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不只各级大明官员就位,西洋诸国使节均已集结到来,与周若男等人一样,期待见得这于世第一强国的盛景。
泉州港当然远不如江南各城;
但放眼如今世界,也是能排的上号的巨城。
郑和居于首位,向众人道:“此行历经千辛得返,郑某感谢各国贵使对大明、对郑某、对西洋舰队两万余官民的信任。”
“待登岸后,郑某定大开宴席,与诸位满饮,庆贺此行圆满,更为表达对各国使节之敬意。”
“……”
他长抒胸怀,亦是亢奋非常。
此时也无须通事翻译什么,众人皆是情绪激荡,能与郑和感同身受。
随后,他目光又转向跳鱼。
各国使节皆知,那几位神使的身份,数月航行都不敢有丝毫怠慢。
不过跳鱼一笑了之,并不打算在此时出什么风头。
数日前,他就与郑和有过商量……
实则是郑和多次暗示,希望神使能在登岸后暂且隐瞒身份,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而经此次航行,跳鱼等人也知所谓“麻烦”是什么。
各国使节多有谄媚,更不惜奉以重礼,结交他们。
起初他们还觉此为均衡荣耀的体现。
可久而久之,只觉烦不胜烦,而那些谄媚者也多是虚伪之态,并无敬虔。
唯有东非马林迪、木骨都束众人,才是真正心向均衡,虔诚信仰的。
此外,跳鱼也了解了大明朝堂、体系的大致情况。
均衡与大明如何处之,还需从长计议。
经几人商讨,此行只是为遵吾主神旨,赐予火药造物等奥义。
大明是否愿臣服均衡,并非重点,心中也就释然。
几人便与周若愚、周若男二人一样,更多是报以游历诸国,增长见闻的心态。
大明人见到神使态度,皆是松了口气。
怕就怕喧宾夺主,搞得他们下不来台,而谁又敢得罪神使呢?
一切准备就绪。
远眺海港,已有泉州驻扎军舰来迎,郑和立即发号施令,传递令旗……
三艘甲等宝船入港,其余舰船排列阵型,驻守港外。
舰队上普通官民是不得下船的。
一方面是杜绝此次西洋之行的“特殊经历”外泄;
如在三佛齐巨港宣慰司,只有补给船送来物资,又在近港静止水域停歇休整几日,而并未与他们多余接触。
另一方面,泉州只为中转。
舰队还将走海路继续北上,一部分停靠太仓刘家港,另一部分走扬子江入南京,将一应西洋财货与各国进献宝物送至京城。
最后,宝船至龙江宝船厂返修维护。
每一次西洋远行,宝船都需经历一次工序繁琐的大修,这正是木质舰船的弊端,靡费甚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