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全京城都在我这吃瓜芒果 > 第67章 第六十七篇瓜(第1页)

第67章 第六十七篇瓜(第1页)

佺公公自小就净了身,在太后娘娘安排下侍奉当时的太子,现在的皇上。可以说,他是陪着皇上长大的。

他从来不因此自傲,却终究不免有些自矜。皇上对他颇多尊重,予以重任,没有人怀疑,他完完全全,彻彻底底,是皇上的人。

但自矜之下,终究又有些空落落的。

先帝荒唐无度,后妃、宫女、道姑、公公、乃至于朝臣,都有幸过。佺公公以前见过传闻中被幸的那个内侍,见那内侍也无甚稀奇,只是倒茶的时候眼波流转,略有些勾人罢了。

那个倒茶内侍到先帝死时,还是小内侍,听闻先帝死讯,一头撞死在御前。太后感念他的忠心,于是恩赐,让他和皇上葬在一个墓里。

佺公公现在是管印章库房的,已经能听朝政,茶水这块细枝末节的地方不须他关心。

但皇上先是宠信韦公子,即使韦公子基本不对此发表看法,但皇上还是不乏与他说明政事。韦公子身体病弱,发烧反复,皇上先是多派小刘子去照料,后来逐渐各项琐事都逐渐信用小刘子,他的称呼也升级成刘公公。

刘公公一开始只是侍奉磨墨的公公而已,眼下竟因着韦公子,要上青天。

佺公公自认自己是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皇上的人,位卑权重,无人能敌。但他冷眼见着刘公公小意侍奉,心里总是不由自主地发散思维。

……韦公子也就罢了,确实身段天成,容色如玉。他刘公公是什么东西。只是韦公子得势时多阿谀奉承了几句,或许有些小意附和,竟然就隐隐要越过他去?

佺公公之前还能安慰自己,前朝后宫都不乏一些浪蹄子,他们最爱做的,就是使出种种手段吸引陛下注意力。

陛下什么没见过?兴致上来了,陪着演一遭,兴致下去了,这些人也就被陛下抛到脑后了。像是一夕开败的花,凋谢了,碾做泥尘,没几天就不被人记得。

就算刘公公奉命去代表陛下,做个监军,佺公公都能安慰自己,监军是个苦差事,无端出京城吃沙子,算是恩宠么?

可佺公公拿到奏折,要把苏宝珠“押”回京的时候,他听着陛下口谕,心里对自己的安抚终究是要崩解。

谋害忠良,谁是忠良?韦公子和刘公公?

当年皇上继位,位置不稳,藩居西南的烨王悍然叛乱,武元侯领虎符孤身前去,紧急调动西南几千兵马,拦住烨王号称十万的三万大军。后与三军汇合,生擒烨王,皇上才坐稳这皇位。

武元侯打完一场大胜仗后,甚至未有居功,交还虎符,只求携一爱妾在西南游历玩乐,做个太平侯爷。于是皇上给他封了巡抚的官,让他凭官职公费旅游。

江南那时候也有海寇作乱,甚至盐税都出了问题。皇上派了苏承泽去,三年后,江南乱平,盐税也齐齐整整,克扣转少。

稍微了解点几年前的朝野动向,这“谋害忠良”的锅都不能轻易扣到苏家人身上。

而佺公公看着,苏家倒是完全可以扣另外一项罪名,“窥探帝踪”。毕竟皇后的那担子事属实是证据确凿,审问流程完善,没有辩驳余地。也确实太过完美,像银金色一样的无瑕疵的存在。这才更加惹人非议——宫正司的能力就那样,这要怎么审,怎么挖掘证据,才能审出这么清晰、无疑义的结果?

那天罗地网一般的完善证据,可不是只有窥探帝踪才能得?

可为什么,皇上给苏宝珠定下的罪名,却是近乎笑话的“谋害忠良”?真的是被韦公子和刘公公迷了眼么?

想到皇上写罪己诏时的阴沉脸色,佺公公心下不免打了个哆嗦。

皇上怎么可能有错?

皇上贵为天子,灵通天地,承万民之运,受朝野敬拜。错的,只能是韦公子和刘公公两个奸佞。

韦公子就不说了,阴阳乱序,以媚惑主。刘公公呢?曲言奉承韦公子不说,对外又是另一幅嘴脸。贿赂拿到手软,还抠搜,为了自家子孙底下的一点田地收成,要大军绕行,因此受了叛军埋伏,不知所踪。

皇上称呼他们,忠良!一定是他们狐媚惑主!

佺公公心下不免恼火,毕竟他揣度着,自己是完全没机会被陛下称为“忠良”了。不过恼火之余,他也不免有看乐子的心态。

韦公子和刘公公是奸佞,苏宝珠也不可小觑。

佺公公自认自己是不记仇的,但他也还记得,苏姑娘一贯的目中无人。她七八岁的时候气质还不显,但目光已经与寻常贵女不同。

其他贵女见到他时,总是带着一些惧怕和厌恶,因为他是宦官,更因为他是皇上身边的人,比谁都近。而苏宝珠不,苏宝珠很少注意他,已经可以说是漠视。

只有他惯例提醒“苏二小姐慢走,小心宫阶”的时候,苏姑娘才会近乎鲁莽地看进他的眼睛,然后弯起杏眼,微笑道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