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青平日不喜多言,也不太善于劝人,跟李小聊了一个多时辰,还没有切入正题。
李小太能侃了,不知不觉就跟着他的节奏走了。
终于,她找到机会,提了一个她事先想好的问题:“你出来这么长时间,想家吗?”
“不想!”李小说,“我出来的时间不长呀,一个月都没有。”
何青接不下去了。按她的预想,他的回答是“想家”,谁知他干脆利落地说“不想”。他既不想家,那如何劝他回家呢?
李小说:“我像你一样,心里也看得见。我想家的时候,就去家里看看,跟家里人说说话,就不想家了。”
“心里想的,跟亲身经历的,是不一样的。”
“是一样的。你要不信,我可以问问我阿娘,问她喜不喜欢你,如何?”
何青脸一红,默不作声,却没有拒绝的表示。
一个场景浮现在李小眼前:
李夫人捧着小水壶,亲自为庭院前的花花草草浇水。对她喜欢的几盆春兰,她浇得特别用心,左手抱着水壶,右手掬起水,轻轻浇在兰根上,还不时捋捋兰叶。
李小拉着何青的手,跑到母亲身边,说:“阿娘,你喜欢何青吗?”
母亲微笑着打量了何青一番,对李小说:“儿子,阿娘相信你的眼光。你喜欢的姑娘,就是阿娘喜欢的姑娘。”
李小笑了,回到现实的场景中,对何青说:“我阿娘说:阿娘相信你的眼光,你喜欢的姑娘,就是阿娘喜欢的姑娘。”
何青顿时飞红了脸,说:“这是你瞎猜的,不是你阿娘的真话。”
“不是瞎猜的。这是我阿娘的真话。”
李小的场景呈现,确实不是瞎猜,而是用显意识、潜意识中已有信息合成场景的一种独特思维方式。
他对一个事物越熟悉,场景逼真度越高。他跟母亲感情很好,熟知母亲的一切,所以不仅能真实呈现母亲的话语,动作、神态、表情、语调都能惟妙惟肖地呈现出来。
他相信他亲耳聆听到了母亲的话。
而此时此刻,他母亲正捧小水壶,在庭院前为花草浇水。对她喜欢的几盆春兰,她浇得特别用心……
何青很难理解他这种思维方式。但她听到了他的心声,心里不由得一阵惶恐。
她不敢去想:我喜欢这个无忧无虑的帅小伙吗?
她不认为自己有权利按喜欢选择生活。
因为她是被生活选择的人。
生活没有给她太大的想象空间。
喜欢又如何?不喜欢又如何?
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论是否喜欢。
如果偶尔能做点喜欢的事,于她就是最大的奢侈了!
她收住心神,冷静地说:“我父母身体不好,弟弟也在病中。我唯一的心愿就是努力攒钱,把弟弟的病治好,别的就不敢多想了。”
李小好奇地问:“治病要很多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