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远古世界是不是真的 > 第4部分(第1页)

第4部分(第1页)

究工作当中。1911年,由于他在考古学上的重大贡献,英国政府授予他爵士爵位。1921~1935年,《米诺斯王宫》一书陆续出版,这本书总结了他在克诺索斯数十年的研究成果,奠定了米诺斯研究的基础。尽管现在看来伊文思的有些结论并不正确,但后人正是在他研究的基础上,才对米诺索斯文明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

“迷宫”中的谜团米诺斯文明之谜

米诺斯王宫遗址的发掘,将欧洲文明的起源整整提前了1000年。但是,米诺斯文明如同传说中的迷宫一样,神秘莫测。它究竟从何而来?又为什么突然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诸如此类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作出阐释。

克里特岛很早就有人类居住,伊文思把最早有人定居的时间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最新的研究表明,克里特最古老的居民只能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被认为是米诺斯时期的文化约在公元前2500年出现。在这期间,克里特人居住在山洞或小村落中,考古发现了很多这个时期的村落遗址和石斧、石刀等工具。从已有的考古资料看,克里特最早的居民来自于岛外,他们来之前,已经掌握了比较先进的磨制石器技术和制陶技术。至于他们来自何处,至今没有定论。大多数学者认为,从克里特所处的地理位置看,小亚细亚西南部和叙利亚一带最有可能是克里特居民的老家。在这一带发掘出的新石器时代的遗物,与克里特同一时代的遗物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另一些学者指出,克里特考古发现的一些器物如双面斧、鸽子等,与北部非洲文明尤其是埃及文明惊人地相似,也许是美尼斯征服下埃及时一部分避难者来到了克里特岛。

不管克里特最早的居民来自何方,总之随着时间的推移,克里特人口不断增加,并开始聚居到比较大的地方。公元前2000年前后,沿海一带建立了很多城市,其中克诺索斯是比较大的一个。由于地理上的优势,克里特人与西亚、北非的交流逐渐频繁。这个时期克里特文化中最有特色的遗物就是呈环状块状、上面雕刻着许多古怪符号和图案的小印章。

约在公元前1800年左右,克里特进入“旧王宫时期”。在此期间,克诺索斯建造了大型的宫殿,另外在马里亚和菲斯托斯也出现了王宫建筑。这些王宫都建有坚固的城墙,说明当时岛上还没有统一,相互之间常发生战争。从出土的旧王宫遗址来看,克诺索斯的王宫规模最大,大概那时它最有实力。“线形文字A”产生于这个时期,它是从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是一种线形音节文字。考古学家共发现了220件“线形文字A”泥板,但这种文字至今未释读成功,仍然是个谜。有朝一日学者们若能成功破译“线形文字A”,许多遗留问题则可望得到圆满解答。

“神话”变“现实”米诺斯遗址之谜(3)

王春来

连载:世界远古之谜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作者:王春来

“旧王宫时期”一直延续到公元前1700年,此时一场大地震毁坏了岛上所有的宫殿。后来米诺斯人重建了宫殿,进入“新王宫时期”。新王宫时期从公元前1700年延续到公元前1470年左右,当时的米诺斯文明在政治、经济、艺术等方面都达到了顶峰。考古学家在岛上发现了许多米诺斯人居住的宫殿、城镇和村落,克诺索斯的米诺斯王宫就是最大的一个。虽然至今有关米诺斯统治者的情况仍鲜为人知,学者们甚至不知道米诺斯指的是具体的一个国王还是伊文思认为的那样代表了一个朝代的统治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米诺斯社会是高度

