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596秘史道客 > 第7部分(第1页)

第7部分(第1页)

们中国全部的电力用上都不够。

刘杰说,那个时候空气很紧张啊!项目单上没有的东西你们也提出来?我们没有权力来讨论这个问题。那句俄语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到现在都能说得上来——扩散厂不能谈——就是断然拒绝的样子。在这个问题上看来是不行了,可能没有希望了。

铀…235藏身于铀矿石中,铀矿石被开采出并经冶炼提纯后产生天然铀,但这里面能够产生核裂变的铀…235极其稀少,连百分之一都不到,而99%以上是铀…238。铀…235在天然铀中是如此微乎其微,必须经过千辛万苦对其进行精确分离并浓缩到90%以上,才能用作原子弹的裂变材料。从工业上讲,对铀…235的分离只靠实验室是远远不够的,而必须依靠铀浓缩厂来完成。这项技术最早是英国人发明的,但英国后来建设自己的铀浓缩厂时,却也费了很大的劲。建设生产铀…235的铀浓缩厂,在原子能工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苏联在这方面有所保留,是可以理解的——法国在搞原子弹时,也曾计划和已经掌握了原子弹的英国签署这方面的合作协议,但迫于美国的压力,最终没有实现,由此也能看出这个环节的争取是何等关键。

5。意外得来一个重大项目(2)

引起代表团特别注意的是,在介绍反应堆流程时,苏方说天然铀中铀…235含量为,经原子堆照射后提炼钚…239,剩下的铀中铀…235的含量是,这还可以把它用作铀浓缩厂的原料再提炼富集铀…235。如果你不用它搞铀…235,它还可以做第二次照射,用原子堆再生产一部分钚…239,但是这样一来它总还是废料,铀…235并没有充分利用。所以,如果用它生产钚…239剩下的料,做铀浓缩厂的原料来生产铀…235,就可以用一种原料生产两种产品。中国以前关于富集铀…235的知识很不够,半年前薄一波曾在他办公室里召集刘杰、钱三强和白文治讨论过原子能发展规划,会上钱三强倒是讲过富集铀…235的简单原理,并说搞这个规模很大,设备很多,用电量和投资都很大,但具体情节却所知甚少。而最关键的问题是,他们以前理解发展铀…235与发展钚…239是两条平行的相关不大的路线,而不知道其中还有这样一个循环生产体系。那天苏方介绍了这个情况之后,因为每天晚上中国代表团回来以后都要商量第二天怎么办,所以在提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钱三强总有些怀疑,说好像没有听见有这个问题啊。白文治想他当时可能没听清楚,就找出笔记本来和别人对照,证实他所记下来的苏方介绍没有错失,但钱三强还是有些不大相信。白文治就去隔壁房间里把担任翻译的刘允斌找来了。刘允斌又仔细做了一下核对,确认说,当时谈的是这样一个过程。

刘杰说,我一听苏方介绍的反应堆流程就觉得铀-235这个东西有门了。可听的时候,大家还不大理解。晚上讨论的时候,说他今天讲了一种原料两种产品,从流程上是怎么怎么样。三强问,确实是这么讲的吗?他也不大懂这个东西,说赶快找刘允斌来。刘允斌是刘少奇的儿子,他做翻译,问问他是不是这样讲的。刘允斌回忆了一下子,说确实是这样讲的,因为他也是学化学的啊。然后我们议了半天,定下来明天由钱三强再问一遍。

第二天,钱三强找机会再次提到了这个问题,苏方又解释了一番,说一种原料进去怎么样出两种产品。于是,中方代表团马上提出来: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有铀…235呢?我们应该有铀…235,这样的话在流程上是最合理最经济的,不然就会浪费原料。当时苏联专家没有做任何表态。但过了两天,苏方负责人便正式表示说,你们要求搞铀…235是合乎逻辑的,从逻辑上讲中国应该建设一个铀浓缩厂来分离铀…235,这是合理的,但你们要考虑生产规模。苏方还进一步讲到了机器的组合。生产铀…235用的最尾部的一种小型机器,刘杰他们是后来才知道苏联已经用上更先进的离心法而不用气体扩散法了,因为离心机比扩散机要省90%的电。苏联人说,如果中国有兴趣,我们可以帮助建设一座气体扩散法富集铀…235的工厂,这个小机器我们现在没有新的,假如你们要新的的话,就得用两年的时间来制造。不过我们眼下有多余的旧机器,是我们拆下来的,经过一点修理之后,是完全可以用的,你们要不要?

