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白云山脚下的马岗山岭隐约地浮在半空中,小河蜿蜒地绕着村子大半圈,自西南流向东北而去,如一条玉带缠在腰间。村子里的水泥路政府已然铺好,并在道旁还植上了花草树木。
听先辈们讲,我们在迁徙此处时,除了房子是重建徽派青砖黛瓦的老式复合型弄道、庭院、门楼。而河道上的石板路不知多少年了,依旧没有改变。只是日本人来了,把原有宏大而精美的木雕建筑烧掉了,后来都是简单地改建了一下,一直延续至今。而我们门楼的青石圆鼓牡丹花刻镇门石,也不知前几年什么时间,夜里被贼惦记着借走了。
河岸上屹立着,有一颗我儿时就熟悉的杨柳树。河道边的青草还悬着露珠,金黄色的油菜花在有点雾气的河边迎风飘漾,两只悠闲的白鹭在石堰埂上,用它橙色的足爪梳理着洁白的羽毛,几只水鸟、鱼翠,在斜倚河面上的枝条上俯视耽耽。河道边菜园子角落里的桃树,只留下几朵残红在枝头摇曳,而地上已是落花遍地。
这几年农村的土地不再用耕牛来翻整,河边少了放牧的老水牛和黄牛。水草和野芹菜生的甚是旺盛,绿油油的在河道边铺展着,夹杂着竹灯草与青草,在刚刚出梢不几天嫩黄色的柳芽林里,微风吹来,荡起细小的微波,轻拂着岸边的新绿,伴着薄雾轻纱迷离,丝丝淡香,盎然新怡可人。
我砍了些的杨柳枝,准备着带回去时,插挂在门窗的横梁之上,传承插柳寄思的风俗。又去河边的菜园埂下,寻了一处有艾蒿的地方。刚翻冒出的嫩苗很柔、很软。旁边夹杂着一种叫田茶仔的草本植物,开着细小叶片的红花。我不忍心踩踏,生怕踩倒了它们,小心仔细地拔开走过。
我把采摘好的用竹篮子装好。我知道,母亲用来做艾蒿饼,它还有一种清肝、醒脑、提神的作用呢!
听母亲讲,一九五八年因“浮夸风”,次年又闹肌荒天灾,爷爷与父亲是挖艾蒿根、青草根与葛根吃才度过荒年的。虽然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在我幼年时候,父母外出做工分偶尔带上我,肚子饿时,也常翻挖地头边青草根吃,咀嚼起来,还有那么一种甘甜的味道。
等我把小竹篮装满了鲜嫩的艾蒿时,又采摘了一大撮野芹菜。我清楚地知道,现在有点发胖的身体吃它不但可以降血脂、血压,而且还特喜欢野芹菜那独有的清新淡香味。
在河埠石上清洗好后,我看了一下手机,用了半个多小时。塆子房顶上的烟??,炊烟已经慢慢稀少了。
一只燕子,在河面上掠水而过,荡起一圈圈漪涟。我不禁想,春天来时,咋这样悄悄然呢?母亲的早饭也做好了吧?
回县城的路上,儿子问:“奶奶为何还烧柴禾的灶台?液化气的灶台家里不是买的有么?”
我指着母亲做的艾蒿饼问儿子:“好吃不?”
“奶奶做的又软又香又酥,真的好好吃!”儿子幸福得意地回答我。
“儿子。在四十年前这艾蒿饼却是又涩又硬的,那种年代是用麦肤皮和稻皮糠混合做的,而且里面还没有植物油。现在的是用里肌肉与鱼肉混合着,加少量的精粉面,加上味料,用茶仔油煎炸,肯定是美味呀!”
