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你想让谁来出任统领?
斯狄夫雷:别误会,李大人你千万别误会,我们英国驻中国的公使卜鲁斯,事先已经提醒过我了,我们英国人不管干什么,你们都说干涉你们的内政。所以卜鲁斯要求,常胜军的统领决不能任命英国军官。
李鸿章:……不任命英国军官?你娘的,常胜军都是黄毛高鼻的洋军官,派中国军官,管得了他们吗?
斯狄夫雷:所以呀,我隆重推荐常胜军第三号人物,排名第二的副队长法尔思德,李大人你看如何?
李鸿章:这人行吗?我觉得够呛……
果然,斯狄夫雷去找法尔思德,要求法尔思德把常胜军的日常工作抓起来,遭到了对方的断然拒绝。原来,李鸿章初到上海之时,太平军李秀成正向上海狂攻,将常胜军困于松江,常胜军副队长法尔思德带兵出战,被李秀成掳走。此后这倒霉的老兄被关押在战俘营里,太平军每天对他进行残酷的肉体和精神双重折磨,把个法尔思德先生折磨得精神崩溃了。再后来,华尔先生以军械重金将法尔思德赎回,但法尔思德已经被太平军吓破了胆,从此转行为一名优秀的作家,专心撰写《华尔传》一书,不再掺和杀人放火这没品的事儿了。
法尔思德竟然拒绝常胜军队长的美差,这让斯狄夫雷始料未及。无奈之下,只好推出一名英国军官了。
推荐哪个好呢?
工兵队长戈登先生,迈着威严的步子走入历史,迎来了他的悲剧命运。从此,他将沦为李鸿章那可怕权谋的牺牲品,被李鸿章肆意玩弄,落到了终日以泪洗面、欲说还休的境地。
请求戈登先生出任常胜军队长的要求,到了英国公使卜鲁斯的办公桌上,卜鲁斯摇头再摇头。但他是个极聪明的人,不会反对斯狄夫雷的建议,他要做的事情很简单,把这封要求转往英国,由英国政府来否决好了。
却不承想,载着要求任命戈登先生出任常胜军队长书信的邮船,行经锡兰海港时,却遭遇到了飓风,邮船触礁,邮件也顺海流漂得不知去向。这导致所有在中国的英国人,都成了断线风筝,和他们的英国本土失去了联系。
正当常胜军这边陷入僵局的节骨眼儿上,一个恐怖的消息从北京传来。
中国智慧博大精深
话说白齐文到北京上访,发现上访之路根本走不通。他老兄灵机一动,转身进了英国领事馆,找英国公使卜鲁斯上访。然后又去了美国领事馆,找美国公使蒲安臣上访。
卜鲁斯和蒲安臣接到白齐文的上访信,连连摇头,说:那个谁,李鸿章,他真是太不像话了!人家白齐文为你们上海出生入死,多次负伤,而今他只是要求你中国方面严格履行合同,照合同办事,这有什么错?竟然撤销了白齐文先生的副队长职务,你们中国人还讲不讲道理了?这真是太不像话了!
英美两国公使联合发文给大清国总理衙门恭亲王,要求朝廷立即将白齐文复职,并补发工资及相关津贴。
恭亲王接到英美两国的联合发文,不知如何是好,干脆把公文转给上海的李鸿章,这祸是李鸿章惹出来的,让他自己去摆平好了。
公文发来,白齐文兴高采烈地从北京出发,准备接管他的常胜军。而此时,戈登先生正在常胜军中与军官们斗智斗勇,弹压骚乱。
戈登先生是英国人,常胜军中的洋军官多是美国人。而此时正值美国的南北战争爆发,英国在这个问题上表现暧昧,英国巡洋舰“亚拉巴马”号正在美国水域瞎逛,暗中支持南方军队,英美关系处在极其微妙的节骨眼儿上。这时候常胜军来了英国人,美国军官们顿时喧哗起来。他们一致认为,戈登此来铁定是要将美国军官从常胜军中赶走,然后安排那些失业的英国军人。
愤怒之下,常胜军的所有军官联名写了封上诉信,强烈抗议戈登先生出任统领,要求戈登先生立即滚蛋。
戈登发现情形不妙,就单刀直入,立即召开军事会议,并下令所有正式任命与非正式任命的军官,都要参加会议。会议上,戈登极力表白,承诺绝不会撤换任何一名美国军官,前提是,大家听他的话,立即按照李鸿章大人的命令,进攻福山。
福山是个小地方,守军早已投降了李鸿章,但是太平军卷土重来,又夺回了这座小城。戈登率了常胜军赶到,以猛烈的炮火对福山外围的栅寨狂轰,轰得太平军招架不住,弃了阵地逃之夭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