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字子野,北宋著名词人,擅长慢词。其词多构思精巧,意境含蓄,能与柳永齐名。但也有人觉得张先“情有余而才不足”。不过,这些评论对于张先来说,都是浮云过眼,他最引人注目的并不是世俗的虚名,而是热闹火辣丰富扎实的情史。少年时的忘情冲动,老年时的大胆追求,点点滴滴,汇集成张先一生荒唐的情爱史。
张先少时恋爱,曾与一位小尼姑相好。庵中老尼严厉,将小尼姑关在池塘小岛的阁楼上。张先为了去私会,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划船过去,小尼姑就悄悄放一个梯子下来,让张先爬上去。后来东窗事发,二人最终分手。张先回忆往事,依然无限留恋,还作了首词抒发情感: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一丛花令》
明明是张先怀念姑娘,他却以女子登高望远追寻情郎踪迹的口吻来写故事。黄昏后,横梯于画阁上,斜月依旧,帘栊依旧,却没有了依旧相依相伴的情郎。沉思又恨,人还不如桃杏,无情之物尚且知道要嫁给春风。张先以女子口吻写女子心态,既包含了对旧爱的同情和理解,也抒发了自己对往事的眷恋。尤其是最后三句,情思饱满,绵绵遗憾挥笔流出,深得时人与后人的喜爱。
俗话说,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张先在发现美、描摹美、歌颂美方面,似乎有着天然的敏锐。他不但写词,还自创词牌来描写美以及美丽的姑娘。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醉垂鞭》
这个“醉垂鞭”的词牌正是张先创制的。上片写初相逢时,在宴会上遇到的姑娘,绣蝶的罗裙,淡淡的妆容,如花般娴静的美丽。下片写再相遇时,细看姑娘真是美到极致,杨柳细腰,人人称道。昨晚黄昏山上的云彩,如今都变成姑娘的衣裳。她如神女下凡,周身缭绕着如云的仙衣,其浪漫和飘逸真是活灵活现,仿佛亭亭玉立在眼前。只是不知张先后来与这位美女是否有更风流的故事。
当然,张先身上最宝贵的品质是不仅自己忙着追求美女,而且坚决支持并成全朋友们追求自己的爱情。据说宰相晏殊做京兆尹的时候,张先恰好在他手下做通判。晏殊非常欣赏张先的才华,所以常请他来府上做客。每每置酒招之必令一侍女陪伴,还让她演唱张先的词曲。日子久了,晏殊的大老婆发现这名侍女实在太得宠,所以恼羞成怒,将侍女撵走了。姑娘走后,晏殊心情不好,终日闷闷不乐。有一天,张先忽然来访,还填了一首《碧牡丹·晏同叔出姬》——
步帐摇红绮。晓月堕,沉烟砌。缓板香檀,唱彻伊家新制。怨入眉头,敛黛峰横翠。芭蕉寒,雨声碎。镜华翳。闲照孤鸾戏。思量去时容易。钿盒瑶钗,至今冷落轻弃。望极蓝桥,但暮云千里。几重山,几重水。
《碧牡丹·晏同叔出姬》
张先这首词以侍女口吻写别后憔悴心情,如今冷落轻弃的又岂止是钿盒瑶钗,还有凄楚落寞的侍女。晏殊本是差人演唱张先这首词的,唱到结尾“但暮云千里。几重山,几重水”时,只见晏殊神色凄凉,神情悲切,感叹“人生行乐耳,何自苦如此”!随即就命人赎回了侍女。可见,张先的风流已深入骨髓,硬是将自己的情词唱出了晏殊的心声。其精彩程度,非普通意义上的“情圣”可比。
但更精彩的还是张先自己的爱情。八十岁的时候,张先竟然娶了一个十八岁的美少女为妾。耄耋之年,他能做出此等耸人听闻的壮举,立刻吸引了朋友圈的大量关注。以苏轼为首的亲友团得知消息后,迅速前去围观拜访。张先非常高兴,于是出口成章:
我年八十卿二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中间只隔一花甲。
苏轼听后,拍手叫好,当即和诗一首: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苏轼这首诗很有调侃意味,明显对张先的“老牛吃嫩草”羡慕嫉妒恨。但这诗写得又极好,用梨花比喻白发苍苍的老者,海棠比喻妙龄少女的红颜,无论是表面的描述还是暗指的深意,以花喻人的娇羞姿态,都可谓栩栩如生,楚楚动人。其名句“一树梨花压海棠”也由此备受推崇。张先自然知道苏轼揶揄自己,但他为人豁达,不羞不恼,还哈哈大笑。
可能正是因为张先这样的好心态,所以才能不断刷新自己的爱情记录。八十五岁时,张先再次高龄纳妾,震惊整个北宋文坛。苏大学士再次瞠目结舌!等消化了这个消息后,苏轼再次提笔赠诗给张先:“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言外之意,老张你都这岁数了,别瞎折腾了,等你老死之后,留下小媳妇照样找年貌相当的公子哥儿。但老张心态极好,还跟苏轼和诗,说我就是找个做伴的。都说“人到无求品自高”,但能豁达乐观到张先这个境界,恐怕也算世所罕见了。
张先不但创造了很多浪漫情事,还留下了很多传世佳篇,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那首《天仙子》: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天仙子》
张先说起来的确是个很懂生活的人,他追逐爱情,寻求欢乐,而且还很懂养生,生活得怡然自得,颇让人羡慕。那天他在家听歌吃酒,结果吃饱喝足犯食困,不一会儿就睡着了。午睡醒了,觉得那股惆怅还萦绕在胸,其实就是觉醒了酒还没醒,但文人矫情,硬说是“伤春”。春去春回,四季更迭。青春年华,迢迢往事,忽然在这个午睡的傍晚扑面而来,记忆变得很清晰。
下片转到天色渐晚,暮气罩大地。晚风阵阵,吹开云层露出朦胧月色,吹进园内,吹乱鲜花朵朵。此时,天上地下,月色斑驳,花影婆娑,万物瞬间有了跃动的灵性。而这句“云破月来花弄影”也从此名垂千古。张先被这春色夜色月色花色弄乱了心绪,于是转身从院中离开,回到屋子里,虽然拉上了重重帘幕,还是感觉窗外的风更大了。但世界却在他的心里静下来,明天该是落花满院了吧。其悠悠情思,可谓绵绵不绝。
张先原来有一首词广受好评,叫做《行香子》:
舞雪歌云。闲淡妆匀。蓝溪水、深染轻裙。酒香醺脸,粉色生春。更巧谈话,美情性,好精神。江空无畔,凌波何处,月桥边、青柳朱门。断钟残角,又送黄昏。奈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
《行香子》
这首词因“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一句备受推崇,所以张先有段时间被人称为“张三中”。因为他还有几首带“影”字的词,如“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归朝欢》)、“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剪牡丹》),还有平生最得意的“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所以他经常对人说叫我“三中”还不如叫我“三影”,于是大家索性又叫他“张三影”。
张三影一生官运不算通达,官位不高,只是做到了郎中。但善始善终,坚持做到了退休,仕途也还算顺当。他衣食无忧、吟风弄月,留下了大把丰满香艳的风流趣事,和些许传之后世的名篇佳句,也算小有所成。清代词学理论家陈廷焯评价张先,说他:“含蓄不似温、韦,发越亦不似豪苏腻柳。规模虽隘,气格却近古。”认为他是从小令向慢词过渡中极其重要的一个人,“独开妙境,词坛中不可无此一家。”
文学史上的地位固然重要,但纵观其一生,估计唯有写纯情词,留艳情史,才是张先毕生的追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