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天魔大化霸王棋定式 > 第一百零一章 重兵即精兵(第1页)

第一百零一章 重兵即精兵(第1页)

秦历三年八月大乾尝试夺回山西无果,转而又尝试夺回河南,然而也是徒劳无功。

不过战争从来都不是争一时之胜负,所以大乾朝廷倒也没有急着拿回失地,只是想尽量拖一下秦国的发展速度。

秦国占据的领土虽然比较肥沃,然而和华北平原以及江南水乡比起来却只能算做穷苦之地,所以大乾朝廷自认为己方还是有比较大的发展优势的,只要把这个优势转化成实力,胜利的天平就会向大乾倾斜。

然而朝堂上的官员大都脱离世俗已久,官场权利交锋内斗到是在行,但对民间疾苦却两眼一抹黑,怎么可能对秦国有个真切的了解,只是凭借前线战报和商队密探了解的消息有个模糊的印象。

所谓的战略思考只是纸上谈兵罢了,倒也不是说如今的大乾朝廷没有能人,只是秦国的发展速度非常人所能想象,这些大乾的高官又怎么又机会去秦国见识一下日行千里的火车、日夜不停连续工作的工厂机器、逐渐普及的智能手环、逐渐富裕的广大人民等等日渐平常的景象,这些细微末节正不断拉大秦国和大乾的差距,然而大乾朝堂却对此一无所知,就是打探到如火车这般很难掩饰的事务也只是惊叹一下,甚至认为是底下的探子夸大其词乱报慌报。

因为是防守作战,所以秦军的损耗没有大乾想象的那么大,因此,大乾想要用持久战、消耗战来拖垮秦国只能说打错了算盘。

两军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大秦边境受军完全没有感觉到战争压力,只要大乾敢跑到门口寻战就痛扁一顿,一百人就敢追着乾军三千人打,一千人就敢追着乾军主力打。

不过大部分将领也没有追击太远,毕竟还有守城的责任。

大乾军队完全想不明白为什么秦军人人都那么猛,人均万人敌级别的猛将。

所谓万人敌是战场上对于勇猛将士的最高称谓,那都是演义话本里数一数二的无敌人物。

勇冠三军是最基本的条件,其次是身披重甲还能行动自如,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条件是能挥动数百斤重的武器。

自古以来习武者都流传着一句话“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然而在战场上却是“一分重一分强,一分轻一分险”。

古代战场上为什么将领的武力都普遍比小兵强,将领杀小兵像割草一样,而小兵只能靠不断围攻消磨将领力气不断增添伤势才有可能以下克上?

奥秘就在于将领的盔甲更厚,武器更重。古代小兵使用的战刀一般都是数斤重,能用得上数十斤重的精刀的都是身份重要的精兵,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骑兵克星陌刀队,唐朝除了玄甲兵天下无敌之外其下的就是陌刀队了。

陌刀队人数一只很难提高,就是盛唐时期也只突破了一千人,因为使用重兵器真的对身体素质要求太高了,力气要大,耐力要好,身高要高(陌刀是长兵器特殊要求),基本只能让兵王、特种兵使用。

然而兵王、特种兵大都是猛将,怎么会愿意做小兵呢,因此古代将兵等级分化还是比较严格的。

将领凭借着厚重铠甲可以无视大部分小兵的正面攻击(从背后和盔甲缝隙不行),然而小兵却不能忽视将领的攻击,数十斤的武器和他们数斤重的武器相碰必然是小兵武器被打断打折,然后只要磕到小兵的身体就能把人打个半死,残忍一些的直接把人砸成烂西瓜。

因此,古代将领屠杀小兵像割草一样还真不是古人乱写史书,

而是确有其事,这也是为什么史书上平民很难反抗官军的原因,武器差距太大,实在是无力反抗。

同时在历史上“精兵悍将”一词屡屡出现,就是因为精兵都是悍将后备役,气力、盔甲、武器都相差无几,只是有无兵权的差别。

而“精兵悍将”一词用在秦军身上绝对是名副其实,再准确不过了。

秦军人人都是后天武者,其中还不乏后天圆满甚至是先天武者。这些武者气力非常人可比,数百斤重的武器在他们手里举重若轻,但是一和乾军交战轻易就能把乾军打飞,或者是锤个粉身碎骨。

数百斤的盔甲还是有的重,-但对于先天武者来说不算什么,只不过对这个级别的武者来说护体真气防御力也不输于数百斤重的精金盔甲。

重点是这种盔甲太贵了,用精金打造价值数十万两黄金呢,除了皇帝基本没人那么奢侈了。

所以秦军配备的都是制式的精铁盔甲,士兵统一是制式钢铁板甲,将领可在制式钢铁板甲和光明凯中自由选择。

因为秦军身体素质够强,所以板甲没有像近代那样为了减轻重量做薄且只防护躯干和四肢重要部位。

所以秦军的制式板甲重达百余斤,厚度高达1。2厘米,比近代板甲厚度增加了四至六倍,重量却只增加了两倍,这全靠使用了轻合金和法术附魔的作用。

这么厚的板甲别说冷兵器弓箭刀枪了,就是后世很多热兵器枪械都不一定有足够火力射穿板甲,所以秦军伤亡率一直都很低。

千方百计都打不动敌人,而敌人只要轻轻一挥就能杀死杀伤己方一大片,乾军当场就奔溃了,还以为是天兵下凡或者是鬼神临凡了。

乾军逃走的军队不管是普通士兵还是将领都忘不了脑海里被随着杀戮的画面,都恨不得身上没有多长两条腿,跑的更快些。

逃跑的路上大量的逃兵直接脱离队伍,不愿再回去和那些恶魔做战,甚至连不少军官都被吓破了胆子,带队成建制地逃跑。

好在秦军没有认真追杀他们,才让他们躲过一劫,否则真就像靖康之变中宋军争相逃跑,甚至不惜坑害友军,只为留人殿后,跑得更更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