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西关小镇 > 第89章 回击黑色幽默(第2页)

第89章 回击黑色幽默(第2页)

“行人可以从西关小姐的腿下行走……”设计主管还在说。

看什么,看裙底吗。

陈家娴忍不住皱眉。但在会议室内,她只是个实习生,没人会问她的意见。

……

关晞和潘乔木难得达成一致,在项目流程节点上,都给出了“不建议”的答复。

潘乔木反对得更激烈:“太丑,太土。”

潘乔木正在与星巴克商谈引进,但并不顺利。星巴克对选址卡得非常严格,长乐坊向地铁口的方向再走几公里就是综合商场,商场里已经有一家星巴克。潘乔木试图在装修和店租减免上给出部分让步,双边正在拉扯的关头,他无论如何都不愿意让“这个丑东西”降低地块的调性。

关晞反对的理由则比较简单:她有更好的选择。

“春华电影院?”

设计主管有些茫然。

黎红是老越城人,对春华电影院还有印象:“有的有的。民国开的,在六七十年代特别红火,我小时候还总去摸电影院门口的石牌楼。”

“红姐,我怎么没听过?”设计主管也是越城本地人。

“七十年代以后就破败了。”黎红说着,关晞在电脑上放大卫星地图,几个人凑作一处,依稀看见——

半个牌楼。

牌楼的作用,类似于现在的气球迎宾门,春华电影院的“迎宾门”是石头雕的,仅剩半片残址,依稀可见往日的浮雕镂刻。

牌楼后面是乱糟糟的停车场和各类违章违建,甚至还搭了两个棚子卖木桶饭。

设计主管挠头:“拆了?”

黎红“嗯”了声:“拆了,2010年前后定性成危房,除了石牌楼,全拆了。”她非常遗憾,“拆了以后也没什么用途,荒废在那里。”

在城市更新中,这种情况,并不罕见。

关晞的声音里没有多少情绪:“我希望复原春华电影院,工程难度如何?”她翻出几张老照片的扫描件,发到设计主管的手机上:“这是春华电影院的照片。”

是周记茗茶居老板丢掉的照片,关晞逐一扫描处理过。

设计主管仔细研究照片:“你是说一比一修复这座电影院吗?工程上不难。”他抬起头,“难的是,你要把春华电影院变成地标?现在的年轻人,谁还知道春华电影院?他们会买账吗?”

关晞说起别的:“金阿婆最近在网上有点火,你知道吗。”

……

陈家娴在刷小红书。

金阿婆在小红书上火起来,起因是电视台的节目。

金阿婆讲起自己与西关的过往,提到了年轻时很时髦,攒一个月工资买高跟鞋,又专门订做旗袍。她的未婚夫讨了她旗袍的料子,裁了做领带,两人拖着手高高兴兴去春华电影院看电影。

“拍拖睇戏一条龙。”金阿婆如是说。

这些事情,长乐坊的人都知道,陈家娴也知道。

从前的西关是富商云集的地方,金阿婆的未婚夫,家里从前是洋行的买办,哪怕经历过改天换地,捐了大半家产,也还是富裕极了,如今被拆得七零八落的西关大屋就是他家的。

谁知道后面时局乱起来,眼看着情形不对,未婚夫拖了再拖,终于不敢再拖,坐船去了外国。两个人就这么断了联系。

金阿婆后来说,幸亏走了,要是再晚几年,想走也走不掉。

在工人最荣耀的时代,金阿婆全家去了香港,而她年纪还轻,受新中国电影中女工人形象的影响,不想去香港嫁人,就继续留在长乐坊,做了助理工程师。

运动那些年,她和家里人划清界限,颇吃了些苦头,风波过去以后,补发这些年的工资,工程师做不成了,做了专业教师,又过了几年,调到教研院做教学研究,颇受人尊重,最后从教研院退休。

拨乱反正的时候,产权陆陆续续退回她手中不少,只是西关大屋终究没了。

她住进了学校分的筒子楼三楼,和陈家娴的校工爷爷做了楼上楼下的邻居。

金阿婆在小红书里火起来倒不是因为别的。节目的截图对话被叠在一起,变成了感人的爱情故事,金阿婆为了苦苦等待失散的未婚夫,终身未嫁。

一时间,无数人被这样的爱情故事所感动,被那个年代的“忠贞不渝”感到赞叹,小红书点赞数量瞬间超过了5万,没过多久,又上了热搜。

渴望工人荣光而没有去香港嫁人的西关小姐,结果因“为爱等待”的故事而扬名。陈家娴怎么看,都觉得颇具黑色幽默精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