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单的定亲的那一家姓许,早在李单去苏州前许家就送过信来。他十八了,那个姑娘的年纪也不小了。李单的奶奶薛氏给他定亲定得太匆忙了,没来得及细看细打听。许家姑娘正好跟李单同年,今年也是十八岁,算虚岁都十九了。她不出门,下面的弟妹也不能许人家,许家一家都快愁死了。
幸好,李单中了。这门亲事也可以办得风光些。
收拾好了院子,李单回来。他这是衣锦荣归,跟他同年的曹子学也中了,不过他是三甲第十六名,跟李单比差了一百多名。
张宪薇还怕曹家生气,结果曹家看起来比李家还高兴,不但亲自派人去苏州把李单接回燕城,还要替他在城中的全福楼庆祝,下贴子请了燕城八成左右的权贵,稍微有点头脸的都接到贴子了。
原来李显也打算在酒楼摆上几桌替李单庆祝,也打算请曹家的人,不过他以为让曹家当座上客就够了,谁知曹家抢先办了。
民不与官争,哪怕是个过气的官。
李显只好等曹家给李单庆祝完了,再在家里摆一次‘家宴’。
而渑城那边也早就有人安排好了要请李单回家乡庆祝。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李单这一中,渑城突然冒出来一堆跟李家有旧,从小看着李单长大,是李单的叔叔伯伯婶婶的人。个个都给李单送信,送礼。
听说李单要回渑城办喜事,早有人愿意出钱出力帮忙。
张宪薇跟李单商量过后,静悄悄的,像做贼一样回渑城修房子,还要告诫家里的下人不能给李单招惹事非,不能在外面招摇。
许家来人时,是张宪薇出面。放聘时也是她一手办的,许家本来以为李单没有长辈,成亲的事要不然就让许家出人出力,哪怕倒贴也要把亲事给办了。但事情比他们想的要好的多。
因为他们没想到李单在燕城和渑城都认识这么多人。他们留在燕城的时候天天看到的都是来给李单贺喜的人,天天都有人送礼。
这门亲事太好了!
许家意外之余,更加高兴了。许姑娘这几年在家乡听了不少风凉话,现在全都翻过来了,连嫁妆都又厚了三层,她欢欢喜喜的嫁给了李单。
在渑城的李家正堂拜堂时,是张宪薇坐在高堂的位置上,受了新人的大礼。李显坐在她旁边。
许家姑娘是个有福气的。张宪薇上辈子就很喜欢她,见面礼给的相当厚,却没有拿架子压人。
第二天,许姑娘变成了许氏。敬茶时敬给了张宪薇和李显,给小叔子和小姑子见礼时,就是旁边的李南和贞儿。赵氏没来,因为李克没来。但是赵氏把白桃子交给张宪薇带到渑城来了,这次喜事当然也有他一份。
许氏刚成亲,看到白白胖胖的白桃子当然喜欢,张宪薇留在渑城时她就常常过来看他,等他们要回燕城时,她还给白胖子亲手做了一件小衣服。
赵氏想让白桃子过来结善缘,她的心愿达成了。张宪薇乐意看到许氏亲近白桃子,虽然李克不行,但有赵氏在,白桃子长大后不会差到哪里去。
李家这一代也不能让渑城和燕城分家离心。
这件事李显毫无疑问的支持张宪薇,而最近几年他对她和孩子好得简直不像话。最直接的体现是他已经开始为贞儿准备嫁妆了。
本来张宪薇是打算把她的嫁妆给贞儿,然后她就可以找个地方养老了。她想回张家,在那里她可以和梁氏和高氏做伴。只要隔几天回李家看一眼就行。她不必跟李显撕破脸,也不打算跟他撕破脸。
有时一个虚假的友好局面能解决很多问题。冲动只会带来更大的麻烦。
就连张宪明也在想法设法的说服她,他的理由是家里需要有人教女孩子们女红和管家,如果她能不时的回来‘小住几年’就太好了。
这个可爱的弟弟在外面非常厉害,可是在家里时,他的心眼就好像都退回到了他十五岁的时候。幼稚的让人头疼,也让人喜欢得想打他一顿。
李单成亲后没有在渑城多留。他先把李南送到了他读过的项城书院。张宪薇早年准备下给他们两兄弟读书时住的院子终于能派上用场了,李单准备了全部的东西,包括能做出李南喜欢吃的饭菜的厨娘和一辆马车。还有两个书童跟他到书院去监督他读书。
他亲自去拜访了曾经教过他的先生,先生很骄傲能教出一个李单这样的学生。他考了李南一次,很乐意收下他。
大概他是想教出两个兄弟最后都考中秀才。
李南不像李单那么有心劲,就算家变后他也是在李单和张宪薇的呵护下长大的,所以他非常乖巧听话。先生喜欢李单这样的学生,但也喜欢听话的学生。
几个月后李单再去看李南时,发现先生连君子六艺中的骑射也一起教他了。看到李南骑在马上张弓搭箭的样子,李单回去后特地先拐到燕城把他在项城书院的事告诉了张宪薇。
她吓了一跳!
“骑马?这行吗?他才九岁啊,会不会太早了?”
李单说没事,他当年也是这个时候学的,还学了怎么驾车,怎么挑马。
“先生喜欢他才特地教他的,这些东西项城书院并不教。”他解释道。所以看到李南在先生的指导下学射技,他就知道先生会好好教导他的。
虽然李单说没事,但他走后她还是让人往项城书院送不少东西,有很多伤药和一些便于活动的衣服。
李单成亲后第二年,许氏有了身孕。张宪薇特地到渑城去看她,她打算留在这里照顾她,所以干脆把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