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朵伸手帮陈青拍齐了堆放在上面的一摞教学资料,然后从上面一格翻翻找找,抽出自己去年填过的一张家校联系单。
住宿生都要交的统一格式,一式两份,上面“家长”那一栏写着陈青的名字。
这学期中途换了新的生活老师,再照着抄一遍就可以。
这种琐事不用麻烦陈青,方朵把柜门关好,只是抽回手的时候又稍微停顿了一下。
陈青的画是画得很好的。
了解到这一点倒不是因为方朵有什么独到高超的审美眼光,只是陈青去上大学的第一年,任华枝在家里和她的那些麻将搭子闲聊,提到那个去念艺术的女儿。
当时方朵拿着水杯从厨房走过去,她在家都尽量不招惹任华枝,但中间从客厅穿过,耳朵就很自然地接收到那边的声音。
“拿了xx赞助的奖学金呢。”
半是炫耀半是嘲弄地提到一句,倏而又转去其他零碎的方向。
后来方朵去搜了那个“xx”。
发现是国内一家颇为知名的艺术投资机构,每年都在大学生中选评作品发放赞助。
虽然名额不少,但依然算得上很有含金量的一个专业奖项。
而再后来陈青回到这里,方朵终于可以看到她画的画。
宁市并不算时尚氛围特别浓厚的城市,虽然这两年发展飞速,但归结到底是买进卖出的小生意起家。
当初规划发展制造贸易,陈世国和任华枝便是那一波投机浪潮中第一笔红利的获得者。
随之而来处处想与大城市看齐的风潮,才又着急抓紧精神时尚建设。
而与此同时陈青手上来自各种画室和培训学校的工作源源不断,从雇主和客户那里也都从未传来差评。
有时夜深,方朵听到陈青偏头夹着电话,温声细语和学生家长讨论考学选项和教学进度计划,而阳台的画架上依然挂着未完成的新作,浓烈的色彩迟滞缓慢地流淌。
是那种仿佛时间都会静止一秒的瞬间,淡薄灯光笼着陈青的侧影,变成这一幕夜色里某个温沉的支点。
所以如果陈青真的是陈世国和任华枝受宠的亲女儿,故事会怎么发展下去呢。
方朵在那个手握拼图的夜晚辗转反侧,好像裹进暗房里,隔着定影液看一张渐渐显现的胶片:明明已经细微到这种程度,其实却完全不知道下一格会是什么样另外的故事。
可能会像她的那些学生那样,背着画具走过很多长长短短的林荫。
上更好的艺术院校,出国,开画展。
找到一份更加心仪的工作,或者在大学期间就崭露头角。像陈青说的那样,在一个更高的平台、更大的城市,拥有更多的尝试和更多的选择。
方朵想起自己毫无知觉地做出的那个二选一抉择,而后多米诺骨牌的长城如此绵延,一直引领着她们来到了今天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