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一生孤注掷温柔排雷傅楚卿 > 第〇五六章 孽已成缘(第1页)

第〇五六章 孽已成缘(第1页)

第〇五六章孽已成缘

不过几日,翰林院兰台司的众位编修撰吏们,就被他们的新上司操练出了与以往大不相同的工作方式:每天卯时签押完毕,到李大人的办公桌上去拿当天的任务条,分头忙碌。等到辰时过了,兰台令大人才慢悠悠踱进大门,各屋里转一圈,看看有无疑问,然后开始做自己的事情。

反正第一天上任就迟到得十分离谱,下属们对上司我行我素的作风具备了高度的自觉性。况且观察两天便发现,李大人来得晚,走得也晚。有两个偷懒的撰吏,散衙时分没完成任务就要溜,结果被留下来一直干到入夜。大人体贴他们住得远,派府里的马车送到家门口,叫两人受宠若惊,吓得不轻,从此兢兢业业。

这天子释起得尤其晚,跨进兰台司大厅,下属们正陆续出来,准备去吃午饭。各衙门都配备着杂役厨子,也有像子释这样讲究的官员自己带饭,借用伙房热一热。当然,最有派头的,会连自家厨子一并带到衙署来伺候。

众人打过招呼,纷纷走了,王宗翰落在最后,又跟着折了回来。

"我说,子释。"私底下,几个年轻人仍旧朋友论交,不讲品级。王宗翰皱起眉头放低声音:"你不会是不知道有点卯签押这一说吧?怎么着子周也该催催你啊!这样下去,还要不要俸禄了?!"

子释看他一脸苦口婆心,偏让人觉得鬼鬼祟祟,有点好笑。十分合作的显出为难状:"卯时太早,我起不来……"终归不是什么光彩事情,又知道对方是真关心自己,说着说着不好意思的笑了,"俸禄什么的,唉,子周说——"

李文替他接过去:"不瞒大人,二少爷说,反正他一个人挣钱也够花,大少爷喜欢怎样就怎样。家里谁也不反对——千金难买秋冬觉嘛!"所谓"家里谁也不反对",即上至少爷小姐,下到车夫马僮,思想认识高度一致。李文又道:"我听说只要找门子打点打点,负责点卯的公公们并不真计较,可惜二少爷怎的也不肯答应。"说完,无可奈何的叹口气。

李章慢声慢语道:"要二少爷去张罗这个,除非日头打西边出来。"仿佛为了修正自家少爷形象,特地补充:"王大人有所不知,其实大少爷一向睡得轻,最近黑天白日的抄啊写的,还把衙门里的活儿带回去干,总要过了半夜才睡,唉!"禁不住发了句牢骚,"大人见过这样给朝廷当差的没有?拼命干活不要俸禄……"

子释拍拍他:"好了好了,别叫王大人笑话咱们家没规矩。"

王宗翰却担忧起来:"子释,我知道你着急,可也不能这么胡来啊。这样下去,身子会吃不消的——咳,你怎么也"王大人"上了?这不是寒碜我么……"

"多谢王兄关怀。说来也怪,自从接下这差事,每天忙完了,倒睡得格外踏实,因此早上才会起不来。不过精神头反而比从前好,也没觉着累。所谓乐此不疲,或者就是如此?还请王兄不要担心……"

子释第一天上班,把二十本目录大致翻看一遍,又浏览了兰台司这些年的收藏。正如他所料,原蜀州府学所藏及民间征收而来的书籍,以经史居多,子集两类十分匮乏。前者仍然缺失的条目,大半已经补全详细内容,而后者却多是整页整页的空白,就连入了兰台司的藏书都还有许多没来得及登记在册。

第二天,子释将手下十二名编修,二十几名撰吏分为三组。第一组负责经史部分,继续搜寻尚未征集入库的典籍,并设法补全细目。第二、三组分别负责"子"部和"集"部,先把入了库却没有登记的书都一一核实记录了再说。每天散衙之前,各组领头人将当日进度写入专用日志,提出第二天的预计进程,给兰台令大人过目。子释临走,再一一细查,写好任务条放在桌上。

