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人间食粮 不管你愿不愿意 > 导读(第1页)

导读(第1页)

安德烈·纪德,1869年11月22日出生于巴黎,在法国北部省份诺曼底长大,十一岁时失去父亲,受到笃信宗教的母亲的严格管教。

孤独的童年造就了纪德叛逆矛盾的气质。在纪德的一生中,他游历了阿尔及利亚、意大利、希腊、土耳其、乍得、刚果、苏联等国家。

1947年,纪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纪德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但他将自己经历的一切都融入了《人间食粮》。纪德曾说过,这是一本“读完就可以丢掉”的书。

《人间食粮》究竟在说什么?既然有人间大地的食粮,那有没有天上的食粮?其实,纪德在书里已经做出了明确的回答。

纪德说,这是一本关于逃避和解脱的书,文学应该赤脚站在大地上,感受泥土的气息。

人间的食粮,其实就是欲望,来自生命最深处,真实,冲动,不受拘束,不计后果。

在这本书里,没有社会,没有制度,没有禁忌,甚至没有人物,只有纯粹的生命体验:繁花和鲜果,晨露和暮霭,湍流和大海,阳光和清风。信马由缰,毫无掩饰。

或许,这就是本书的魅力所在,让我们放下所有的拘束,面对内心最隐秘真实的自我。

天上的食粮,是宗教,是纯粹的精神世界;人间的食粮,是欲望,是纯粹的感官世界。

宗教与欲望,精神与感官,始终是纪德创作中的矛盾,相互对立也相互依存。纪德没有贬低其中的任何一方,因为二者都是值得尊重的真实,就像白天与黑夜一样,构成了人性的平衡。

《人间食粮》,就是一部以“感受生命”为主题的散文诗。

最难读的是第一章。没有背景,没有叙事,纪德以一种近乎梦中呓语的口吻,语焉不详地描述了种种场景和心绪。很容易让读者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第一卷开篇,表面上是对纳桑奈尔倾诉衷肠,其实是借此开宗明义,为全书营造氛围,以“激越的热情”奠定了全书的基调。忘记所有的知识,经历长久的睡眠,顺其自然地静静等待……只有这样,才能倾听自己的心声,才能感受到生命的鲜活本质。

第二章,人世间最美的事物,最能让人清晰感觉到生命鲜活的本质之事物,就是饥饿感。因为饥饿,食物对我们才有了意义;因为欲望,万事万物才会在我们眼中焕发出璀璨的光芒。纪德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万物皆有时,活在当下,享受每一个瞬间。

第三章,内容开始变得具象,我们可以跟随纪德的脚步,逐一游览千姿百态的花园——繁花似锦,让人眼前一亮。人生一世,恰似花开花落。

第四章,朋友们在夜晚相聚。梅纳克讲述了自己的生活。他走过的路,也是“我”和纳桑奈尔即将要走的路。朋友们唱起歌谣,谈论着爱情,尽兴欢聚之后睡去,只有孤独的行者默默起身,准备再度出发。

第五章,写沿途所经之处,乡野,农场。然而我们并没有从中看到惯常印象中的田园风情,因为其中浸透了行者自身的意识和记忆。

第六章,作者呼唤着古希腊神话中视力过人的英雄林叩斯,讲述欲望之旅中看似不起眼的琐事:路过无数眼泉水,睡过无数张床榻,走过很多城市和咖啡馆……之所以对这一切如数家珍,是因为对生命的热爱。

第七章,写非洲的沙漠和清泉,充满异域风情的画面接连展现在读者面前。烈日下的沙漠,就像一颗滚烫跳动的心。

第八章,对前七章进行了回顾和升华,最终将目光转向了外面的世界,转向他人的生活。

这就是人间食粮的脉络,形散神不散。乍看之下让人莫名其妙的文字,实则有着清晰的内在逻辑。

梅纳克、纳桑奈尔……何许人也?

是你,也是我。他们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某一类人。

梅纳克,纳桑奈尔。书中出现了无数次的名字,也是被作者呼唤最多次的人,但他们不是人物,没有形象,只是作者臆想中的符号。

梅纳克,“我”,纳桑奈尔,这三个人构成了一个轮回:

梅纳克唤醒“我”的流浪之心,点燃了“我”心中的火苗,然后独自离开;现在“我”也与当初的梅纳克一样,点燃了纳桑奈尔的火种,等待着他长出翅膀,然后看着他飞向辽阔原野。

他们代表着一种精神上的传承,相扶相携,走进无涯荒野,走向生活的无数种可能。

生活有无数种可能,书中描绘的只是其中一种。

所以纪德说,读完这本书,请丢下它,然后出发。去过属于自己的一生,追随自己的内心,按自己的意愿度过一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纪德,最终却选择了忘却所有的知识,因为过多的知识反而会禁锢思想;行万里路的纪德,最终还是回到了故园,因为漫漫旅途让他明白,走到哪里都逃离不了这个世界——我们终将面对日复一日的生活。

陈阳

2016年9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