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春节当天。
上京城十里长街热闹非凡,各家商铺齐齐张灯结彩,烟花鞭炮噼里啪啦地响,一路过来都是来往街客的欢笑。
原本冷冷清清的茶馆此刻也聚满了人,围在举着把扇子摇头晃脑的说书人旁纷纷拍手叫好!
就见那说书人顺着下巴的一把黑胡子,一脸老气横秋状。
“要说啊,这摄政王楚彧和先帝可谓是势如水火,两人为了争在朝中的权势,无所不用其极!”
“听说,这楚彧勾结朝臣试图扳倒先帝,自己好去做这个万人敬仰的天子。没想到先帝也不是个软柿子!”
“先帝十六岁即位,二十岁时羽翼渐丰,处处找机会拿捏楚彧的错处。结果你们猜怎么着?”
说书先生一拍桌子,看客们的心都跟着提起来。
关键处被打断,吊着胃口任谁都不好受。
于是一堆人在下面起哄,还有的往上面砸了银子,“到底怎么了,你快说啊!”
“这摄政王楚彧啊,居然主动让权了!”
看客们疑惑,纷纷跟着附和,“为什么啊?摄政王把持朝政这么多年,怎么会说让权就让权,到底是为什么啊!”
“问得好!”
说书人一合扇面,猛敲了下桌子。
“据说啊,摄政王府中虽然没有正儿八经的摄政王妃,其实摄政王背地里早就有媳妇了!”
“什么!?不可能吧!”台下一片惊呼。
“对啊,我也琢磨着不可能,摄政王从来没露出过蛛丝马迹。但事实就是如此!”
“因为先帝拿捏了他这个把柄,摄政王难过得每天以泪洗面,顾忌媳妇在先帝那里受委屈,不得不让权。”
“因此啊,那阵子摄政王极少再回宫外的王府,而是长宿于宫中。就是因为害怕宫里面的媳妇没人照顾。”
堂下的人又问,“那后面摄政王怎么又去了西北地呢?他不要媳妇了?”
“这个啊——”
说书人拖长了尾音,故作神秘地摸了摸胡子。
“因为让权,摄政王在朝中的根基几乎被拔,又因为谋反通敌被关入了监狱。越狱之后便只能前往早些年父亲所在的驻扎地。”
“但是啊,他是为了囤积实力卷土重来,铁了心要把先帝赶下龙椅,自己好当这大晟的王!”
“没成想,先帝身子孱弱,没等到他起兵谋反,自己先……”
说书人连连叹了两口气表示自己的惋惜。
又道:“两人啊就是天生的死对头。先帝驾崩,摄政王便觉得夺权也没了意思,索性也归隐山林了。两人的故事也至此落幕。”
台下的看客也跟着唉声,为这两人的奇葩缘分感到无奈又可悲。
不过很快又听说书的讲到了另一个故事,很快将其抛诸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