舀水。
明知这么多人已经是叨扰了,大家都很自觉,有帮忙端水的,还有帮忙扫院子的,总之看见哪有点活,顺手就给做了。
刘二大爷的大儿子看见门外有一口井。
还坚持把槐花家的两口水缸都担满了,这才坐下喝水。
槐花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我就是请你们喝两碗井水。”
“你们咋还给我把院子都弄干净了。”
姜小花一笑,“举手之劳嘛,闲着也是闲着。”
周大娘也说,“都是平头百姓,这些活儿平时谁家不是做习惯的?”
槐花也坐下来,与众人闲聊。
“最近地里忙得很,家里这边实在没空收拾,让你们见笑了。”
姜小花回想起刚才看槐花扛着锄头,就问,“刚才过来时,我看见地里已经没什么庄稼了?”
刘二大爷说,“这地方虽然要冬播麦子。”
“可我记着,都是赶在立冬之前就播种完毕了。”
槐花叹了口气,“我家那口子出去揽活。”
“家里那三亩地全靠我一个人,难免比别人家慢了些。”
“我也着急啊,就算家里不缺吃穿了,也舍不得这好好的田地荒废。”
在场除了姜小花李元之,都是农户出身,对槐花的话很能感同身受。
所谓的“不误农时”,往往争的就是一朝一夕。
播种的时候差一天,可能就会影响到最后的收成。
柳氏关切地问,“那现在进展的怎么样了?”
槐花露出一丝笑容,“种子已经播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