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能说出这番话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他这些天同样在读大明历朝历代的密卷,
在他看来,大明中后期之所以会出现国力衰弱,最终走向覆灭,最根本的原因就在程朱理学。
这个从南宋传下来的学说和思想,根本就支撑不起大一统王朝文人士大夫那种家国情怀。
也正是因此,大明中后期才会出现那么多自私自利的儒生。
他觉得他作为大明太子,未来的储君,是有责任改变这一现象,让大明脱离程朱理学这一摊泥沼的。
所以他说的这一番话可谓是情真意切。
安然、崔亮、詹徽等文官互相对视一眼,眼中都不由闪过一丝复杂。
大明能有这么一位志向远大的太子,对于他们所有文官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好事。
但若是让大明变得强盛,要以废除程朱理学,以东南一地大乱为代价,说实话,对于学了一辈子程朱理学的他们来说,一时之间还是有些接受不了的。
“陛下、太子殿下,科举考试考纲事关重大,微臣以为还是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刑部尚书开济当堂跪倒,满是忧国忧民道。
“请陛下、太子殿下慎重,徐徐图之。”
有开济带头,剩下的所有文官全部出列,跪倒了一地。
“你们……!”朱标脸上表情满是失望,他没想到这种明显利国利民的事情,竟然会遭到文臣的一致反对。
朱元璋看着这一幕,却并没有多少意外,他对于文人这种又臭又硬的性格可谓知之甚深。
“陛下,要不直接票拟吧?”
李善长在旁边提醒道。
如今包括内阁和武勋都支持太子,只有这些文臣反对,其实并没有什么卵用,如今的大明可还远没到文臣当家做主的时候。
但出乎李善长预料的是,一向独断专行的皇帝陛下这一次却是摇了摇头。
“既然是开会,就要让所有人说话,而不是如此粗暴的压制不同意见。”
朱元璋说到这里,这才看向跪了一地的文臣道:“先说说你们的想法吧?”
“陛下,如今的东南乃是我大明的赋税重地,大明一半以上的粮草出自东南,若是贸然更换科举考题,东南士绅必定心生不满,若是一旦出了什么乱子,恐怕会影响北伐的进度。”
“陛下,要知道北方可是还有北元还在虎视眈眈呢!”
“那些游牧民族才是我们如今最大的敌人啊。”
开济忧心忡忡的道。
“陛下,下官出身东南,对那里更了解一些,那里治学氛围极其浓郁,有很多儒生一辈子都在研读孔孟,以朱子为精神领袖,一直在期待着朝廷能够开科取士,有朝一日能以自身所学报效朝廷,若是朝廷贸然否定程朱理学,那就是对他们一辈子的否定,这是否太过残忍了。”
礼部尚书崔亮也情真意切的开口。
朱元璋闻言,不由笑了起来。
他从大明建立开始,就清楚的知道东南那些士绅的影响力有多大。
因为在大明建立之初,大明在地方上州府县这一级的官员几乎全都出自东南。
确切的说是元朝时期的官员换了一身官袍而已。
就连宋濂和刘基都是如此。
要不然也不会有可以和淮西党抗衡的浙东集团。
而且他也不得不用这些人,毕竟不用他们,这偌大的大明朝就没人治理,他总不可能还用蒙古人来治理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