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俞国琴。中国地区产业转移'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25。郭万清。论经济增长的区际传递'J'。江淮论坛,1988(3)。
26。程必定。区域的外部性内部化和内部性外部化'J'。经济研究,1995(7)。
27。马海霞。区域传递两种空间模式的比较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1(2)。
28。马海霞。区域传递理论的起源与发展问题探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3(3)。
29。李仁贵。增长极理论与政策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5。
30。夏禹龙,冯之浚。梯度理论和区域经济'J'。研究与建议,1982(8)。
31。夏禹龙,刘吉,冯之浚,张念椿。梯度理论和区域经济'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3(2)。
32。何钟秀。论国内技术的梯度转递'J'。科研管理,1983(1)。
33。陈栋生。生产布局战略浅议'J'。城市规划,1984(5)。
34。陈栋生。 对我国生产力布局战略的探讨'J'。中国工业经济,1985(3)。
35。周仁贤,康翠萍。论技术的梯度理论与技术市场、转移(流通)规律'J'。科学管理研究,1985,3(3)。
36。郭凡生。评国内技术的梯度推移规律……与何钟秀、夏禹龙老师商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4(12)。
37。郭凡生。何为〃反梯度理论〃……兼为〃反梯度理论〃正名'J'。开发研究,1986(3)。
38。蒋清海。也谈国内的〃梯度理论〃'J'。开发研究,1988(5)。
39。刘再兴。论梯度理论……兼评《论中国工业布局的区位开发战略》'J'。经济问题,1988(6)。
40。魏后凯。我国宏观区域发展理论评价'J'。中国工业经济,1990(1)。
41。刘廉生。地带梯度推移理论评析'J'。当代经济科学,1990(4)。
42。刘茂松。发展中地区工业化反梯度推移研究……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处理工业化与现代化关系的一种新思路'J'。求索,2001(1)。
43。刘茂松。论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新思路……以产业倾斜为主导的工业化反梯度推移模式'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2,4(4)。
44。刘茂松。跨越式发展的实质是工业化的反梯度推移……论产业倾斜战略'J'。湖南社会科学,2003(3)。
45。李国平,许扬。梯度理论的发展及其意义'J'。经济学家,2002(4)。
46。李具恒,李国平。西部开发的广义梯度推移战略'J'。科学学研究,2003,21(1)。
47。李国平,李具恒。梯度理论创新与西部开发的战略选择'J'。中国软科学,2003(4)。
48。李国平,刘静。中国区域梯度分布的综合评价'J'。工业技术经济,2004,23(5)。
49。魏敏,李国平,陈宁。我国区域梯度推移粘性因素分析'J'。人文杂志,2004(1)。
50。李具恒,李国平。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整合与创新……基于梯度推移理论内在机理的扩展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4)。
51。谢刚,李国平。广义梯度理论中梯度的解释结构模型研究'J'。系统工程,2004,22(5)。
52。李具恒,李国平。区域经济广义梯度理论新解'J'。社会科学辑刊,2004(5)。
53。魏敏,李国平。梯度推移粘性:一个引致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因素'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