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龙腾的习惯就不同,更加多样化。
全额收购是一种形式,另外还会因人而异,用项目形式合作。或者干脆就自主创新,开发出同类产品于原版对着干。
图佐列夫犹豫了,龙腾和育碧都是看中了他的游戏部门,所以才亲自来到莫斯科与他商谈合作或是收购事宜。
在这个年代,除了琴科夫这种世嘉阵营老客户外,1C是全苏联唯一的一家在PC端进行游戏开发与发售的只招收,根本就没得选!
选实力强的欧洲公司合作。是苏联企业最喜欢干的事情。
可是来自中国的龙腾公司规模实在太大,现在还是全球第二大电视游戏主机平台的所有者,得罪他们也不是明智之。
僵持中,琴科夫忍不住提议道:“既然大家都想合作,不如三方共同成立一家位于莫斯科的新公司怎么样?如果这样做的话,不如把我也加上,你们三家共同提供游戏,而我在莫斯科的工厂负责生产和销售,你们觉得怎么样?”
好主意,杨云当然愿意这样做。
育碧除了有收购工作室的习惯之外。他们也是一家极富原创力的游戏制作公司,而这些原创游戏内容,是杨云无法用收购方法得到的,而他重新安排人抄袭制作,费时费力费心不说。还容易惹到麻烦,育碧可是有国家支持的公司!
图佐列夫也没有异议,他们游戏本来就是副业,能与两家全球知名游戏制作公司合作,他们求之不得。
劳伦斯松了一口气,他对中国的龙腾公司充满忌惮,都是做游戏的同行,他很清楚在电视游戏街机以及掌机上,世嘉有多么的强势。
法老控这家日本PC游戏制作商也算是小有名气了,也臣服于龙腾,双方共同开发PC端游戏在MD平台上的移植,同样也在进行MD平台游戏移植到PC端的研发,这对育碧来说就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他们可不敢保证口袋妖怪进入PC市场,各种RPG游戏纷纷发布PC版本之后,育碧能轻松面对这些史诗大作!
如果真想死磕,请看看另外一家PC游戏制作商日本光荣公司吧!
劳伦斯听说因为龙腾的三国志发售,将光荣公司的三国志游戏挤兑的根本无法生存,连后续版本的研发都是兴趣全无,数度延期,甚至面临砍掉的风险。
所以对于琴科夫的建议,劳伦斯也笑了起来:“求之不得!但是,是不是需要确定一下合作方式?”
第193章 将收购价提高5倍!
位于加拿大伯纳比的Distinctive软件公司创建于1983年,以赛车游戏出名,他们游戏中的赛车模型仿真,以及各种外部环境效果做的特别出色,这也是众多大型游戏公司看中它的重要原因。
杨云从莫斯科离开后,马不停蹄地来到这边,他实在是放心不下Distinctive的谈判,如果杨战的收购计划失败,他将不得不面对EA这个强大的对手,不得不想办法收购别的工作室,不得不重新设计出一款能够抗衡《极品飞车》的赛车游戏。
那将会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难度特别大。
重生两年多,现在涉及到PC端游戏后,杨云就不能使用以前TV游戏的那一套做法了。
以前光荣公司做三国志,南梦宫和龙腾也做三国志,因为游戏不复杂,杨云不用大张旗鼓地去收购光荣。
他可以组织起一群程序员自己开发,可以采用南梦宫的框架,甚至是自己创造出一套正史三国的时间轴,一点一点往游戏里填充内容就够了。
而PC游戏不是简单的搭框架,填内容就完了的,赛车游戏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极品飞车很多人应该都玩过,至少玩过其中的某几个版本。
它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可以选择自己一个人超速,躲避警察,也可以选择与朋友联机进行竞技比赛,看谁跑的更快。
极品飞车的卖点不是内容有多么多么丰富曲折,而是里面有各种帅气拉风造型的跑车,玩家可以体验狂飙的速度感,看到精致真实的画面感。享受完美细节的代入感。
游戏中的劲爆音乐,精美模型,各种车辆的漂移技巧,高速躲避障碍物的刺激感,各方面都深深地吸引着赛车迷们。买不起各种超级跑车,那就去玩极品飞车吧!
正因为极品飞车对各种模型和游戏流畅性的要求特别高,所以很多人都认同它是显卡杀手,内存杀手,对CPU要求高,高配置的电脑玩家就有高享受。而低配置甚至跑不动游戏。
当杨云碰到这种游戏时,他的重生经验就抓瞎了,因为他只对游戏内容熟悉,对游戏引擎技术却是两眼一抹黑。
如果这次Distinctive被EA抢走,为了对抗极品飞车,杨云只能继续收购其他的赛车游戏制作公司。否则要是从零开始,让公司内部人员从头开始研究赛车游戏的引擎,两年时间都不一定能出效果,代价太大!
在莫斯科,杨云强势地压迫了育碧和1C公司,最终1C公司剥离出游戏制作部门,并且与育碧联合占据40%新公司股份。杨云的龙腾占据55%,琴科夫负责东欧市场的销售,占据5%。
在得到了想要的1C公司游戏部门后,杨云没管育碧是否与1C继续进行教育软件和商业软件的合作,他直接通知赵永平从国内派来一组研发团队过来接管,自己就火急火燎地赶到加拿大,在伯纳比见到了一周前就来到这里的杨战。
这是伯纳比一家四星级酒店,是杨战能够找到的最高档的酒店。
龙腾做商业谈判基本上就是这种做派,住当地最好的酒店,租用最高档的会议室谈判。这样可以展示出龙腾公司的实力以及诚心。
见面后第一句话,杨云就问道:“报告谈判进度!”
杨战介绍道:“我已经接触过公司两位创始人,他们对我们的收购要约表示有兴趣,但需要时间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