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伐明TXT奇书网 > 第109部分(第2页)

第109部分(第2页)

“白杆兵这支精兵虽然战斗力不凡。曾经堂堂正正的击败了努尔哈赤的白甲兵、黄旗军。但是一场浑河血战,却打断了白杆兵的骨头,秦良玉的大哥秦邦屏、二哥邦翰也战死沙场,骨干也几乎死伤遗尽。”

“此后的奢安之乱,白杆兵作为平乱的主力,与奢崇明、安邦彦等西南土司屡次征战。在这场持续几年的征战中,秦良玉最后的四弟秦民屏死于西南。”

“经过多年的征战,秦良玉麾下的白杆兵良将战死、肱骨消亡,白杆兵早已经不堪而战。尽管如此,历史上年老体衰的秦良玉仍然靠着早已经虚弱的白杆兵屡次击败张献忠、李自成等陕北强兵,在此后八旗军屠川之时,割据石柱保住了四川汉人最后的骨血。”

想到这里,刘宣猛然一惊:“历史上秦良玉勤王之后,就带着一部分兵马赶回了四川。此时自己已经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崇祯皇帝肯定要抽调这支最后的精兵前来围剿自己。”

“白杆兵虽然已经大不如前,但是比起九边明军,仍然是一支强军,千万不应该小看。”

“此次朝廷围剿,因为去年八旗军入关的教训,肯定会将大军调往蓟镇附近的边墙,祖大寿也因为与崇祯皇帝的隔阂,肯定不敢大规模入关。”

“那么这一次围剿的主力就是肯定就是吴志勉等残余的边军,加上洪承畴的洪兵、张鸿功的山西镇、王承恩的陕西镇几部兵马。还有可能参加围剿之战的,就是秦良玉的白杆兵、加上曹文诏、左良玉等不得志的关宁军将校了。”

“曹文诏号称明末第一良将,尽管有些水分,但是此人还是颇有将略之辈。历史上王嘉胤就死于此人的计谋之下,其他的农民军首领更是多受其害。”

“这一次反围剿,只怕比杨鹤统军的上一次更加麻烦。杨鹤虽然也能让将士效命,但是杨鹤毕竟还是不通兵事的文臣,征战杀伐并不是他的长处。”

“朝廷向来是文臣领兵,这一次不知道指挥大军的边帅到底是谁?

“孙承宗估计还要督师蓟辽,防备兵威赫赫的八旗大军。而袁崇焕已经下狱,出了如此大的纰漏,崇祯皇帝也不可能启用此人。洪承畴虽然暂露头脚,但是毕竟资历还浅。杨嗣昌虽然早已经以善知兵事出名,但是现在估计还在丁忧,况且他现在只是一个三品文官,与洪承畴一样资历不足。”

“至于卢象升、熊文灿、孙传庭等崇祯一朝出名的边臣,现在还没有露出头角,估计也难当大任。最合适统兵的王象乾,今年五月已经病死在宣大任上。”

刘宣越想越头疼,他挥了挥手,让种衍退下去,然后揉了揉脑袋,一个人沉思在黑暗之中。(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四章准备一

知道了京畿大致的形势之后,刘宣控制下的战争机器马上开始动员。沿线官道之上的兵站迅速开始积攒粮草,而且各县也加大了征集壮丁的规模,用来准备随时出征作战。

八月初三,临汾县城枢密府,刘宣坐在上首主位,其下左右两边为李翰、李昭云、张虎成、李旭升四人。堂下座椅之上还坐着李旭中、白旺、李自成、杨四宝、刘勇、张应金等旅长带兵官。众位旅长之后,才是总务司种平、武备司赵三才、后勤司孙登、军马司李旭通、练兵司郎雄等枢密府武官。

至于下面的营官哨长,在这种场合根本不可能有座位。哪怕是营官之中品级最高的警务处长、亲兵营营官王双喜,也只能恭敬地站在一边。

刘宣指了指案桌上厚厚的一摞邸报说道:“今天之所以让大家从各地赶回来,是因为有紧急的军情商议。自从去年冬天八旗军入关后,咱们这里已经安稳了大半年。今年六月,朝廷已经逐出了京畿八旗军,只怕马上就要调遣大兵征讨咱们了。”

“咱们在晋中南割据也非常不容易,到处都是琐碎的坛坛罐罐。为了避免官军破坏咱们这个根基之地,我已经准备先发制人,率兵攻打河南、关中,将战事放在外线。”

“郎司长,你们练兵司现在还有多少新兵训练?”

