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五月。
草长莺飞,积雪消融,沉寂了一个冬天的山村热闹起来。
田地里牛马嘶鸣,春耕时节到了。
刘桂新背着小行李包,拎着些吃食在小白狗不舍的呜咽中出了院子走向西岭。
经过漫长的四天旅程,她再次来到了高碑店。
从火车站出来,刘桂新扛着行李包找到十四师师部。
“同志,俺要去六十八团。”
军官打量了一下风仆尘尘的刘桂新:“探亲?有手续没?”
刘桂新低头把张清之的信拿出来:“有,俺对像说申请批了的,这是信。”
军官接过信纸看了看:“刘桂新,辽东本溪县,偏岭公社,你别急啊,我查一下,今年来探亲的有点多。法台大队第四小队。六十八团电工班。你对像叫啥?”
刘桂新把行李包往上掂了一下:“叫张清之,是班长。俺前年来过。”
军官点点头,找到了张清之的报告,看了下上面各级领导的签字,拿笔在本子上记了几笔把信纸还给刘桂新,说:“嗯,有,你得在这等一天,明天一早才有去那边的车。”
他拿出一撂信纸写了封介绍信,盖上红章扯下来递给刘桂新:“你拿着这个,出大门往左拐,去招待所住下,明天一早吃了早饭到这边来坐车。”
刘桂新接过介绍信看着军官问:“为啥要等明天呢?”
军官说:“六十八团到平型关那边去了,有点远,这会儿没车。去那边的车都是一早起走。”
刘桂新愣了一下:“洞子通啦?”
军官笑着点点头:“通了,他们团的任务胜利完成,现在在山西那边进行新的任务。都是好样的小伙子,你可得对我们的战士好点。”
刘桂新也笑着点点头。
告别接待处的军官,拿着介绍信出了院子往左边走了一百多米就看到了红色油漆写的军人招待所。
刘桂新拿着介绍信走了进去,招待所的接待人员给安排了房间,给她指了水房厕所和食堂的位置。
房间里已经住了五个人,都是来探亲的,一个老汉,两个中年女人,两个和刘桂新差不多年纪。
刘桂新进了屋在自己床位上放下行李,隔床那个年轻姑娘问:“你也是来探亲的?”
刘桂新点点头:“来看俺对像。你这像章真好看。”那姑娘胸口别着的是一个陶瓷的彩色像章。
那姑娘低头看了一眼说:“俺对像给的。你的也好看,我以前都没见过呢。你从哪来?”
刘桂新坐下说:“辽东,本溪的,你呢?”
那姑娘说:“俺就是河北的,唐山,知道不?”
刘桂新说:“知道,听俺对像说过,你们那是机械化采煤,咱们国家第一条铁路,第一台火车头,第一家水泥厂都在你们那,是吧?还有评戏。”
那姑娘点点头,脸上有点小骄傲,说:“俺姓李,李美花。你姓啥?你对像哪个团的?”
刘桂新说:“俺姓刘,刘桂新,俺对像是六十八团的,管电,你呢?”
边上另一个年轻姑娘说:“俺对像也是六十八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