组织化的社会,正是在这样一个统一协调的社会下,才创造出了神奇辉煌的米诺斯文明。

米诺斯此时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克里特岛本身。由于擅长航海,米诺斯人拥有高效率的船队。“新王宫时期”的船只长达100英尺,横渡地中海轻而易举。米诺斯的经济主要靠贸易,海外贸易非常发达,与希腊大陆、埃及、西亚甚至两河流域等地都建立了贸易关系,主要出口橄榄油、葡萄酒、木材、羊毛绒、陶器、珠宝、刀具等物品。米诺斯的工艺品在整个地中海东部都有所发现,而在米诺斯的遗址上也发现了许多来自西亚、北非地区的金属制品。为确保海上运输的安全,米诺斯还建立了一支所向披靡的舰队,称霸地中海地区。古希腊神话传说中提到米诺斯有一支无敌舰队,爱琴海地区纷纷向其俯首称臣,甚至连雅典也一度臣服于它。米诺斯人称霸地中海的盛况在米诺斯的绘画和雕刻上也有所反映,许多艺术品都以海洋生物为装饰,表示了米诺斯人与海洋的密切关系。历史上也把这时期的米诺斯称为米诺斯霸国。

米诺斯霸国在建筑上成就卓著,对后来的希腊建筑影响巨大。米诺斯王宫有“迷宫”之称,古代的人们认为只有神话中的巧匠德达鲁斯才能设计和建造这样的杰作。王宫建筑的房屋大都很宽敞,房屋内外往往只用几根柱子隔开,这与克里特温暖的气候有关。它的采光系统安排得很巧妙,房屋之间安置了一个个采光和通风的天井,光线和空气可进入室内。每一组围着采光天井的房屋中,都有一个长方形的主要房间,称为“麦加伦”,意即“正厅”,在以后的希腊神庙建筑(如雅典卫城)中常有这种建筑形式。王宫建筑也广泛采用了圆柱,圆柱设计得上粗下细,看上去非常协调,说明当时的建筑师已充分考虑到了人的视觉差异。最令人叫绝的是王宫的供水和排水系统,水从外面引入,水管用经久耐用的陶土制成,设计成两头小中间大,可利用水的冲力充分排污。王宫中有浴室,有厕所,卫生状况好得惊人。无论从整体布局,还是细微之处,到处都闪现着米诺斯人的智慧之光。

米诺斯迷宫图

发掘出来的王宫建筑中,最有名的是“御座之室”和“大阶梯”。“御座之室”位于中心庭院西面,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室面向中心庭院,内有一个长方形地穴;后室较大,里面放着一个石制的宝座。宝座高高的靠背用雪花石膏制成,放在一个正方形的基脚上,座位下有奇异的卷叶式凸雕。地板染成红色,一面墙上画着两只躺着的鹰头狮身蛇尾的怪兽。伊文思刚开始认为这是一个浴室,但没有找到排水的地方。后来他又认为这里是3000多年前米诺斯王的议事厅,最后又从其浓厚的宗教意味联想到它是“地下世界的恐怖法庭”(米诺斯是传说中的冥王)。它的真正用途是什么,恐怕无人得知也无从得知。

另一个重要的建筑是“大阶梯”,它不仅是通向东面王室居所的唯一通道,而且在建筑群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与附近好几堵墙相联,墙上绘有壁画。阶梯的另一面安置有低矮的栏杆,栏杆上竖着上粗下细的柱子,支撑阶梯上的数个平台。伊文思为了不让“大阶梯”塌垮,用钢筋水泥予以加固,虽然这种“复原”遭到批评,但使“大阶梯”得以保存至今。

对于这个富丽堂皇的大建筑,德国学者沃德利克却持异议。他在1972年出版的一本书中提出,这个建筑绝非王宫,而是王陵或贵族坟墓。在他看来,那些被大多数考古学家认为是贮粮、油、酒的大陶罐其实是盛体的葬具,里面注满蜜糖以防腐;壁画象征灵魂转入来世,并且把死者在幽冥世界所需物品也画在上面;王宫中精细复杂的管道也是应防腐所需而铺设。这位德国学者详细阐述了自己的理由:首先,从建筑物的位置看,此地很开敞,易于四面受敌而无从防守;其次,此地缺少泉水,要从外面引入,居民不够饮用;再次,那些所谓的御用房屋,大都潮湿、阴暗,讲究生活情趣的米诺斯王族竟会选择这样的地方作居所吗?另外,若真是王宫,为什么在王宫范围内却没有厨房、马厩之类的房舍?难道这里的居民不需要食物和交通工具吗?沃德利克的观点与伊文思的截然相反,且所描绘的画面令人毛骨悚然,但是,近百年的考古发掘又表明,这里从未发现过墓葬之类的遗迹或体。这一点又该作何解释呢?

