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中间确有不少令人可疑之处,如果今晚飞柬下书之人,不是麟儿,这人指定明晚在摘星台
候教,必有他的用意和预谋!”
说着,立即由地上立起来。
秃僧如此一说,俱都觉得,也纷纷由地上立起。
蓬头丐转首望着腾龙剑客和杜老英雄几人,略显焦急地说:“老二说得极有道理,说不
定那人在摘星台做了什么手脚,这关系着整个武林浩劫,各派掌门人的生命安危,我必须和
老二即刻去趟摘星台,你们在此也慎重地商讨一个对策才好。”
说着,转首对秃头僧说:“老二,我们快走吧!”
吧字出口,两人已至洞外,接着腾空而起,双袖一挥,直向摘星台方向飞去。
腾龙剑客和杜老英雄等人,纷纷涌出洞外,只见两位老人的身形在西垂的朦胧月光下,
宛如两只掠空大鹏,早在数十丈外,继而一闪,顿时不见。
几人仰首一看,晓星高悬,东方曙光已现,天快亮了。
大家回至洞中,商讨对策,直到旭光满天,依然商讨不出一个完善结果。
这时,已隐约听到谷峰间,飘荡晨空的一二声叱喝。
杜老英雄一听,知道宿在峰下的人,已经开始登山了,即令大家闭目调息,养足精神准
备应付晚间的意外巨变。
但几人之中,极少有人能将心神宁静下来。
不觉间已是丽日中天了,蓬头丐、秃头僧依然未见回来,大家的心更焦急不安了。
饭后,大家觉得不能再等了,决议即赴摘星台。
腾龙剑客和杜老英雄在前,女侠三姊妹居中,三位姑娘殿后,展开轻功,飞掠在松竹怪
石之间,直向摘星台驰去。
飞驰中,游目一看,远近不少电掣飞驰的人影,俱是奔向摘星台。
片刻之后,已看到云气蒸腾中的摘星台,矗立在两顶之间,阵阵如潮人声,随风飘来。
来到近前,只见少室峰上已布满了人群,面光闪闪,人头晃动,议论人声,嗡嗡不绝,
乍看之下,至少两千余人。
为了届时便于协助天麟脱险,几人直向北顶奔去。
寒至北顶,发现山势崎险至极,东西削壁千仞,深不见底,仅半壁横崖相连至摘星台。
这时,摘星台的峰顶上,绿草如茵,山花争艳,东面崖边,数排矮松翠竹之前,不知何
时已摆好两排大椅,西面悬崖上,俱是畸形怪石,生满了虬结萝藤。
几人游目全峰,发现功力高者,多在距摘星台最近之崎险处,其余多在较远较安全的地
方。
腾龙剑客和杜老英雄,见较好位置俱被别人占去,心中不禁焦急起来。
尤其七八丈外后座悬空突岩,宛如一只巨臂伸出北顶之外,较摘星台尤高丈许,两者之
间,相距最多六七丈,以目下八人功力,除兰娟、杜冰两人外,其余六人皆可飞渡,那确是
支援天麟的最好地方。
但是,那座岩石上,却已立满了老少男女十多人。
立在岩石最前边的一人,是位身穿蓝缎长衫,头戴靛蓝文生巾,年约二十四五岁的少年,
看来身材不高,却极潇洒,英俊秀挺的面庞上,透着隐忧。
蓝衫少年身后,是位白发短须,剑眉虎目,面色红润的七旬老人。
劲装老人的左边,是个身穿黄衫,头戴儒巾,手持铁扇的中年书生,右边是个年约五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