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苏州人才总入口 > §苏大本部(第1页)

§苏大本部(第1页)

苏大本部是后来才有的叫法。

从前我们在苏州大学读书的时候,它还不叫苏大,叫江苏师范学院,更没有本部和外部之分。就是那一个地方,在苏州的一条叫作十梓街的普通马路的底头,所以它是十梓街1号。

这就是苏大的大门。这个大门坐东朝西,恐怕是较少见的大学校门,也是比较少见的中国建筑之一。

当然苏大也有其他的门,比如南门和北门,但那都不是正门,苏大的正门就是朝西的,说起来有点奇怪,但它就这样朝西开了一百年。

用庚子赔款的钱建起的东吴大学,到2000年,整整一百年了。一百多年来,来来往往的人,就是沿着苏大门前这条并不宽阔的、绿荫覆盖的马路,走过来,或者乘车而来。从我们在苏大读书到现在,也已经过去了三十年,三十年来,这条路的变化并不大,这个门的变化也不大,但是苏大却发生了很大很大的变化,苏大变成了“苏大本部”。

既然有本部,那肯定就还有其他的“部”。比如,有东部,那是建在一条高速路边的新校区,大门朝东,门前有高架快速路,车水马龙;再比如,它的北校区,从前的苏州丝绸工学院,也曾经是一座相当完整的大学校园;还有处于苏州市最繁华地段人民路上的医学院部和新增在新加坡工业园独墅湖高教区的崭新校区等等,都是从苏大本部这棵根深叶茂的大树上结出的丰硕果实。

苏大本部以外这几个校区我都去过,各有长处和优势,尤其是独墅湖校区,优越的地理环境,高档的学校硬件,先进的校园管理,超大的学校规模,无不令人咋舌赞叹。

当然,赞叹过后,我的心,又回到了“苏大本部”。在我的心底,苏大本部是那样熟悉,那样亲切,那样有情有意、有滋味有味。

没有办法,这是一个人感情的寄托。人有感情这种东西真好,它能生发出许许多多的念想和回忆。

从前苏大本部的北门,走出去就是苏州的小街小巷,这里还留下了我们曾经有过的荒唐记录。进大学不久,我们一群女生晚上从北门出去看电影,也不知道北门作为苏大的一个小门,是定时要关闭的。看完电影高高兴兴回来,才发现北门关上了。如果从北门绕到正门,至少得走半个小时,谁也没有这样的精神和勇气了,那就爬门吧。门高高的,但那时候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刚刚从农村出来,有的是力气和胆量,三下两下就窜上门去,跳进学校。唯独我们中间个子最高的女同学,空长有一米七八的个子,绰号“长脚”,偏偏就她爬不过来,只好向坐在小巷里乘凉的居民说,老伯伯,借只矮凳。凳子其实不矮,苏州话里统称凳子为矮凳。她借了居民老伯伯的矮凳才爬了进来。我们爬进门后,听到居民在外面哈哈大笑,不知是笑话女大学生竟然爬门,还是笑话“长脚”白长了两条长腿。前不久,我们这帮女同学在苏州聚会了,说起往事,大家感慨万端。“长脚”已经退休了,但依然是那么高那么瘦,仍然像根豆芽。

苏大本部的南门现在也还是老样子,出门仍然是小巷,那条巷名叫百步街,既短,又狭窄,就像过去的文章中写的,两个人相遇,得有一个人侧过身子才不至于碰撞。所以,完全可以说,苏大本部就是一座被苏州小巷三面夹攻的大学。也可见苏州小巷的风格是多么的柔软而又强烈,吴东大学的建造者居然也被它影响和包抄了。

现在苏大本部只剩下最后一边了,那就是东边。可东边也完全没有退路——那是一条大河,京杭大运河。

记得我们刚进校的时候,除了上课,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值夜,让我们分成若干个小组,晚上在校区里巡逻。我们那一组女生,巡逻的范围就是学校东部运河沿岸。现在几十年过去了,我完全不记得,当时是为了什么而值夜巡逻,是怕有阶级敌人破坏校园,还是防止小偷从运河里爬进学校?我特意找出当年的日记,看看有没有记录,果然就找到了这么一段:

今晚轮到我班夜巡,我们八位女同学分成两组,按时在指定地点放暗哨,夜深了,寒风刺骨,但没有一个人叫苦,都精神抖擞地坚守在战斗岗位上。

现在的大学生看了我这样的日记,不知他们会作何感想。

不过现在不用大学生们值夜了,就算需要他们值夜,也用不着守运河岸了,苏大已经在运河上架起一座大桥,连接了本部和东校区,人们每天都自由通畅地往来于运河两岸。

虽然我早就离开了苏大。但在以后许多年的日子里,偶然也会回到苏大开些会议,或者参加些活动,每当这样的时候,我走在苏大本部的校园里,回首往事,就在眼前。这是一座西式风景的校园,虽然钟楼又陈旧了一点,但依然挺拔,一字排开的那几幢小洋楼,墙上的爬山虎愈加浓密,小楼的身影也依然风姿绰约。从前的大树更大也更有生命力了,而从前的小树也变成大树了。如果不是因为在校园里行走的师生大多数是黑头发黄皮肤,你或者还真以为走进国外的哪一座高校了呢。

现在到苏大本部去,不夸张的说,三次里大约有两次能看到有摄制组在拍电影拍电视。为了节约成本,影视剧里需要的外国校园的生活场影,就在苏大本部解决了。

苏大发展了,扩大了,有了许多的部,但在我看起来,苏大的本部,永远是风景这边独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