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菜根谭围炉夜话小窗幽记先看哪个 > 第5章(第2页)

第5章(第2页)

【注释】①高:超出众人。②尘里振衣:在飞尘之中拂拭衣服。振,作拂拭解。③泥中濯足:在泥水里面洗涤双足。濯,洗涤。④超达:超越到达的意思。达,在此指到达所立的目标。⑤羝羊触藩:喻进退两难之意

。藩,藩离。易大壮:“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⑥安乐:身安心乐。

【译文】立身于世不能超出常人而立,就如同在飞尘之中拂拭衣服,在泥水里面洗涤双足,哪里能够超越众人,到达所期望的目标。处理世事不能留一步余地去做,就如同飞蛾投向烛火,公羊用角去触藩离,哪里能够使自己的身心感到安乐?

【评析】名利,人之所欲,但“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螂捕蝉”,如果没有远大的眼光,短视近利,欲壑难填,最后即使不因而葬身,也要进退两难。胡达源说:“处事留有余地步,发言留有限包涵;切不可做到十分、说到十分。”这话并不是教人自扫门前雪,同样在告诉人要看清四周,不要毫无考虑地把自己完全挪出去。“弓满则折,月满则缺”,这永远是不变的哲理。最起码,一个人不能认识自己的能力、看清四周的形势,一说起话来,一做起事来,必定不被旁人接受。

修德须忘功名读书定要深心

学者要收拾①精神,并归一路②。如修德而留意③于事功名誉,必无实诣④;读书而寄兴⑤于吟咏风雅⑥,定不深心⑦。

【注释】①收拾:谓对于散乱者收而聚之;在此有集中之意。朱子全书学:“敬莫把做一件事看,只是收拾自家精神,专一在此。”②并归一路:合并在一方面,指专心致志。并、归,俱作合解;路,方面。③留意:注意。④实诣:真实的造诣;学业艺术所至之境地称造诣,略称诣。⑤兴:趣味、兴会、兴头。⑥吟咏风雅:吟咏诗文。诗经上有国风、大雅、小雅,故后人称诗文之事叫风雅。⑦深心:深远的思虑。

【译文】追求学问要集中精神,专心致志。如果修养道德还要去注意事功名誉,一定没有真实的造诣;如果读书把兴趣寄在吟咏诗文上面,一定不会有深远的思虑。

【评析】求学要专心致志,修道要真诚不伪。“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道理人人都懂,有不少人也常挂在口中,但实践起来,却不见得容易;读书,诚然是一件很枯躁的事,必须有定力才能学成。至于修道不诚,还要注意功名地位,不只是对本身的一大讽刺,简直是自欺欺人。

真伪之道只在一念

人人有个大慈悲①,维摩屠刽②无二心也;处处有种真趣味③,金屋茅檐④非两地也。只是欲闭情封⑤,当面错过⑥,便咫尺千里⑦矣。

【注释】①大慈悲:谓仁慈的心。慈悲,佛家语。大乘义章:“爱怜名慈,恻怆曰悲。”②维摩屠刽:维摩,即维摩诘,人名,佛在世时之大居士;维摩诘乃梵语,义译曰净名,净者清净无垢之谓,名著名声播之谓。屠刽,指以屠杀牲畜为业及刽子手一类的人。③真趣味:自然的兴趣。④金屋茅檐:金屋,华丽的屋子;茅檐,茅草搭成的房舍。⑤欲闭情封:谓心为物欲所掩,被利欲所闭。情,利欲。礼记坊记:“无解而行情**争。”封,闭的意思。⑥错过:失去、耽误。⑦咫尺千里:即失之毫厘,差以千里的意思。

【译文】人人都有一颗慈悲的本心,维摩诘和屠夫刽子手的本心并无两样;处处都有一种自然的趣味,华丽的屋宇和茅草搭成的房舍并无差别。但是人心常为物欲所闭私情所封,当时一错过,就失之毫厘,差以千里了。