中方当时并没有立即答复,只表示还得请示国内,明天再做答复。刘杰说,苏联人实际上谈了两条意思,第一条是他原则上答应帮助我们生产铀-235,第二条是生产铀-235所需的小机器,做新的得两年,旧的现在就可以给。当时我们感觉到真是出乎意料,非常兴奋。可这个问题原来没有列入商谈项目,没有经过领导批准,怎么办?

当天谈判结束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钟了,中午饭也没顾上吃,刘杰就和钱三强、刘允斌一起,赶快跑到大使馆去请示,向周总理报告说今天出现这么个项目,苏方可以答应,并且还有小机器可以使用,可以加快步子。

周恩来答复得很简单:现在先接受下来,回来再说。

接下来,刘杰让白文治赶紧起草了一份书面报告,签名后又让他先行回国,呈报给陈云、宋任穷和周恩来。让白文治回去的另一个考虑,是便于周恩来问起情况时,能够做出清楚的回答。

。 想看书来

5。意外得来一个重大项目(3)

至此,中国原子能代表团基本上完成了这次出访的使命,除了留下几个人等待苏方起草协定草案外,其余的人员便都陆续返回了国内。7月5日,正在苏联的李富春副总理和原子能代表团团长刘杰应约去见扎维年根和斯拉夫斯基,这两人分别是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和原子能工业部部长。会见中,苏方说协定草案已经得到了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的批准,现在交给中国政府,待中方批准后双方再正式签字。

这一谈判成果的重大意义,是后来才慢慢显现出来的。而刘杰他们当时并不知道,就在这之前不久,法国因为请英国帮助建设一座铀分离工厂,也进行了谈判,但两国代表正要签署协定时,美国却横插一手,明确反对这一合作计划——由于英美间订有保密协定,英国就没办法从出售技术与设备中获利,法国也无法利用英国在这方面的现成技术——法国自己建造的铀浓缩厂直到他们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七年之后的1967年才投产。

拿到协定草案后,刘杰马上就动身回国,一路上,翻译姚乃兴和他形影不离。姚乃兴以前其实并没有学过俄语,他是后来才速成的。毕业还没有分配时,姚乃兴和别人一起被挑选去苏联实习重水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走之前是薄一波去送的。实习快要完的时候,刘杰到了莫斯科,挑翻译,挑了好几个人,因为谈判既要懂俄语又要懂技术,最后选中了姚乃兴和刘少奇的长子刘允斌两个人一起工作。

姚乃兴过去是学化工的,当时才21岁。他说,好多翻译看见刘杰都怕,因为刘杰很厉害,你如果工作不好他要训你的。听说我去,其他翻译说这下有你的好看了。还算不错,我给刘杰做翻译他从来没训过我,他说我这人比较机灵。他见我正读一本书,就让我教他,晚上我教他俄文,生活上我也照顾他,所以关系很好。

姚乃兴和刘杰还真有点缘分。在莫斯科时,刘杰有一天突然问姚乃兴,你家在什么地方?姚乃兴回答说,上海浦东,一个小镇上。刘杰说你家那个地方如何如何,姚乃兴觉得有些奇怪,心想你怎么知道我家的呢?刘杰笑了笑说,我是29军的军长。姚乃兴这下想起来了,他家隔壁当年是曾住过一个29军军长,那时候他上大学一年级,家里住了一个警卫班,所以刘杰认出了他。后来姚乃兴回家,父母告诉他,公安部来调查过,把他的日记本都翻了,查祖宗三代,还有周围的亲戚。