开始几天,常有要求返工的时候:统一体例,规定格式,指出纰缪……他懒得跟人废话,索性自己做几个例子示范。编修撰吏们不论年龄长幼,资历深浅,看到他细致严谨无懈可击的样本,牢骚不满全噎了回去。

子释目前给自己规定的任务,是尽快把子集两类曾经目见耳闻,如今搜求不得的书籍细目做出来。其中不少书记忆中的面貌已经模糊,才着急趁着尚有印象赶紧写下来。除此之外,还要抓紧搜求缺失书籍。一些冷僻罕见的集子,民间并不重视,若不及时收藏,很可能不定什么时候便湮灭无踪。兰台司的书大多已成孤本,连目录本身都无比珍贵,因此决不允许往家里带。他只能抄下部分简目,叫尹富文帮着寻找。若是富文楼有的,便借过来留下抄本。所以每天离开衙署就比别人晚,回家之后,必然继续忙碌到深夜。

刚开始,王宗翰执着的表示要陪他加班。

子释坚拒。

王宗翰不解,兼有些气恼:"你做什么非要一个人辛苦?还是你觉得我王某人才疏学浅,不堪差遣,无济于事?"

见他动气,子释带着歉意笑道:"王兄误会了。王兄若留下来,元兄他们几位必定不好意思先走。其他撰吏们更抹不开,忍气吞声也得陪着。到头来累得大伙儿该回家时候不能回家,背后指戳,暗地腹诽,枉做恶人。我喜欢这活儿,费力气不要钱也无所谓,哪能拖别人下水?王兄不帮忙,就是成全小弟了……"

王宗翰呆了一呆:"子释,你……唉!……"

"昔弟子赎人而不取其金,圣人曰:"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兄诚然好意,小弟却不可不见之以细。大伙儿齐心合作的事情,勉强一时,则后继无力。小弟私心,望兄体谅。"

王宗翰瞧着他,赌气道:"既如此,你就不该当这个始作俑者!"

"这不是……咳,心痒难熬么……"子释搓搓手,故作苦闷状。

王宗翰被他逗得失笑,胸口忽地涌起一股热流,左冲右撞。竭力按捺下去,认真道:"子释,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圣人自圣,可也别把我等凡夫俗子抛得太远。翰林院的风气,一向闲散,陈阁老嘴上虽然催得紧,却不擅清理头绪。依我看,照你的章程,过两天这些人手熟了,速度还能快不少……"

王大人到底没有陪着李大人加班,只是白日里不声不响,干得倍加卖力。每天一早就盼着他来,没来便忍不住焦急担心,等人来了,看见他那副满不在乎的模样,又暗自生气。别扭了好几天,终于等到这个单独说话的机会,决定务必从关心朋友的立场直言进谏。原本准备了一肚子批评的话,开口时气势已先弱了。得知他秉烛挑灯,废寝忘食,满脑子都是担忧关切,哪里还说得出其余?

最后一咬牙,对李文道:"阿文,我看你挺机灵。曹公公那里我已经打点妥当,这几天的先帮着签了。从明儿起,你每天卯时过来一趟,替你们少爷签押吧。"说罢,也不看子释,径直出门,吃饭去了。

主仆三人愣在当地。半晌,李章道:"少爷,王大人可真是个好人。"李文抓抓脑袋:"好人啊。不过——会不会有点好过头了?"

九月初九重阳节,初十旬休,连着两个公休日。

庆远侯府的人初九一大早就上门等着,接谢家少爷小姐和外祖父母团聚。韩老夫人再三叮嘱请李家少爷一起来,子释想起上回见着老太太,把西京城里世家大族的小姐数了个遍,说什么也不敢去。子周子归知道大哥实际上是惦记着从富文楼借来的那批书,不愿浪费时间,于是也不勉强,叮嘱下人一番,且赴韩府过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