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很小的时候,因为家庭的缘故,对神仙鬼怪产生了异常浓厚的兴趣。那时每个周末的礼拜,父母都会带我走亲戚,去看年迈的祖姥姥。
祖姥姥出生于满清宣统年一个南方地主家庭,历经世纪的风霜,在2009年腊月冬天夜晚,无疾而终,享年99岁。
儿时的记忆中,她是一位最慈祥最虔诚的姥太。每逢黄道吉日,她都会在老家大院布置的神堂里,顶礼膜拜四大菩萨,玉帝仙官神将。小学那会,每次看到年迈的她在一套繁复礼节后上香跪拜,禁不住好奇心的我也会有模有样的跟着向神像磕头,而这时她都会拉着我的手,向漫天神佛许愿保佑她的好祖孙儿。
也是那时,年幼的我知道了其他小朋友不了解的三官大帝,阴司三神,并对传统道学怀着无限的向往和憧憬。甚至,我自己偷偷在小学门口买了一尊小的哪吒神像在家里偷偷供起来,希望三太子能保佑我每次期末考试都能考第一名。
我一直以为自己做得很隐秘,却不想被我的母亲知晓了。那时,母亲告诉我,神仙鬼怪根本不存在,更不要说什么信仰了。可是我却不认同她的大道理,更没有去反驳。因为我牢记着祖姥姥的教诲,“康儿啊,很多人是不信神仙的,咱们不用怪他们。神仙们没有因为人不信,而怪罪人,是不是?那些人靠自己过得很好,不用去麻烦神仙们帮助,咱们应该替他高兴才是…”
就是这么一位慈祥宽容活了百岁的姥太,也有着自己的遗憾心事。她常和我唠叨,那时在民国因为感染了疟疾,卧床不起,甚至本地的郎中告诉姥太爷,让他准备后事。当时,幸得一位天降道士,来安庆省府云游,偶遇当时外出准备采购殡仪用品的姥太爷,了解事情经过后,亲自为她诊脉拿药方,仅用一周时间便痊愈。
她和姥太爷很感激那位来自崂山的道长,本想着用重金报答这份恩情,可没成想人家化身云雾,头天夜里便离开了老太家。
姥太一个妇道人家虽然也很想去崂山,寻找恩人,可那时兵荒马乱,就一拖再拖,没成想变成了这辈子最大的遗憾。
说者无心,听者留意。那时幼小的我,深深把崂山两个字印在了脑海里,有朝一日,我一定要去趟那里,替姥太还愿。
十六岁那年,姥太永远的离开了世界。犹记得出殡那天,我看着姥太生前的肖像,在灵堂前哭成了泪人,这个世上最疼爱我的老祖母永远离开了我。我想仙家们一定会收留姥太的,她是那么的慈祥和蔼,寿终正寝魂归仙界,不是善人们最后的归宿嘛?可我也明白,姥太不能带着遗憾离开,那对她是不完整的,不是虔诚与永恒的。
十九岁那年,高考成绩优异的我,在父母诧异和无奈眼神中,选择了独身一人前往青岛毕业旅行。
【崂山,我来了。】
【怀揣无尽的思念与世纪的遗憾,终于来了。】
太清宫,三官殿前。
五株银杏枝繁叶茂,葱葱郁郁。
我站在树下,受余荫庇护,免受烈日暴晒,思绪也飘到了九霄云外。传言这些树都是宋朝年间,华海真人刘若拙手植,已逾千年。不愧是道庭大观,想必也只有这样的历史悠久道场,才能培育出慈悲恭谨,救苦济世的高功。
不顾院内众人异样的目光,我恭恭敬敬的朝四方拜了拜。一是感谢这座道场对姥太的恩情。二是感叹此地高功道济世人的功德无量。
进入院内,
望着太清宫后庄严的仙官神将塑像,我按照儿时记忆,再次学起姥太教我的礼节,迈着云步,嘴里念念有词,恭敬拜了下去。
{神灵天真,玉清元真。}
{上清华房,元始老君。}
{妙入太霞,光耀玄文。}
{七神飞泉,北酆受烟。}
{我位上王,辟合魔群。}
{八威吐火,肃尔尊神。}
{千千去秽,凶恶不存。}
{万万魔王,护命翦形。}
{急急如律令。}
一套礼仪下来,不知不觉间我已大汗淋漓。殿内一旁坐着的执事道人,一脸诧异望着我,随即为我敲响了三声乐鼓。
我合掌低头,以示感谢,便匆匆离开。随即又来到了上清宫殿内,再次礼拜。这次礼毕,我已大口喘着粗气,不得不在院外一处台阶坐下,稍事休息。
就在这一刹,我突感头皮发麻,似是被人偷窥。疑惑的向后望去,只有一位低头扫地的道人,在摆弄着落叶。
“真奇怪,难道是错觉?”我小声泛着嘀咕,便站了起来,前往隔壁的太平宫。
“最后一宫也拜完了,姥太你的遗愿孙儿帮你完成了,希望你在那边能保佑孙儿吧。”出了太平宫外,望着蔚蓝的天空,我久久出神。
{前面的香客,留步,请留步。}
忽然,背后传来呼喊声。回头一瞧,竟是那位在上清宫前扫地道人不知何时跟了过来。定睛一看,只见他身穿着朴素灰袍,头戴一抹皂冠,整个人说不出的简洁利落。
更让我惊讶的是,道人面容俊朗,让人不禁生出亲近感,可是若回想其相貌,脑海却又是一片朦胧。
我一时愣在原地,不知做些什么才好。
{呵呵…请随我去前面凉亭一叙。}
扫地道人看出了我的困窘,毫不避嫌地拉起了我的手,就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