我向孩子解说着,“你定要知道和了解其中的定义,这是一种传承。是一种习俗的传承。更是一种美食文化的传承。”
124
刘小禾的肿瘤扩散了,过罢春节之后她去武汉复查,她的父亲便知晓了,却一直为刘小禾隐瞒着。李姐与我也不知道这事。待清明过后,我们买些水果去看她时,她已经瘦得只剩下皮包骨。
没过几天,刘小禾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吴友奎从韩国没能赶回来,葬礼是其哥哥主持操办的。两个孩子呆坐在灵堂的一旁,哭的最伤心的,是刘小禾的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啊……
送走了刘小禾,我回县城转租了吉祥巷的店面,拿到了二万六千元的转租费用。还了李姐的三万块钱,把生产羽绒服的机器与材料,放入新租的一间车库。
那年五一,程忠永远闭上了双目,再也见不到他的身影。白露河边的石埠上,听乡邻说,他生前两天拿着心爱的钓杆,放在身边,也没有钓鱼,静静地坐了两个多小时。
远在浙江务工的大儿子程华与其妻刘秀,小儿子程新赶了回来,远嫁浙江的程凤与其母亲汤敏并没有回来。老忠的葬礼很简朴。送行的人只有三十几人,只请了本村的一套锣鼓与两支唢呐。那些年允许放炮仗,但老忠下葬时却很少放炮仗,而两支唢呐吹出来的声音,却特别的凄婉而悠远。
那时我倔强的父亲,还上山挖中药,来维持他与母亲的生活开支。母亲虽有老毛病气管炎,还能照顾父亲的生活起居。
我回至家中,父亲正在坐着锤剥五加皮,头也不抬起来,问我五一放假,怎么不带他孙子回来看他。我说今年秋该上初中三年级了,要补课,争取能考上县一高,学习的时间紧。
“再抓紧时间,也不在乎回来一趟的时间呀。”父亲很是不高兴。我不想与他多解释,便出了院子,无目的地转悠到了祠堂旁的竹园边。而对岸,则是昔日的山水电站。
白露河如一条无瑕疵亮丽的玉带,自西南转向东北而潺湲不息。落寂的山村掩映在葳蕤的初夏树林之中,偶尔有山雀和白鹭飞起,时近申午,依稀伴着几缕炊烟,给久别的老家村庄带来缕缕生机。
跨过河石埠时,用那清澈的河水洗了脸上和手臂上的汗水,昔日埋在记忆里的影子,又一次便浮现于眼前……
上学时,清晨顺着马岗山岭下延的山道,从张岗山岭侧越野跑下来,俯视着熟悉而眷恋着的村庄,还有那记忆中的山水电站,儿时与少时就读的荒废学校,还有那屹立在学校旁的家族祠堂。
童年的课外生活多数是在学校旁小河边的柳林中与河对面山水电站后山上度过的。
那时吃过午饭,便早早去了学校,但下午离上课时间还尚早,我们便临时约了同学,从河埠石上跨过那条熟悉的小河,从山水电站的北侧绕过,爬上了陡峭的张大冲山岭。
在山岭上,是马岗山脚拦截水库放水的水渠,其修建的还算宽阔,足有五米宽,也很平整,上面长满了松软的草坪。那时多数同学都穿着解放型黄帆布黑胶底鞋,或来自家庭自做的布底鞋子。走在上面很是惬意、爽快,又非常舒服,在那里那时我很喜欢享受那种感觉。在每年清明之后,还可以采摘油茶桃、油茶耳,兰草花,绿豆果,还可以看到满山的映山红,粉黄色的山花映衬着渠边。
在水渠的尽头,是一处三十多平方圆型、用条石砌成的蓄水池,水深很匀称,只有一米五左右,那也是我们少年时天然的游泳池。从水库里逃出来的鱼也很多,一般情况下稍大点的鱼也有两三斤,在那里也成了我们逮鱼的乐园,
过了多年前已荒废的二级电站,就能看见胡山水库的大坝,就有一处山岭的拐角,有着修水渠时挖出来散落地面的油石,那也是我童年喜欢的一种东西,拾着各种颜色的石块,回到家便可以在村口的石板上练习书法与绘画。偶尔拾到精美一些的油石块,便送给电站里住着的一位同学,那时我们村还没彩色电视,也只是电站有一台,那也是一种讨好吧,星期天或是夜里看电视也方便了许多,那是一九八三年,我九岁。到一九八五年我十一岁时,便不再去山水电站看电视了,因为那时每天发电,发电机在水轮的冲动下运转,机房里传出的高分贝噪音很让人烦扰,再说我家里那时已买了黑白电视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