米诺斯的建筑令人惊叹迷惑,而米诺斯的壁画则令人心旷神怡。那些生气勃勃、充满现代情趣的壁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富裕、安闲、友善、文雅的米诺斯社会。米诺斯壁画的颜料未干时涂抹上去,色彩渗入墙壁,所以至今依然鲜艳如初。壁画题材多样,其中有一些是装饰性壁画,多以花草、海洋生物为内容,风格妩媚。在一间被称作“王后寝宫”的墙壁上,画了蓝色的海豚和五颜六色的鱼和珊瑚,色彩鲜艳,姿态生动,极为精彩。

“神话”变“现实”米诺斯遗址之谜(4)

王春来

连载:世界远古之谜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作者:王春来

伊文思发掘出来的克诺索斯青铜时期壁画,描绘运动员在牛背上跳跃之情景。

另外有许多壁画表现了米诺斯人的生活情景。中心庭院南侧宫墙上有一幅名为《戴百合花的国王》的壁画,画中的国王如真人大小,头戴百合花和孔雀羽毛的王冠,过肩的头发向外飘拂,脖挂金色百合串成的项链,身着短裙,腰束皮带,风度翩翩地向前走去。一幅名为《纤细壁画》的壁画,则在画中央画了几个坐着的宫女,她们神态从容,穿着各色服装,头

发迷人地披在肩上,佩戴着项链和头饰,华丽妩媚。最动人心弦的是被称作《斗牛》的壁画,图上的那头牛正向前猛冲,牛的前方站有一个少年,正用力按住牛角;牛身后的少年则双脚离地,双手扬起,把一名红装少女弹向空中,少女则稳稳倒立在牛背之上。这是杂技表演还是一种宗教仪式?其中的含义至今不明。

另外,米诺斯人的宗教问题也是米诺斯社会令人费解的地方之一。许多考古学家认为,米诺斯许多壁画和雕塑表现的是女神或女祭司,他们相信,米诺斯人心中的上帝是女神,女人在米诺斯的宗教礼仪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米诺斯的女神或女祭司,常常手握毒蛇或双叶斧,这种双叶斧在米诺斯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另外,米诺斯的宗教似乎与牛也有不解之缘。米诺斯王宫出土了许多有关牛的图画和物品,如前面提到的《斗牛》图,牛头形的酒杯、公牛塑像、牛角装饰的大门和坛罐等。牛与米诺斯的宗教有什么联系?米诺斯人为什么要供奉手握毒蛇的女神?他们信仰、畏惧的是什么?

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米诺斯的宗教也可能有其阴暗的一面。米诺斯人原来一直被看成是有文化教养、热爱和平的民族,但最近的考古发现却使这种形象蒙上了淡淡的阴影。1979年,考古学家在一座小建筑物里发现了四具体,其中三具在地震中被震得粉碎,剩下的一具是一个18岁的男子,像是被捆绑着做献祭仪式,礼仪刀具横放在他身上。4年后,考古学家在克诺索斯西北的一个地窖里又发现了两具儿童骷髅,一个8岁,一个11岁。这两个儿童是在祭礼上被杀的,而且肉还用刀子从骨上剔下。这些新的发现,迫使人们对米诺斯文化重新进行审视。

正当米诺斯霸国如日中天之际,公元前1470年,破坏和毁灭突然降临,克里特岛上的城市几乎同时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不久,这个称雄一时的海上霸国消失在海涛和风声中,只留下一些悠远神秘的传奇故事。是谁毁灭了米诺斯文明?对此,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认为,米诺斯霸国的毁灭与米诺斯远征西西里有关。传说米诺斯为寻找德达鲁斯而来到西西里,被年轻美丽的西西里公主烫死在浴缸中,米诺斯霸国群龙无首,从此湮灭无闻。伊文思则认为,米诺斯文明毁于地震。1926年的一次克里特大地震,给伊文思以强烈印象,他写道:“一阵沉闷的吼声从地下迸发出来,像一头激怒的公牛被蒙住挣扎时发出的那种吼叫。”他认为此解释是合乎逻辑的,因为克里特岛和其他爱琴海岛屿经常有地震发生,是地震使米诺斯文明走到了尽头。此外,这个原因也有助于解释地下迷宫中牛首人身怪物的传奇故事。