见刘宣问起,郎雄恭敬地行了一个抱拳礼,尽管他失去了一只手臂,但是这个礼节仍然非常标准。只听郎雄的声音非常粗豪的答道:“回禀将军。自从四月份开始,咱们就在五府四十九县张贴招兵告示。这四个月来,每月都能征兵两三千。

其中接受过三个月新兵训练的士卒。已经超过五千。”

“而现在练兵司所辖的新兵都还没有完成新兵训练,这些没有完成训练的新兵,现在只有四千人。”

“此外还有一批八月入营的生瓜蛋子,人数大约有八百人左右。这批人几乎没有任何训练,既不识金鼓旗帜,也不懂军纪军法,只是一些刚刚入营的民夫,基本上毫无战斗力可言。”

眼见这几个月练兵司又练出了上万兵丁,刘宣脸上也比较满意。他轻轻的颔首笑道“已经完成新兵训练的五千士卒全部编为五个步兵营。分别编入李旭升、白旺、李自成、杨四宝、李旭中五个步兵旅之中。”

“剩下接受过一定训练的四千新兵配合那八百生瓜蛋子,也编为五个守备营。其中三个营成建制调往晋中府,归晋中节度使李旭升掌管。剩下的两个守备营南下调往安邑、解州二城,归解州知府胡宽节制。”

“此外大军出征之后,练兵司要再接再厉,继续编练新兵。要加大征兵的力度,如果战事紧急,也可以拉壮丁直接补充到军队之中。”

“此外、武备司赵司长,你们最近几月一直在囤积兵甲。现在有多少家底,你给我细细报来。另外我上半年让你们多铸佛郎机火炮,你们武备司铸造了几门?西洋燧发铳的仿制工作干得怎样?能不能大规模批量制造?”

面对刘宣的连珠发问,武备司司长赵三才顿时大为紧张。因为此人比较精通杂学。所以这个科举探花郎才能一步通天,当上了五品高官。

但是此人到底经验浅薄,能力也不足。他虽然担任了武备司司长。但是文人的臭毛病仍然很重,很少去炮厂、枪厂等一线。对于武备司真正的情况也算不上很了解。

刘宣见赵三才面面相觑,眼神中顿时迸射出一丝厉色。他努了努嘴说道:“来人,给我将此人的官袍子剥下来,送去廉政司查问,看看他上任几月到底干了什么事。”

“另外,去将武备司副司长贾绍元给我找来。”

贾绍元本是延安府的匠户,跟随刘宣已经有两年时间。因为此人心灵手巧、吃苦能干,算是铸造火炮最早的骨干。在今年制定官制的过程中,此人从霍州炮厂调任为武备司副司长,以一介工匠成为从五品官员。

不大一会儿,贾绍元听令而来,刘宣将刚才的问题继续问了一遍。

贾绍元稍微想了想说道:“回禀大将军,因为燧发铳零件太多,打造的进度也比较慢,哪怕是熟练的老师傅,一个月只能制造一杆。但是这种火铳虽然不怕下雨刮风,但是点火率还不足五成,下官也正在试验各种燧石,看看能不能改进一番。”

“燧发铳现在有多少杆?”听了贾绍元的介绍,刘宣也知道现在制造的燧发枪还不算很成熟,历史上欧洲国家燧发枪的性能能够完全取代火绳枪还需要几十年时间。

贾绍元数了数手指说道:“一个熟练的老工匠,一个月也只能打造一杆燧发铳,下官虽然调集了一队人手打造燧发铳,但是三个月下来也只有一百五十杆。”

整个武备司中,合格的钻铳工匠只有二百人。一个工匠每月能够打造一到二杆鸟铳,哪怕日夜不休的连续打造,武备司下面的鸟铳作坊一个月也只能生产三百支鸟铳。

“将这一百五十杆燧发铳调入亲兵营中,暂且装备三个队火铳兵,剩下的工匠放弃火绳枪,用尽全力打造燧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