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建隋大业七年 > 第23部分(第2页)

第23部分(第2页)

韩长鸾哈哈大笑几声,道:“侯爷还是依然如故,谦虚的紧呐!”只是他的眼神很奇怪,没有丝毫的夸赞,反而透着一丝淡淡的幸灾乐祸和一丝怜悯,藏在眼眸最深处,除了六识敏锐的,自韩长鸾下车,注意力都集中在其身上的高兴,再没有其他任何人发现。

高长恭笑笑,抱拳道:“王爷远道而来,一路奔波,怕是累了,不若就此随长恭前去陋室,容我为王爷接风洗尘。”

韩长鸾神色一肃,道:“多谢侯爷的美意,只是长鸾身负圣上重任,不敢懈怠。”

高兴神色一紧,暗道一声“来了”。

高兴的双眼瞬间眯了一下,眼中寒芒一闪而逝,却是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只是因为高兴一直一副恭敬的样子,微低着头,没有人注意到他的神色,更没有人注意到高兴笼在袖中的手不知何时伸了出来,并且立掌如刀,很随意地向后挥了一下。

高长恭脸色一沉,眼中闪过一抹挣扎,眉梢剧烈地挑了挑,微低下头,用尽量和缓平静的口吻道:“王爷说的是,不知可是有长恭配合之处,但请说来,长恭定会鼎力协助王爷,以报皇恩!”

韩长鸾轻轻笑了一声,道:“郑内史果然是圣上最忠贞的臣子,本王此来却是因为你。”

高长恭脸上的肌肉抖了抖,低垂的眼中闪过一丝愤怒。他本身拥有这个国家最高贵的姓氏,却被无故剥夺,贯上了妻子的姓氏,这无疑是莫大的耻辱,是他心中最大的痛苦。

在盱眙城三月,虽然所有人都知道此时他叫郑长恭,但却没有人用郑姓去称呼过他。原来是因为高长恭统管盱眙军政,有张生杀予夺之权,二来是民众对他的遭遇的同情,更是对他功绩品性的肯定。

先前,韩长鸾还口称侯爷,此时却是称呼“郑内史”,高长恭不是傻子,自然知道其是来者不善,自己大难临头。若是好事,虽然自己不再拥有高姓,但身上依然流淌着皇室的血脉,韩长鸾就算再狂妄,也不敢随意开罪一位有着赫赫声望的皇室子弟的。

自己就要死了么?高长恭嘴角扯出一个苦涩而落寞的笑容。尽管他早就料到了这一天的到来,只是当这一刻真正降临时,他的心中除了苦涩落寞,浓浓的愤恨不甘,还有不舍,对生命的留恋,更是对温柔的妻子聪明的儿子留恋。

“请说!”高长恭淡淡地说道,神色有些木然,也没有先前的恭敬。再对其恭敬,也没有意义,不会改变结果,何必要强迫自己?

“盱眙侯郑长恭接旨!”韩长鸾长声大喝,声音远远传了开去。

“这厮声音蛮大,倒是真像是个练武之人,只是武人只淇凌弱下,却不知勇猛杀敌,就是狗屎不如!如果不是你还有用,小爷今天就送你去见马克思!哦,no,马克思还没出生呢!”高兴嘴角轻扯,眼神冰冷,心中冷笑道。

周围围观的民众以为高长恭即将受到皇上的嘉奖,一个个兴奋而有期盼急切地看着韩长鸾。

高长恭浑身一震,漠然地看了韩长鸾一眼,双膝一软,就那般跪了下去。

高长恭跪下,高兴和其身后的官员们自然也不会站着,齐刷刷地跪了下去,神情甚是恭敬,一个个低眉顺目,大气都不敢出,面前的可是权倾朝野的昌黎王,若是惹怒了他,莫说头顶乌纱,即便是全家老小的生命都不一定能保住。

路边围观的百姓也都悉数跪了下去,原本有些喧闹的北城门,霎时间便安静下来。

看着跪伏在自己身前的成千上万人,韩长鸾不禁有些得意满足。面前这个曾今高高在上,位高权重的王爷,神武皇帝的嫡亲血脉,此时却是跪在自己面前,这是多么有成就的事情。而这一切,不过是他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说了几句话而已。

韩长鸾脸上笑意浓浓,但眸子中却透着不屑与冰冷,他转身自马车中取出一卷圣旨,展开来,清了清嗓子,大声宣读起来。

圣旨不长,对高长恭援手阳平好一番赞扬,赏赐了高长恭一壶御酒,升任高长恭为淮州刺史。只是皇上想念高长恭,更想念侄儿高兴,但路途遥远,身份不便,只能请高长恭一家随同韩长鸾前往邺城。至于淮州军政,则由王琳代管一些时日。

所有跪在地上的盱眙百姓以及官员都愕然不已,如此大胜,却只是这么少的赏赐,都认为皇上过于小气,但高兴父子却是心如明镜。

堂堂昌黎王,三贵之一,不远千里前来,难道仅仅是送一壶酒么,这显然是不可能的!熟读历史的高兴更是知道,那酒一定就是历史上鸩杀高长恭的毒酒无疑。

高长恭有些呆滞,本以为只有自己蒙难,不想还要带着高兴母子同赴邺城,此后危机难料,他的耳中似乎又响起高兴的话语,“爹爹,你若去了,娘亲也不会独活,孩儿不想孤零零的一个人活在世上。”

“郑内史,接旨吧!”韩长鸾嘴角浮现出一丝畅快的笑容,声调拖长。

高长恭迷茫地看着韩长鸾,心中有些挣扎起来,数十年的屈辱与愤怒在胸中激荡,但他却竭力压制着,生怕因为一时的血勇而连累了高兴母子。

就在韩长鸾眼中厉芒闪动,想要说什么时,“轰“,一声响彻天际的巨响自盱眙城传来,声音沉闷而响亮,震耳欲聋。大地瞬时震颤起来,韩长鸾没留神一下被震了个趔趄,手上的圣旨直接落在了地上。

跪在地上的百姓们也受此波及,被震得东倒西歪,一时间骚乱的尖叫声响起。

第四十章 佛像碎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