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他们活在明朝 > 第69部分(第2页)

第69部分(第2页)

其实这事还是得怪万历。没过几天,一批公文照例放在万历的案头,虽然他不上朝,但不代表不管事。在看过之后感觉没有什么问题,就把这些公文发给内阁让他们自行票拟。一不留神,这封密信也给夹带了进去。

这就好比拍了很多美妙的照片,然后存在了电脑上自己欣赏;突然有一天电脑坏了,照片没删除就拿去修。这事是要出人命地。

这封密信转到了内阁,申时行在病休,许国也没留意,顺手就把这封密信发给了礼部。

礼部给事中罗大肱拿着手里这封密信,心里很愤怒。这位仁兄的偶像是海瑞老爷,可想而知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关键就在这封密信中,申时行怕皇上受其他大臣影响,专门加了一句:惟亲断亲裁,勿因小臣妨大典。这话说白了,就是皇上您自己看着办,不要因为一些小臣而影响大局。

罗大肱当然有理由愤怒:我们是小臣,你申时行就是大臣?!

不过这个时候申时行已经觉察到了密信可能已经泄露,他很紧张,赶紧找到了罗大肱的直接领导,礼部科给事中胡如宁。让他去跟罗大肱协商,看看这件事能不能就这么了了,当然,好处还是要给的嘛!绝不会让罗大肱吃亏就是!

可罗大肱却根本就不吃这一套!竟然还用上司来压我?申大人,您未免也太看得起我了吧?!他二话不说,满城风雨地把这件事捅了出去,上书大骂申时行这个小人,两面三刀,这样的人怎么能为大明首辅?!

言官们大吃一惊!怎么连首辅都成了这种人?大家于是集中火力对付申时行。包括吏部给事中,刑部给事中,工部给事中,主事等一帮人,那是把申时行批得体无完肤头破血流。

万历当然不会客气,来多少收拾多少!很快这些人就被罚了工资然后开除。他以为这件事到此为止了,但申时行却感觉自己不能再干下去了。

已经年逾古稀的申时行,此时感到了深深的疲惫!这么多年的隐忍,这么多年的和稀泥,却终于栽在了这个上面。只要能再撑一年,最多一年,自己就可以退下来了。到时候管你洪水滔天!老夫**逍遥的地方!可惜啊可惜,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百密一疏,百密一疏啊……

申时行立刻就上书恳请辞职,万历坚决不批。可这回老申是动了真格,铁了心,坚决不干了。已经晚节不保,何苦还赖在这个位置上遭人痛骂?老夫不是朱一刀,那丫脸皮厚;老夫已经古稀,不堪忍受如此侮辱!坚决不再干下去了。皇上您还是另请高明吧!

万历痛苦地批了这封辞呈。

第134章

申时行走了万历其实还不算太头疼。但是他一走,直接就引发了蝴蝶效应:许国也上交了辞呈,也撂挑子了。原因很简单,连申时行都被逼走了,这烂摊子岂不是要落在自己身上?这可不行,谁愿意干谁干,反正老夫是不干!

王锡爵一直在老家陪着生病的老娘,许国也不干了,内阁自然就剩下了王家屏那个二愣子。皇上很不喜欢他,他自己也心知肚明,不过还是那句老话:我是给大明当官,不是给皇上当官,皇上喜不喜欢是他的事,干不干活是我的事。可内阁这么多的事情王家屏一个人怎么整的过来?

王家屏这才体会到许国那个老家伙的精明。这么大的一个烂摊子,臣就是变成神仙也搞不定啊!这活实在是没法干,他也向皇上提出了辞呈!这下万历真的头疼了,你们都走完了朕指望谁去?内阁这么多的事情总要有个人来负责吧?这下他坚决不批,而且把王家屏给提拔为内阁首辅,好歹他还能替自己背背黑锅,做做挡箭牌。

可是内阁只有他一个人根本就不够用!提升为首辅,级别倒是高了,可这肩上的担子也重了,还是得弄几个人补充进来才行啊!这个时候万历终于体会到了申时行的好处,他在辞呈上专门提了两个人,说他们可以担当重任,内阁交给他们皇上还是可以放心地!

