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宁修便指挥自家作坊的雇工将一车车的石灰石、粘土、石膏运到作坊的空地去。
制备生料虽然简单,却是水泥制作的重要一环。
制出的水泥质量如何,很大一部分程度取决于生料够不够均匀。
宁修指挥雇工将大块的石灰石砸碎成半掌大小的小石块,将这些小石块单独堆在一起。
大石头被工人们锤成了一个个小块,宁修还不满意。生料制备过程中,石灰石碎的越小越有利于研磨搅拌。他又命雇工将半掌大小的石块锤成四块,这才开始下一步骤。
小块的石灰石比大块研磨起来容易的多,不过明朝可没有机器,单纯手工研磨,耗费的力气少不了。
好在有磨盘在,把细碎的石灰石混合粘土放在磨盘上,推动研磨能够节省不少气力。
很快生料便磨好了,宁修命令雇工们把生料运到窑炉旁。
烧瓷用的窑炉虽然不是专业的立窑,但在这个节骨眼上已经是宁修的最好选择了。
虽然不知道宁修究竟要做什么,但看着小山般高的粉末,孙悟范觉得很厉害的样子。
“让我猜猜,你这下一步该不会是把这些粉末倒入窑烧吧?”
宁修笑了笑道:“孙兄实在是太睿智了。”
说完宁修冲身旁的雇工高声吩咐。
“快来人取来一些炭块磨成粉,混入这些生料中。”
在大明,烧炭是主要的取暖方式。每家每户都会备一些炭块用来冬天取暖。更不必说有十几名雇工的宁家作坊了。
不多时的工夫雇工找来了一筐的炭块,宁修指挥工人将炭块磨成粉,混合生料后加入适量的水,再一齐倒入窑炉中。
此时的生料已经变成细小的球状,在高温煅烧的过程中更容易反应完全。
将生料全部倒入后,宁修下令封窑。
接下来就是生火煅烧了。
孙悟范看热闹似的在一旁笑着。他们实在不明白把一堆废土送入窑炉能烧出什么来。
宁修却是毫不紧张。
他知道烧瓷的窑炉能达到1200度的高温,有时甚至会达到1400度。这个温度便是熟料烧成的温度。
事实上,碳酸钙在800度到1000度就会分解,更高的温度是保证熟料充分煅烧而已。
在高温煅烧中,碳酸钙分解为氧化钙,并与氧化硅、氧化铝反应,生成铝酸钙、硅酸钙等。
水泥熟料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钙为主的硅酸盐。得到硅酸盐水泥的置备就成功了一大半。
接下来就是等待了。
过了约莫两个时辰,宁修下令开窑。
孙悟范很好奇,凑近去瞧却是被开窑喷出的热浪吓得一蹦三尺高。
“乖乖,这他娘的也太热了吧。”
孙悟范拍了拍胸口,心有余悸的盯着窑口。
“把这些熟料再加上石膏放到磨盘上去磨。”
雇工们遵命照做。只不过这一次他们研磨的是经过煅烧的熟料,而不是生料。
等到加入石膏的熟料研磨成细致的粉末,水泥便算做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