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城八月的晨光洒入卧室,透过米色的纱帘,在木地板上碎成一地光斑。
许原野关掉闹钟,从床上坐了起来。
他刚搬回嘉城新苑一个星期,只给主卧的床换了一套被子,把带过来的书填满了书房,其余的装修都还保持着十年前的原样。
欧式田园风的装修精致又轻快,这套三居室里到处都充斥着甜美的气息——是许原野母亲原颜女士的手笔。
嘉城新苑是嘉城的老牌小区了,虽然现在看起来设施有些老旧,但是胜在社区成熟完善,地段也好,旁边就是嘉城最好的中学六中,所以房价一年比一年高。
许原野十八岁的时候这套房子就被过户到了他的名下,而原户主——他的母亲原颜女士,早就一拍屁股移民去了澳洲,这些年这套房子一直空着,除了定期清洁没有人过来住。
起床后,许原野去厨房煮了一碗鸡汤馄饨,把今天要读的书拿出来放好,准备开始吃早餐。
虽然如今的许原野刚刚大学毕业,但是他是朋友圈子里出了名的养生派,十二点之前睡觉,早上八点起床,轻易不会更改。
鸡汤馄饨里的馄饨是在小区楼下超市买的速冻馄饨,鸡汤是许原野昨天煲的汤剩下的一点料子,端出锅的时候馄饨浮在金黄的汤里,上面细细撒了一把小葱,看起来十分诱人。
沂南省有煲汤的习惯,本地人几乎没有不懂煲汤的,小时候许原野对母亲原颜最多的印象就是她端着煲好的汤叫他来喝的样子,那也是他童年为数不多的温情。
嘉城八月的天气炎热非常。
空调主机嗡嗡的叫声和窗外老年太极的音乐传入屋里,被玻璃门阻隔了些许,但依旧有些喧闹。艳阳此刻挂在天边,晒得小区的石子路都泛起了金光,一层又一层地荡漾了开来。
六中的高三已经开学了一个月,今天好像是新生报道的日子,到处都是提着行李箱的小孩儿,想来嘉城新苑的住客又要换上一批。
早晨的光景总是那样鲜活,叫人看了也不由自主地精神起来。
吃完早餐,许原野把书拿上,躺在沙发上闲闲地看着。
他的新书是末世废土背景,目前大纲和细纲都打好了,存稿写了三万,离他准备的三十万字还有不小的距离。
但是许原野并不着急。他还是打算把这些前期资料看一遍,慢慢写就好了。
许原野的人生和很多人并无不同。出生、长大,经历一些挫折,奔赴高考的考场,然后离开生活许多年的城市,到一个很远的地方上学。
许原野的老家宜城是一个很美的城市,它亲切友好而包容,人们总是慢悠悠的,打着蒲扇在巷口乘凉。小时候许原野一个人住在沂南江畔的大别墅里,有一个对他很好的老管家,和总是抱着他一起听戏的阿婆。
华国日新月异地发展着,这座老城也不可避免地被时代的浪潮携卷着前进,在这样急切的步伐中,许原野飞快地长大了。
从宜城到嘉城上学,许原野告别了自己的童年,告别了沂南江畔的老树和长椅,和那栋有些老旧的,爬满青苔的别墅。
在那个手机刚刚开始智能化的时代,许家整个家族都迁到了嘉城。
而十年后,许家已经站在嘉城的顶流,如同一棵茁壮茂盛的大树,伞盖投下的阴影覆盖着这座一线城市。
早晨的阳光晒在沙发上,空调的凉气不断往外吐出,在许原野的脸畔相遇,舒服的恰到好处。
他眯着眼,偶尔拿起笔在书上写下一句注释,翻阅的速度不快不慢,时间便在书页窸窣的翻动声响中溜过。
十一点半,今日的第一个电话打进了他的手机里。
许原野把笔当做书签夹在书本里,拿起手机看了一眼,然后接通了电话。
是他的发小李颐。
许原野开的外放,电话放在腿上,隔了老远还是被李颐浮夸的咏叹调式的发言弄得一个激灵。
“野哥——大消息!大消息!”
……
许原野没说话,嫌弃地手机再拿远了一点,重新翻开了手中的书。
许是习惯了许原野的不搭理,李颐自顾自地故布疑阵:“你猜猜看,继你之后,又有哪个勇士出柜了?”
许原野眼都不眨一下地回答:“苏意难。”
虽然他从北城大学毕业回到嘉城才两个月,但是也对嘉城这些新兴的家族和目前风头正盛的人了解一二。
主要是李颐天天在他耳边叨叨,想不记得都难。
苏意难是苏家的小少爷,虽然是“小少爷”,实际上比许原野还要大个四五岁,搞艺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