谈判的时候,凡是苏联人讲话都由姚乃兴翻译,凡是中国人讲话则让刘允斌翻译。姚乃兴说,谈判到最后,苏联人提供了一份援助我们中国建设核工业的一个条约,绝密的。刘杰告诉我这里面的内容只能三个人知道,一个是刘杰,一个是冯麟,一个是白文治。白文治是他最喜欢的一个局长,很多事都先靠白文治,白文治曾任石家庄市委副书记,上过北大化学系,参加过“一二·九”运动,懂技术,肯钻研,会世界语,近两年还用英文写文章在《中国日报》上发表。所以,看得出刘杰是很器重他的。一拿到条约,刘杰马上就要回国,叫冯麟和白文治留在莫斯科,我就和他两个人回来了。我记得飞机上没有几个人,好像是在伊尔库茨克还是在乌兰巴托转机,要休息一晚上,刘杰一个人提着皮包,包里装着那份协议,他跟我一再说,这个包你帮我注意着,万一忘掉了,你要提醒我。他也不让我提,连晚上睡觉也要枕在枕头底下。回北京后的第二天,刘杰叫我到他家里把这个协定草案翻译成中文,他住在百万庄,隔壁是何长工,我在楼上朝北那个小房间里翻译,吃饭都在他家,用了一天也就翻译出来了。我记得翻译的条约和以前的东西不一样,好多都是一句一行,翻译完给刘杰看,他说你漏了一行吧。我一看原稿,还真是漏了一行,把前面一页的最后一行给漏掉了,我脸都红了,他也没有训我。

这天下午两点,周恩来在中南海西花厅召集陈云、薄一波、宋任穷开会,刘杰、刘伟、钱三强、雷荣天和白文治也都在座,一起研究经过艰苦谈判之后由苏联起草的协定草案。因为当时正值盛夏,国家领导人有许多正在北戴河度假,周恩来便于7月28日将这个协定草案带到了那里,交由中共中央讨论。

5。意外得来一个重大项目(4)

8月初,刘杰对白文治说,中央批准这个协议了,将由李富春在莫斯科代表周总理签字。李富春现在在莫斯科,你和吴际霖两个人再去一趟莫斯科,和冯麟一起向李富春同志汇报一下这个协议的内容,请李富春同志来签字。签字之后,你们三个人的任务是,摸清楚签完协议之后我们国内该做些什么准备工作,比如人员的准备,厂址的准备,等等,这样的话好配合。

8月10日,白文治和吴际霖抵达莫斯科,和已经在莫斯科的冯麟立即赶到莫斯科北京饭店,向住在那里的李富春副总理汇报。临离开北京时,宋任穷曾特意叮咛白文治:你要详细地把这个协议内容向富春同志报告,然后你就说宋任穷问一个问题,这个协定的规模是否冒进?所以,他们汇报完协定内容之后,白文治就将宋任穷的问题和盘托出。

李富春问道:总共要多少钱?你每年要用多少钱,你要用多少人力物力?

白文治答不上来。

李富春说,看来,原子能工业究竟有多深多浅,现在我们还不清楚,先签了字,冒进不冒进回北京再研究。

其实,在这之前的5月份,陈云就找他们问过同样的情况。当时刘杰和钱三强他们都已经去了莫斯科,刘伟也不在,家里只有部长助理张献金。这天晚上,张献金叫上高之杕一起去向陈云汇报,一进门,陈云就直截了当问道:我找你们没旁的事情,就是要算账,一个是原子弹到底要用多少钱?一个是原子弹要用多少铀?你们给我一个底。这个铀多少钱一公斤,现在国际市场的价格是多少,你们以后要用多少钱?我要算这个账。张献金和高之杕一听,全都答不上来,这到哪儿了解这么多问题呀!那时候,连问的地方都找不着,因为苏联的帮助和许多事情还没有正式启动,究竟要花多少钱,自然是无从算起。而主管国家钱财的陈云对此无法做到心中有数,当然要不满意了。

