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幸福的小农民叶飞 > 第74部分(第2页)

第74部分(第2页)

『春』天从地里移栽过来的几百棵桂『花』树,仿佛商量好了似的一夜间轰轰烈烈全开出了细小的白『花』,气味绵长清爽,那一片都笼罩在清淡甘甜的香氛中。

那气味跟其他『花』香都不太一样,似茉莉却比茉莉浓烈,像栀子又不若栀子暖『艳』。

孙刚想象中的桂『花』应该有点栀子的样子,但比栀子『花』单薄、清冷,因为诗词上提到桂『花』永远都与秋凉和离别脱不开干系,比如“冷『露』无声湿桂『花』”,“桂『花』秋一苑,凉『露』夜三更”,比如“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桂『花』是与中秋、凉『露』、思念、寂寞、酒与诗联系在一起的。

孙刚近看桂『花』长得其实更像草本的茉莉,白瓣四片,『花』蕊嫩黄。

孙刚分不清果园里这些是银桂还是四季桂,在果园这片“宝地”得以自由生长,枝叶繁茂,郁郁葱葱,微风过处清香扑面。

清早再『阴』郁的天气,在桂『花』林中,心情也都会明朗起来。

孙刚也剪过几枝桂『花』『插』瓶,放到『床』头的桌上,满屋的馥郁芬芳,尤其夜晚,枕着『花』香入眠可真是幸福。

只可惜离枝的桂『花』『花』期不长,虽然绿『色』的骨朵都能一夜绽开,但凋落得更快,满桌都是落蕊。拣两瓣泡进茶里,『花』香,茶香,滋味绵长。

孙刚很喜欢桂『花』,爱它的默默无闻,爱它的香远亦清。

在桂『花』即将把香气灌满五脏六腑的时候,天却成了恶神。『阴』雨,『阴』雨,连『阴』雨,一下子下好几天。桂『花』的香气被雨丝隔断了,不能悠长起来。即便是凑到桂『花』树旁,看到那满树的一簇簇枣『花』样的小黄『花』,那份香也是断断续续。

几场雨过,桂『花』不再,白『色』的『花』瓣渐渐泛黄,细细簌簌开始凋落,风吹过,铺得草地小径一层碎雪。

落下的『花』瓣也还是香的,人走过,身后一尾若有若无的残香,就好像夏天的影子,在某个角落里幽然而立,固执地不肯离去。

163。美味桂花糕

163。美味桂『花』糕

果园里,桂树芳香袭人。就是这淡淡芳香的桂『花』,让孙刚想起了桂『花』糕。

桂『花』糕,是一种可口甜食。是一种以糯米粉、糖和蜜桂『花』为原料制作而成的糕点。言外之意,要把桂『花』的芳香变成闻得到、吞得下的一种随心所『欲』的饮食。

桂『花』糕的历史悠久,美味爽口,做法简单,种类多种多样,满足人们对于味道的各种需求。并且拥有美丽的历史传说,更增添了桂『花』糕的历史价值。

“妈,你会做桂『花』糕吗?”孙刚在吃饭的时候,问起来。

“会啊,当年我还是姑娘的时候,经常做,那时候村子里就你外婆家有两棵桂『花』树。”孙妈自豪的说道。

“那我去『弄』点儿桂『花』,你给我做啊。”

“好,你个贪吃的家伙。”

暖暖的秋阳照在桂『花』树上的时候,孙刚就站在椅子上,扳弯桂『花』树枝,将金黄『色』的桂『花』一点点地捋下来,放进淘米箩里。

摘下来的桂『花』需剔除杂质,再用清水漂洗过滤,沥干水分,放在阳光下曝晒。满席黄灿灿的桂『花』,在阳光下闪着金光,远远地,就能闻到扑鼻的幽香。桂『花』采集完毕,就可以熬制桂『花』饴了。

桂『花』饴是制作桂『花』糕的重要原料。熬制时,在大铁锅里放进洗净的桂『花』、冰糖和水,并控制好冰糖和水的比例。

灶膛里架上由树根、杂树剖成的劈柴。劈柴火力旺,燃烧均匀而持久,也易于控制火候,不致于熬糊。

这时的孙妈很是忙碌。她一会儿到灶膛里添柴火,一会儿到灶台前搅动锅里的桂『花』和冰糖,防止锅底的桂『花』冰糖粘锅烧焦。

孙刚想帮妈妈烧火,孙妈不让他『插』手,怕孙刚掌握不好火候,熬糊了就会有一股子怪味。

锅里的水分越来越少,冰糖与桂『花』渐渐融合成粘稠状,冒出来的蒸汽散发出馥郁的香味,溢满了屋子。站在浓香四溢的屋子里,似乎透心透肺都是怡人的幽香。

孙妈告诉孙刚,这时香甜的桂『花』饴便熬好了。

制作桂『花』糕需要糯米粉,桂『花』饴只是配料,糯米粉往往提前备好。

糯米粉在农村是用来做汤圆的,或者煎糯米饼的,很多家庭都是现成的。

有了桂『花』饴和糯米粉,接下来孙妈就开始制作桂『花』糕了。

先将糯米粉倒入面盆里,再倒进一些桂『花』饴,兑凉开水反复『揉』捏,使其『混』合均匀。这『揉』捏的活不用说,是孙刚来干的。

做好后的桂『花』糕是白中带一点黄,『摸』上去粘粘的,好象可以把桂『花』糕粘在手上。

接着将『揉』成绵韧状的糯米粉搓成长条形并切成块,放在蒸屉里,笼屉上铺着干净的细纱布,然后将蒸屉端放在盛水的大铁锅里,盖上锅盖,架上劈柴慢慢蒸熟。

不一会儿,小院里到处飘满了桂『花』的香味,仿佛进入了一个人间仙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