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没有人注意的角落,一个少女在听到这诗后。脸却忽然红了起来,特别是读诗之人还是安和,更让她羞涩中又隐隐带着几分期待。
“好诗,好意境,全诗直白易懂,但却意境深厚,只用了寥寥数语,就将一个孤苦无依的闺中女子勾勒出来,的确是一难得的深闺佳作!”
安和庆幸的说道,幸好这诗没什么艰涩难懂的字和词。他都能看的懂,而且这诗竟然和苏试的水调歌头有几分相似,所以安和倒是能说上两句。
“呵呵,安中郎将说的不错。本宫和几位夫子也都是如此评价,今天这诗会,当以此诗为第一。”
其实刚才武媚哪诗写得和这诗各有千秋,不相上下,但王皇后故意将这诗推为第一,来打压武媚。
它参加诗会的人听到这诗后。又拿自己所作与之相比,现果然在意境上差了几分,一个个都点头附和。
“不错,此诗是何人所作?还请上前来让大家来认识一下你这位才女!”
高阳公也开口笑道。
不过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高阳公主一连问了几遍,竟然没有人站出来。
“这可奇了,自己写的诗被王皇后和高阳公主称赞,竟然还没有人承认,难道这诗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成?”
高阳公主十分惊奇,同时还有点小气愤,毕竟她问这么多声,竟没人回答,让她有些尴尬。
诗会上生了这样的奇事,周围的
人都在交声结耳,王皇后等评判也没想到会遇上这种事,所以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是好。安和忽然眼珠一转,想到一个好办法,于是高声说道:
“此诗的意境虽好,但未免太过凄苦了一些,读之让人心酸,所以虽是佳句,但却只能算是二流之作,与刚才武姐姐的诗相比,还有着极大的差距。”
安和此话一出,场中立刻静了下来,刚才他还满口的称赞此诗,可一转眼却又对诗进行了贬斥。不过有些年龄大或心思缜密之人都已经猜到安和的用意,面带微笑的等着作诗之人自己跳出来。
“哼,小女子的这《问月》,虽比和先贤的诗篇相比,但还不至于像阿郎所说的那么不堪吧?”
果然,安和的话音刚落,立刻有一个羞怒交加的清脆声音说道。
顺着声音看去,说话之人竟然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身穿着浅绿色长裙,虽然身段还未长成,但五官精致眉目如画,犹如天宫仙子一般,一时间大殿之中的灯烛也为之失色。
“尉迟阿敏!”
安和脱口而出,也没想到,这诗竟然是尉迟阿敏所作,心中极是高兴,没想到阿敏秀外慧中,竟能做出如此佳句。
尉迟夫人面露得色,女儿的诗受到了王皇后、高阳公主的称赞,她这个做母亲的也感到无上的荣光。
可恨安和这小子,竟敢大放厥词,如果将来真要是做了自己的女婿,要好好教训他一顿才是。尉迟夫人恨恨地想。
“呵呵~,那个……”
在尉迟阿敏清澈无比却又不失愤怒的眼神注视下,安和一脸的尴尬,求救的向周围看了看,想找个人帮自己解围,可周围大部分人都是一脸看戏的表情,最可能帮自己的尉迟循寂却被他的母亲拉到一边教训,武媚则是一脸的冷淡。
尉迟循毓这小子倒是够哥们,可他在文学方面就是一个草包,啥忙也帮不上!
“安中郎将,有什么话就直接说,别让一个小女子给问倒了!”
王皇后是个心软的人看到安和在尉迟阿敏的注视下手足无措,周围已经有不少人在偷笑,于是就出来解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