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容世子辞官,准备出海!
&esp;&esp;熙和帝应允,辞去三品户部侍郎之职,只保留太傅虚衔,准备半年后出海。
&esp;&esp;消息一瞬间轰动整个大雁朝,人们议论纷纷,但无一例外,都是敬重。
&esp;&esp;能辞去即将到手的户部尚书职位,坚持出海,只有容世子。
&esp;&esp;许多人不解,但他们知道,容世子从来只做对百姓好的事情,未曾为官时便如此,她无论是什么身份,都不负天下。
&esp;&esp;百姓们旁的做不了,只能燃上两炷香,求保佑容世子一路平安,心想事成。
&esp;&esp;整个朝堂都动了起来。
&esp;&esp;出海是大事,更何况是三万水师,半年准备时间其实很短。
&esp;&esp;满朝文武日日聚在一起商谈。
&esp;&esp;“船数量够吗?”
&esp;&esp;“够了,交州造船厂的新船试航之后,也全部投入。”
&esp;&esp;“粮食购买了吗?”
&esp;&esp;“已经和粮商在交易市定了契书,到时候在交州上船,全是新粮。”
&esp;&esp;“还有大夫和药材,这个要多备些,不够就去西州采买。”
&esp;&esp;“对了,还有阴阳官、户部官员、工部、兵部、礼部官员和鸿胪寺……”
&esp;&esp;“啊,还有匠人,一共多少来着?”
&esp;&esp;……
&esp;&esp;他们商量得热火朝天。
&esp;&esp;张丞相和徐尚书站在旁边,具是颇为感叹。
&esp;&esp;张丞相:“太傅真是与众不同,竟然还能说服皇上,她放弃的不仅仅是户部尚书、丞相,还放弃了……皇后。”
&esp;&esp;最后两个字声音很轻,毕竟,熙和帝还在上面坐着。
&esp;&esp;徐尚书从恍惚中回过神。
&esp;&esp;容昭在的时候,他生怕她把自己弄死,现在人要走了,他反而不得劲儿……
&esp;&esp;总觉得户部空空的。
&esp;&esp;徐尚书叹气:“她这一走,我今年又退不了!”
&esp;&esp;张丞相看了他一眼,面无表情:“你就高兴吧。”
&esp;&esp;“也没多高兴……”徐尚书喃喃,“她这个人有才,不管去哪儿,都希望她好好活着,还有半年,户部得把她手上的工作接下来,不轻松啊。”
&esp;&esp;而且,容昭做得那般好。
&esp;&esp;人还这么卷。
&esp;&esp;她离开了,他们户部接不好摊子,那不是显得他无能?
&esp;&esp;别说什么青史留名,估计都是骂名。
&esp;&esp;他得好好干!
&esp;&esp;很快,船队大致要准备的东西罗列了出来。
&esp;&esp;这是初始单子,后面想到什么再添。
&esp;&esp;满朝文武一看,当场心惊。
&esp;&esp;“大结局(下)
&esp;&esp;熙和一年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