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做学问的都清楚,论影响力,还得是这启蒙之事。
“遵旨!”
安排好事情后,朱由校就离开了,不过其他人忙碌了起来。
王子清和龚建群按照之前商量的计划,开始给这些人分组,同时将几位年龄大的老前辈作为副手。
这些人的年龄不适合紧张的编书工作,不过作为副手很合适。
毕竟这些做学问的人有时候脾气是真的古怪,他们真上头了,管你礼部尚书还是内阁成员,照样骂的你狗血淋头。就像泰州学派那帮家伙,都是无法无天的家伙。
这种时候,这些老前辈的作用就来了。他们往那一站,只要有人敢骂,那人基本就不用在大明待了。
很快翰林院的人也来了,这些人自从修完光宗实录就基本没事了,适合当官的都被外派出去了,留下的都是不适合为官的。
正好编书是他们的拿手好戏,朱由校也不想白养这些家伙,所以全都派过来了。
正好皇家学府之前的学生大多都离开了,新一届招生还没开始,而且这里藏书众多,作为着书的场所很合适。
朱由校回宫后,又让人将那些皇家收藏的书籍也送往皇家学府,当然牵涉隐秘的书不在其中。
第二天,皇家日报就几乎用所有版面报道了这次会议结果。
之前每天都有报道,在京城的读书人没资格进去的几乎天天都从日报上了解情况,遇到不赞同的在外面就能吵起来。
这次会议结果影响很大,而且现在要重新修订科举用书,所有有志科举的读书人都是一片哀嚎,因为这说明之前读的基本无用了。
不过也有不少年轻人比较高兴,这让他们和那些比他们年纪大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几乎每天都有大批读书人在皇家学府周围打转,试图提前知道里面的内容。
不过虎贲卫守卫很严密,而且锦衣卫也在看着,一点机会都不给。
朱由校暂时放下这些事,将重心放到了倭国。
这几天又有消息传来,倭国主战派控制了超过六成的军队,得到了大多数藩邦的支持,而且将那个作为吉祥物的天皇拉到了他们那里。
而幕府这边还在争权夺利,可以说是一片散沙,预计年内倭国就会分出胜负。
大明这边,朝廷已经发出指令,前往倭国的商船已经开始减少,同时开始撤离在倭国的人员,只保留几个靠海的港口还有人员驻守。
这些地方有强大的大明皇家海军在,而且基本处于主和派控制中,基本不会有危险。
朱良带着几万大军已经开始前往辽东备战,不过预计今年大明不会出兵。
按照计划,大明将会支持主和派,目前已经起运了不少之前淘汰的武器装备过去,准备卖给主和派。
先让他们内部打起来,这也能削弱倭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