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穿越大明我开局就削藩 > 第一百八十七章 好手(第2页)

第一百八十七章 好手(第2页)

为了防止水分渗透,来福甚至故意把这一分地垫高。这样就能防止下雨的时候,雨水渗进土地,影响最终结果。

朱兴明走到那块旱地:“父皇您看,这块地,是儿臣查阅了去年山东登州府降水量种植的。去年山东大旱,粮食欠收。可父皇您看看,这种玉米反而并未受到多少影响。也就是说,即便是干旱之地,除非是赤地千里土地龟裂,不然它都能生长的。”

“你、你的意思是说,你是按照去年山东降雨量,来种植这块玉米地的?”崇祯的心头砰砰直跳起来。

随行的官员,更是满脸的震惊。这,怎么可能。

去年山东旱情尤为严重,粮食欠收,百姓无以为继。甚至于以草根树皮充饥,甚至于产粮大县都不及丰年十分之一。这也造成山东许多地区饿殍遍野,民不聊生。而登州,更是灾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当时,山东各州府的官员,都有专人记录各月份的降水量。朱兴明居然模仿去年登州府的降水量,成功的将玉米给种植出来了。

就连耐旱的粟米一亩地产量都不足七十斤,这块干旱的玉米地,少说也得六七百斤。足足,十余倍之多。

十倍,也就是说,只要能普及这种玉米。山东那点干旱根本就不叫事,崇祯紧紧地握着拳头,似乎根本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一切:“你、兴明,你跟朕说实话,此事非同小可。你所言语,可都当真?”

朱兴明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对不远处缩在一角跪地的来福喊道:“刘福伴伴,你过来。”

面对着崇祯皇帝,还有几个文武百官,来福像是个刚过门的小媳妇,胆战心惊谨小慎微的走到前面跪下:“回、回万岁爷的话,是太子殿下命奴婢种植的这片地。奴婢正是按照太子爷的吩咐,将、将这块地严格控制浇水。这、这份是奴婢每日的浇水记录。”

来福有些发抖,他颤抖着从怀里摸出一个皱巴巴的账簿。那里面,他歪歪扭扭的记载着,这块地每日的浇水量。

许多地方不识字,就用圆圈或者打叉做笔记。明初,太监是不允许识字的。鉴于历朝历代宦官专政的局面层出不穷,太祖朱元璋对宦官的危害非常警惕,他曾说“此曹善者于百中不一二,恶者常千百”,因此严格限制宦官的权力范围和人数。

洪武十七年,朱元璋立铁牌在宫内,上铸有‘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的文字。此外,还有禁令不准内官识字、不准与外官通信、不准兼有外臣官衔、不准穿戴外臣官服、官阶不得高于四品等。

《明史·宦官传》载“有内侍以久事内廷,泛言及朝政,即日斥还乡,终身不齿”。可见,明初宦官不但没有可能进入政治舞台,连受教育的权力都没有,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朱元璋离世。

到了成祖朱棣时期,宦官又开始被重用,但这个时候的太监依旧职权有限。直到明宣宗朱瞻基登基以后,彻底违背了其曾祖父朱元璋关于太监不准识字的谕令,自宣德元年起,在宫内设立内书堂,令学官教授小太监识字。

朱瞻基这样做的目的也很简单,从中选择秉笔太监,代他用朱笔批文,以便他任意荒怠政务。由此,太监读书识字成为定制,这一举措为明中后期太监走上政治舞台,甚至执掌国事开启了方便之门。

崇祯弄死魏忠贤之后,阉党余孽基本被肃清。大明再无宦官专政局面,取而代之的是东林党的纵容放肆。

来福识字不多,是以,他的记录颇有些令人费解。

不过对于种地,来福还真是一把好手。就连朱兴明都没想到,把种地这个任务交给他,会完成的这么好。

ddyveshu。ddyveshu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