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六,县城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正式上班。
因为骑自行车要一个小时才能到县城,小舅舅宋秀程初五吃过午饭,就回县城了。正好小秋要去卫生院学习,宋秀程就顺路载她一段。
小秋一副憧憬向往的模样,道:“舅舅,县城里什么样儿啊?听说县城里有很高的楼,比两个房子摞起来都高,是不是啊?”
宋秀程是从小孩子过来的,自以为了解小孩子的心思,就笑着道:“就是房子多点儿,人多点儿。楼确实有,最高的是三层楼,差不多是三个房子摞在一起那么高……这会儿天太冷,带着你冻感冒了,你姥姥姥爷可饶不了我。等你暑假吧,到时候我带你去县城看看。”
“哎呀,真的吗?小舅舅太好了!”小秋其实蛮失望的,却还要装出一脸的惊喜来……她就是想去趟县城,咋这么难呢?
不多时到了卫生院门口,宋秀程让小秋下车,叮嘱两句,就匆匆骑上车子走了。
小秋眼巴巴地看着小舅舅的背影渐走渐远,绕过农技站的院子看不见了,这才叹口气,踢踢踏踏进了卫生院。
每天早晚给姥爷按摩,下午去卫生院上课,空隙里再拿着书背诵记忆人体经络腧穴……忙忙碌碌的,时间过得特别快,一眨眼,过去三天,已是正月初八。
这天小秋给姥爷做完按摩,到吃晌饭还有些功夫,她背经络腧穴背的要吐了,就想着出去转转,供销社收购站初六就开门了,她也正好去看看。
于是,跟姥姥姥爷说了一声,给小夏穿戴好了,牵着小夏的小手,姐俩晃晃悠悠出了家门。
姥姥钟玉琴还在后边叮嘱呐:“转一圈快回来!……大冷天儿的,久了容易伤风感冒……”
小秋答应着,牵着小夏的手一路走到老街上去,径直往供销社和收购站去。
供销社装的是那种带弹簧的‘自动门’,不管从里从外推开,它都能自动弹回去关上。
小夏还是第一次见这种门,看着门上的大玻璃一脸惊艳,下意识把小手指塞进了嘴里去。
小秋将她的手指从嘴里拉出来,拿出一块旧手帕替小夏擦擦嘴角和手指,这才推开门带着她进去。
三间连通的铺面显得很敞亮,只靠里的三面放着柜台和货架,货架上零零散散放着些货品,两个女售货员坐在柜台里头,一边嗑着瓜子,一边低着头嘀嘀咕咕说着什么,听见门响,别说起身招呼了,连头都没抬。
门市部进门右手就放着几口大缸,尽管盖着木盖子,却仍旧弥散出一股酱醋味道,旁边墙上钉着一排木楔子,挂着几个大小不一的提子,是用来打酱油醋的器具,同时也是量器,最大的是一斤,还有半斤和一两几个规格。
另一侧靠墙放着一张木长椅,由一根根的木条镂空排列成椅子面儿,漆面已经斑驳了。
这个时候还不是玻璃柜台,东边儿是一个大长实木柜台,柜台上放着几卷布料,柜台后边的货架上,则竖列着一些窄幅的棉布,有条绒有碎花,红红绿绿的挺好看。
西边副食货架上空荡荡的,只放着几个玻璃瓶子的水果罐头和几包纸包的点心。倒是柜台上摆着一溜儿瓷罐子,上边贴着红纸,分别写着白糖、红糖、冰糖、糖块……
扫了一圈儿,小秋不由地露出一脸失望来,她好想念二十一世纪琳琅满目的超市啊!
她拉着小夏的手走到柜台前,叫人:“阿姨,我买糖块!”
所谓糖块,就是水果硬糖,裹着花花绿绿的糖纸——这个时候,哪怕是过年,也不是每家都能买得起。即便买得起,也就买上十块二十块地充个门面,也不会让孩子们放开了吃。
两个售货员头碰头地正说的热闹,小秋连喊了两声,其中一个穿着大红条绒上衣的年轻女人才抬起手朝外挥了挥,一脸不耐道:“买糖块要糖票的,你有吗?没有就走,小孩儿别来捣乱……别处玩去!”
她的话没说完,小秋已经举着小手递上去一张白纸糖票,票上用油墨印着一个方框和‘糖票半斤’几个字,然后静静地等着看,这个年轻售货员的反应——上一世,她是在魏娟成为自己小三婶后,才认识的。
魏娟显然没想到两个小丫头真能拿出糖票来,愣了一下又皱着眉头道:“你们小孩儿哪来的糖票,是不是家里大人不知道偷拿出来的?”
第五十二章
“是家里人打发我们来买糖的,不是偷拿出来的。”小秋再次打断她解释了一句,然后道,“阿姨,我买二两糖块!”
这个时候,不但钱能找零,各种票据也都能找零。
小秋说的头头是道,脸色镇定,加之这个时候,也有很多人会打发孩子出来买个盐巴打个酱油的,魏娟也就半信半疑地接了糖票和钱,一边去称糖块,一边跟另一个女人道:“田姐,也不知这家人咋想的,让俩孩子来称糖,二两糖称回去,能剩一两拿回家不错了!”
田姐嗤笑道:“还真是打发猴儿摘桃……嘿嘿,让我说啊,就是娟子你太好心,管她剩多少呐,咱们又没少给!”
魏娟从写着糖块的罐子里抓出一把水果糖,放在柜台的托盘秤上,很有些傲然地添添减减摆弄了一番,这才从柜台下拿出一张方形的黄草纸来,把糖块倒在纸上,然后用纸包起来,道:“糖块是四毛五一斤,二两是九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