原子能工业援助协议原则上达成后,刘杰已经在苏联呆了好几个月了,当他最后带着协定回来时,正好是年头年尾。刘杰说,回来没几天1957年就开始了,陈云同志问我搞原子弹究竟要多少钱,整个下来究竟要多少钱。那时苏联也没有给一个正式的盘子。我们在莫斯科谈判时只是要求先把项目抓起来,然后再说,可回来以后,马上就面临个算账问题。算来算去,发现投资特别大,特别是占主导地位的铀浓缩厂的主设备扩散机动辄数千台,价格十分昂贵,是8个工业建设项目中最费钱的,差不多和其他7个项目投资加起来的总和一样多。陈云同志讲,太大了,投资太大了。大家都很伤脑筋,反复考虑怎样形成方案。讨论的结果,最核心的问题还是铀…235工厂,当时的意见很多,有的说我们不要搞铀…235了,干脆就搞矿山,搞钚…239就可以了,以后再搞铀…235。不仅仅是一般的人讲,有的领导同志也讲,干脆别搞这个了,以后再说吧。但不搞大家也不甘心,究竟怎么办呢?

管钱的人要过问费用问题,并不难理解,要知道那时候刚刚建国,处处要花钱,到处都缺钱。后来原子弹爆炸成功,李富春和刘杰说起来的时候,还感叹说好是好,就是贵了点。白文治说,这是大实话。现在回过头来看,花费不仅起始阶段大,后来更费钱,直到现在还要往里填。但当时谁能知道这么深,也想不了这么远。结果一是当时摊子铺得太大,二是军转民措施不力,三是经营不够完善,造成日后某些苦处。

在此之前不久,苏联派了一位原子能总顾问叫扎吉江,于1956年11月应聘来到北京。他是一位有色金属专家,二战后曾被派到德国学习,特别敬业。扎吉江和斯拉夫斯基给中国人的印象有所不同,对于中国原子能工业的援助,斯拉夫斯基的态度属于既不冷也不热,因为援助是两个国家的法定协议,他理应执行,他也希望中国能把原子能工业建设起来,但他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所保留的。刘杰说,这倒不是说他对中国有什么不好,不过他在各方面都留有余地,比如我们在苏联时提出要看铀…235工厂,他拒绝了。关于原子反应堆,我们原先是搞5万千瓦的,20万千瓦的,后来想再大一点,搞60万千瓦的,他就不太同意,说你没有资源,你不能搞大。扎吉江就不同了,作为总顾问,特别尽职尽责,为中国提了好多有益的建议,为此他还受到他们上级的批评,要他不要多管闲事。斯拉夫斯基就开玩笑说他一半是中国人,太热心了。

5。意外得来一个重大项目(5)

扎吉江来中国后,见到宋任穷,传达说苏联将向中国交付铀浓缩厂的全部设备,交付时间在1957年至1959年这三年内。宋任穷此前已经得到过李富春的相关指示,在召集有关人员研究之后,于当月底写信答复斯拉夫斯基,提出这两年投资太集中,中国的财政支付能力很难支持,所以希望1957年先不供应设备,具体时间另行商定。与此同时,吴际霖、张汉周和扎吉江一起,反复研究这个问题,讨论来讨论去,总是不能定下来一个比较周全的方案。这样的研究,一直持续了两三个月,从上到下都非常焦虑。

正当众人犯愁的时候,有人就想,铀浓缩厂投资太大,国家资金不足,可不可以缩小点规模?这样的话投资会不会就小一点?跟总顾问扎吉江一谈,扎吉江说这个方案要调整的话,我还得到苏联去。扎吉江本人是主张搞铀…235工厂的,他给中国同行举了个很简单的例子,说就像你穿衣服一样,有衬衫有裤子,才能成套,你们既然要搞原子能工业,那也要成套,建成一个完整的核工业体系。大家感觉到他这个讲法很好,也就赞成缩减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