20世纪中期以后,更多的自然灾害证据被发现,一些考古学家提出,是桑托林火山爆发导致了米诺斯文明的毁灭,桑托林火山距克里特岛约130公里。1967年,美国考古学家在该岛60多米厚的火山灰下挖出了一个古代商业城市,该城市遗迹表明它与米诺斯人有密切的贸易和文化联系。经研究表明,桑托林火山曾在古代有过一次猛烈的爆发。这次火山爆发不仅给克里特岛带来了致命的尘埃雨,极大地损害了岛上的农业和畜牧业,而且火山喷发引起了巨大的海啸,滔天巨浪毁坏了海港城市,也摧毁了克里特人统治海洋的命脉——船队,克里特陷入了一片荒芜之中。然而最新研究表明,桑托林火山爆发约在公元前1645年,另外桑托林火山的爆发似乎也不可能达到毁灭克里特岛的能力。

考古学家更倾向于认为,是人为原因而不是单纯的大自然毁灭了米诺斯文明。从考古发掘来看,米诺斯文明是人类暴行的牺牲品,并且是越海而来的异族入侵毁灭了它。但谁是入侵者呢?很多考古学家认为,米诺斯文明毁于希腊大陆上的阿该亚人之手。阿该亚人是剽悍好斗的民族,他们在迈锡尼、梯伦斯修筑了坚固的城堡,统治着周围的民族,他们逐渐成为米诺斯人最危险的对手。约在公元前1470年到公元前1380年,阿该亚人大举入侵克里特岛,统治了克诺索斯,在此期间,迈锡尼占领者用“线形文字B”取代了“线形文字A”。而从考古发掘来看,米诺斯人似乎并不是一个好斗的民族,也许正是这一点导致了他们最终的覆亡。不过,这里仍然存在疑问:即使阿该亚人再骁勇善战,但他们要征服此时号称海上霸国的米诺斯又谈何容易?他们是如何征服米诺斯的?也许,米诺斯文明的毁灭另有隐情。

米诺斯文明毁灭了,这个历史悠久、强盛一时的海上霸国消失在蔚蓝色的地中海中。但是它所创造的文明并没有终结,希腊大陆上的迈锡尼继承了它的文化传统,成为爱琴文明新的中心,欧洲文明又开始了新的进程。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暮色苍茫中,米诺斯古文明的迷宫神秘莫测,相信有一天我们能真正发现打开迷宫的钥匙。

远古的石制奇迹马耳他岛巨石建筑之谜(1)

王春来

连载:世界远古之谜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作者:王春来

除了神秘莫测的英格兰巨石阵外,20世纪初以来在地中海上的马耳他岛也陆续发现了多处规模宏大、设计独特的史前巨石遗迹。这些不可思议的巨石遗迹的建造者是谁?在蛮荒落后的石器时代,他们为何耗费如此巨大的精力来建造这些巨石建筑?它的用途何在?人们百思不得其解。

作为古文明的一部分,巨石遗迹遍布世界各地。例如埃及的金字塔,复活节岛上的巨石

建筑,英格兰的巨石阵,法国布列塔尼半岛的巨石遗迹……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据考证,这些巨石遗迹约建造于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间的石器时代。自从有文字记载以来,关于这些古怪巨石建筑的来历和用途就引起了人们的种种猜测。中古时代的人们普遍相信,是魔鬼或巫师建造了这些巨石建筑,或者它们是由大洪水前地球上出现的巨人所建。也有人认为它们是古代塞尔特人的督伊德教祭司所建。另外一些人则认为,欧洲的巨石建筑是由失落的亚特兰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