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先扬后挫型命运曲线
人们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社会环境中,依靠个人的思维与有效作为,取得事业上的突出进展与成果,甚至是特殊功绩,个人的命运曲线步步高扬。但又因诸多客观因素的剧烈变化与自我的不适应,已经扬升且有一定高度的命运曲线呈现重大下挫,造成人生的失败甚至是致命的打击。
先扬后挫型命运曲线图示
基本特征
……与先抑后扬型命运曲线相比,人生阶段性的成与败、顺与逆恰恰相反,往往是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等风险较大的职业,且已经垫高了事业平台的人,在人生命运历程的中后期阶段,更易体现这种命运态势。
……与较大波动型命运曲线相比,人生所受到的重挫与打击的结果,不是一般的〃抑〃,而是导致人生命运崩溃式受损,几乎很难再度恢复,甚至造成命运中断式地结束。
……先扬后挫的人生命运,往往是人们所处的政治、经济、军事及生活等方面的社会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革,对人们所从事的事业与正常生活形成明显的冲击;或是人们的主观思维、事物判断、决策方式、行为选择及性情方面的缺陷,导致人生战略的失误;或是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而使上扬的命运态势拐头向下,造成人生的失意、失落与失败。
命运曲线的构成与变化……先扬后挫是指整个人生的大的命运态势,前期的〃扬〃中也有一定程度的波折,而后期猛〃挫〃阶段,也不排除局部、短暂的〃扬〃,但整体格局是阶段性大挫后影响终生命运。
典型人物
人生历程是漫长的,有时也是难以自主的。从古至今,命运的幸运儿有之,被命运捉弄而急速下沉者也不在少数。
(1)岳飞
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岳飞于1103年出生于湘州汤阴(今河南),从小刻苦习武。公元1126年,19岁的岳飞投奔康王赵构的军队,参加抗击金兵的战斗,因率军英勇杀敌,屡建奇功,被提升为统制。1129年至1131年,在金兵打过长江,作为建康留守的杜充不战而降的紧急情况下,岳飞独率本部的〃岳家军〃坚持抗金,奋勇杀敌无数,收复了建康,被赵高宗任命为通秦镇抗使,负责长江以北地区的防守。岳飞的声望与日俱增,令敌胆寒。特别是1134年,岳飞请战打过长江,先后攻克随州、郢州和襄阳,收回了唐州和信阳后,又率师北伐,〃直捣黄龙府〃,势不可挡。1140年,金后又大举南下进攻中原之际,岳飞又临危受命,在郾城等战斗中力挫金兵,并追逐金兵到离开封仅四十余里的朱仙镇。此时的岳飞以满腔的豪情、精忠报国的决心和勇猛的气概,联合各地义军,意欲渡过黄河,彻底歼灭金兵。岳飞的人生历程也达到了一个辉煌的高点。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昏庸胆小的宋高宗与奸臣秦桧,急着与金兵议和,竟一天以12道金牌召岳飞回师退兵。同时,秦桧又唆使同党诬告岳飞谋反,以莫须有的罪名扣拘岳飞,严刑逼供后将岳飞害死,时年仅39岁。一代忠良大将的命运就这样在人生的高峰处陡然下跌,痛不可言。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章 人的命运曲线的构成与变化(14)
时代造就了英雄,而当朝廷腐朽无能奸臣大行其道之时,英雄的命运悲剧也就出现了。岳飞的命运曲线图示
(2)叶挺
古代的良将落马,现代将军突然遭难者也有之。叶挺是中国革命中的一员猛将,他于1896年出生于广东省惠阳县。1919年初叶挺加入国民党后,因保护孙中山,击溃陈炯明叛变而初显英豪。1924年叶挺赴莫斯科深造,并于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奉命回国参加北伐战争,成为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独立团团长,率领北伐军先遣部队在湖南、湖北,经过数次鏖战,击败军阀吴佩孚的部队,夺取了武汉重镇,被誉为〃北伐名将〃而蜚声中外。1927年8月11日,叶挺又与朱德、贺龙、刘伯承等发动了著名的南昌起义,后又组织和参加了广州起义。叶挺个人的命运随他的军事生涯而不断地跃升。
当抗战全面爆发后,叶挺主动提出筹建新四军,并于1937年底亲任新四军军长,先后组织指挥了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多次战斗,击毙和俘虏敌人十余万,新四军的队伍也从一万余人发展到十余万人,并先后建立了苏南、苏北、皖南、皖中等十余个革命根据地。这时的叶挺可谓英姿勃发,能征善战,锐不可当,作为一名军人特有的命运呈现急速上扬的态势。
但是,新四军的壮大和军事上的重大胜利,引起了蒋介石的不安和恐惧。1941年1月,当新四军军部及皖南部队9000人奉命往茂林地区北移时,突然遭到国民党早已埋伏部队的合围。新四军损失惨重,叶挺率部队2000人突出了重围,新四军政委项英牺牲,叶挺也在谈判时被拘扣。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了,叶挺这位叱咤风云的神勇将军的命运也发生了重大而突然的不良转折。在中共等多方营救下,叶挺于1946年3月被释放出狱,但不幸的是,他从重庆乘飞机赴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而遇难。
一代军事天才的命运猛然下滑,在即将开始新的上扬之时,却再次坠入深谷。。。。。。叶挺的命运曲线图示
(3)刘少奇
从政者命运的阶段性突变的可能性更大。社会重大事件的发生、激烈的各类斗争,必然波及部分政要。原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刘少奇,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他一生的命运变化,令人难以平静。刘少奇于1898年11月出生于湖南宁乡,1920年就参加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后赴苏俄学习革命理论;1922年起刘少奇先后组织、领导了著名的安源工人大罢工,成为著名的工人领袖。大革命失败后,刘少奇在极端险恶的环境中,在上海、天津、北平等地坚持革命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抗战爆发后,他先后担任北方局书记和中原局书记,组织和领导了华北和山西的抗日战争,后人任命为新四军政治委员,与陈毅一道重建新四军。1943年后,刘少奇回到延安,担任了中央书记处成员和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七届一中全会后,又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央书记处书记,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建国后,刘少奇先后担任了中央政府、全国人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高层职务,并于1959年4月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为新中国的建设呕心沥血,成绩斐然。
刘少奇从青年时参加革命,到担任仅次于毛泽东的中国第二号领袖人物,其命运曲线是一直上扬并强劲展开的,中途虽有小波小折,但总体态势是极为良好的。但是,1966年起,席卷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发生了,〃怀疑一切、打倒一切〃成为当时的主旋律。刘少奇被视为中国第一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被揪了出来,后被冠之〃叛徒、内奸、工贼〃三大罪名,一颗中国最闪亮的政治明星开始急速坠落。刘少奇在残酷批斗中身心受到极大摧残,在患有严重糖尿病且无人料理的情况下,他身上又脏又臭,病情不断加重,当林彪一伙把他赶出北京硬押往河南开封监狱,竟赤身裸体地被包裹在一床棉被里抬上担架。1969年11月13日,刘少奇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