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九月份中旬,终于到了乡试放榜的日子。
乡试放榜的当天,考官们还需要誊写题名录,进呈给皇帝御览。
此时京城府署之处,已张挂出高中红榜的举子名单。
乡试榜单因为在秋季桂花盛开的日子,此榜通常被称为“桂榜”,又因举人是科举出身的第一级,所以又称“一榜”、“乙榜”。
此时围在府署旁边看榜的人简直人山人海。
还有一些专门看榜,给人家报喜的贡院门丁围在最前面观看。
因为桂榜上除了名次和姓名外,还写了中榜举子的出身籍贯信息在上面。
如苏州府的乡试,则写江苏常熟县人某某。
此时乡试放榜,贡院各门丁已首先觑得上面中榜的举人名单,三三两两拿着铜锣,敲得震天般响,向桂榜上各举子的家里或者客栈之处报喜。
除此之外,还有一群人也跟着上门看戏,好一睹考中举人老爷的风采。
若是运气好,遇上家族富庶、殷厚的人家,还能混上点银钱封赏。
“恭喜延安府绥德州的张厚升老爷高中桂榜第八名!”
“恭喜西安长安县陆修远老爷高中第四名经魁!”
“恭喜西安耀州孙獓老爷高中第六名亚魁!”
各路报喜迅的门丁高喊着高中的举人名字,并敲响着铜锣,十分的煊赫。
贾珣此时在府中闲坐,现在看榜的人数远超先前的人,完全挤不进去,再说现在乡试不同于先前童生试,若考上了,贡院里自有人前来报喜。
贾珣此时心里也是有些焦急的,等成绩的感觉,还是太煎熬了。
况且是自己不知道能否考得上的情况,这滋味确实不太好受。
贾珣一直等到了辰时,此时才听到院子外头传来一阵敲锣的响声。
“来了!”贾珣心头一阵激灵,可算是等到了。
贾珣连忙整理了一下衣衫,走出院门向宁国府的正院大门走去。
贾珣来到宁国府大门前,只见门前熙熙攘攘围了几圈的人,为首一名穿着差役服装,拿着一个铜锣在敲着。
旁边也跟着几名差役,带着锣鼓、唢呐、笙、钹等物。
众人见一名清俊的秀才相公模样出来,都一齐叫嚷了起来。
为首一名差役拿着一张长条形的纸条,上写“贵府中式乡试第一名解元,京畿西安府长安县学优廪生贾珣”。这个就是传说中乡试的捷报了。
贾珣对差役道谢,便接过此捷报。
“恭喜西安长安县贾珣老爷高中桂榜第一名解元!”
“哇!”旁边一群看戏的民众也都一阵喧哗起来,眼前这位就是第一名的举人老爷,竟如此的年轻!
贾珣此时也形喜于色,笑容那叫一个掩饰不住,确实是苦尽甘来。只要中了举人,那就有做官的资格,比秀才来说,地位提升了好几个等级。
贾珣一面拱手道谢,一面让跟在身后预备着银子的几名家丁出来对几名上门报喜的差役进行赏赐。
只见廖方手上托盘托着八锭大银,每锭银子俱为二十两。
后面几位家丁的托盘,其中一人捧着一盆为二三钱重的一整盘碎银子,另外六人则捧着装有一枚枚散装铜钱的盘子,装了满满六大盘。
贾珣让廖方给这几名差役每人分发二十两的银子。
然后再让人把一盘碎银子分给前来恭喜的百姓们,最后各位前来的人没有领到碎银的,每人也能领上一把铜钱。
几名差役看着二十两重雪花花的大银,脸上都堆满着笑容,各种吉利的话对贾珣说了出来。
另外贾珣让府里大开正门,让几名上门报喜的差役在宁国府正院至仪门和正厅上敲锣打鼓喧闹了好一阵。接着贾珣对几名报喜的差役嘱咐了几句,让他们上京师林府林如海家,史家,还有西边的荣国府报喜。
几名差役得了赏银眉笑眼开,连忙答应,喧闹了好一阵,便至其他地方报喜去了。
然后贾珣谢过了各位前来看热闹的百姓,让仆人把宁国府的正门关上,把中了乡试第一名的捷报取至贾氏宗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