这俩人一个是吏部左侍郎赵志高,一个是礼部右侍郎张卫。

申时行的眼光的确非常人可比,这两个人不论谁都能独当一面,把握大局。赵志高也是个牛脾气,而且是心学中人,其造诣极深。他是隆庆年间的进士,后来进了翰林院当编修。万历初年的时候,好不容易升到侍读,却因为不听当朝首辅张居正的话,被发配到了广东当副使。要说这位仁兄确实挺牛,大家都唯张居正马首是瞻,唯独他偏偏要和张居正对着干。这一发配到广东,大家都以为他这辈子算是完了。

广东是什么地方?那可是南蛮荒野之地!分到那里去当副使,这辈子算是回不来了。但张居正死了以后,还是有人想起了他和张居正对着干的光荣事迹,于是把他提为解州同知,没过多久又把他调到南京太仆寺去当寺丞。虽然是个清水衙门,但他并没有因此就消沉下去,反而时不时地和一些心学之人相互讨论学习。他的一举一动都被有心人看在眼里,于是其职位也慢慢地往上升着,历任国子监司,祭酒;南京吏部右侍郎等,没过两年就被奉诏入京当了礼部左侍郎。而且在职期间深受申时行的赏识。

一个能与张居正公开叫板的人才,才是真正的人才——大明朝野如是说。所以能被申时行看重直接提拔进内阁当东阁大学士。

至于张卫,其经历也极为坎坷。但与赵志高相同的是,他也曾在张居正时代和老张过不去。所以他也被提进了内阁,而且此人一向只看重人际关系,却不在乎政治前途。平时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跟人出去喝酒吃饭。他和赵志高在不仅在性格上是两种人,而且其兴趣爱好,出身也不一样。把这两个人捏在一起,申时行还是费了一番苦心的:只有两个人尿不到一个壶里去,内阁才能保证相对的客观公正,不至于被百官们牵着鼻子走。

内阁的领导班子都定了下来,更新最快 1 6 k x s。 按理说申时行已经走了,百官们不应该再闹腾了。可这回恰恰相反,大家本来就不是冲申时行开火的,这次的目的就是逼着皇上必须要立太子!不然决不罢休!

万历原本指望着王家屏替自己挡子弹,王家屏不仅没挡,反而反了水。

礼部给事中李献可这次是冲在最前面的炮灰。他上书要求皇上早日批准皇长子出阁读书,只字不提立太子的事情,虽然这奏疏写的相当有技巧有水平,但万历心里还是非常地不爽,说来说去不还是那个意思?所以一点都不客气,直接让这炮灰降级调外任用了,而且首次在圣旨中用了“这厮”这两个字。

在极其严肃的圣旨当中,用“这厮”这两个街头泼皮常用的字,是非常非常罕见地,也是非常非常不尊敬的。这一下子激起了大臣的反感,您可是一国之皇上啊!怎么可以在圣旨当中用这样的字眼?就算是大臣千错万错,无论如何处罚都不过分都可以理解,又怎么能如此羞辱?

圣旨才到王家屏的手里,就被这厮给退了回来。

皇上发了圣旨,若是内阁首辅觉得有问题,可以退回去拒绝执行,这叫封还,这也是内阁首辅的权利之一。

王家屏不仅把圣旨给退了回去,而且义正辞严地对皇上说:这件事臣没错,李献可也没错,皇上您大错!他只说出阁读书,对于如此合情合理合法无比正确的意见,皇上您不同意也就罢了,但不应该罚他贬他,更不应该如此羞辱他!所以您的这道圣旨,臣没法办!

这可真是反了,王家屏可是刚刚被万历提升的首辅,居然还没当两天不仅没替皇上当挡箭牌,反而反了水!这真是养了头白眼狼,万历再度吐血数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