【评析】每个人在刚降临人世时,心地无不洁白无邪,这种共同的本性,要到开始接触周遭环境以后,才有了变化。有不少有感于此的人,就说社会是一个大染缸,人染于黑则黑,染于白则白。因此,人在懂事以后,最要小心一念之间的想法,如果一念偏差,本性受到蒙蔽,就要沦入邪恶之境而难以自拔了。

道者应有木石心名相须具云水趣

进德修道,要个木石的念头①,若一有欣羡②,便趋③欲境④。济世经邦⑤,要段⑥云水⑦的趣味,若一有贪著⑧,便坠⑨危机⑩。

【注释】①要个木石的念头:是说要有一个像木石般坚定的心意。念头,心意的意思。②欣羡:玩赏爱慕;指受到外物的诱惑。③趋:归向的意思。④欲境:物欲的地步。境,作地步解。晋书顾恺之傅:“渐入佳境。”⑤济世经邦:即经邦济世,治理邦民济助世人的意思。⑥段:种类。唐书陈叔达传:“因肠物百段。”⑦云水:禅林称行脚僧为云水,以其到处为家,无棋无拟,有如行灵流水;此为淡泊之谓。⑧贪著:贪求念头的存在。著,立也,引申作存在解。左傅交公六年:“著之话言。”⑨坠:落、掉下的意思。⑩危机:生死成败的紧急关头。

【译文】增进德行,修养心性,要有木石般坚定的意志。如果羡慕外物的诱惑,就会踏入物欲的境地。济助世人,治理邦国,要有一种云水僧的淡泊胸怀。如果一有贪求名利的念头存在,就会陷入生死成败的紧急关头。

【评析】进德修业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心,随时都会受到外物诱惑,半途而废,最后就生活在糜烂的外物追求上面。济世经邦乃是立德、立功的事,没有淡泊的胸怀,自然就是盗名欺世,就要贪赃犯法。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胸怀,有心于济世经邦的人,实应谨

记心头,时刻不忘。

善人和气一团恶人杀气腾腾

吉人①无论②作用安详③,即梦寐神魂④,无非和气;凶人无论行事狼戾⑤,即声音口关语⑥,浑是杀机⑦。

【注释】①吉人:善人。诗大雅卷阿:“蔼蔼多吉人。”②无论:不必说的意思。陶潜桃花源记:“无论魏晋。”③作用安详:是说言行从容不迫。作用,谓由本体之力而兴作功用,如眼见物、耳闻声、口谈论皆是;在此指言行。④梦寐神魂:睡梦中的神情。神,精神;魂,人之阴气,精神之称。⑤狼戾:狠的意思。汉书严助传:“闽越王狼戾不仁,杀其骨肉。颜师古注:“狼性贪肩,凡言狼戾者,谓贪而戾。谓贪而戾。”⑥声音口关语:谓言笑。口关,同“笑”。⑦浑是杀机:都充满了害人的气氛。杀机,杀害人的氮氛。

【译文】心地善良的人不要说言行举止镇定安详,就是睡梦中的神情,无不洋溢一股祥和之气;生性凶恶的人不要说做事手段残忍,就是言笑之间,也充满了恐怖的气氛。

【评析】气质,是十分抽象的名词,但每个人身上确实都有一股气质,而且一眼就可以看得出来。这里所讲的就是关于人的气质。一位心地善良的人,不论处于何时何地,身上都散发一股安详的气质;一位残暴的人,不论处于何时何地,总是令人感觉他身上有一股邪恶的气质。人是善类或不是善类,既然如此容易显在气质上面,那么平日所思、所行,岂可不戒慎,使之归于善路?

欲无祸于昭昭勿得罪于冥冥

肝受病,则目不能视①;肾受病,则耳不能听②。受病于人所不见,必发③于人所共见。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④,先无得罪于冥冥⑤。

【注释】①肝受病,则目不能视: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张守节正义:“一肝气是通目,目和即知白黑。”②肾受病,则耳不能听: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张守节正义:“肾气是通耳,耳和即闻五音。”③发:现、露的意思。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④昭昭:显然可见貌。庄子违生:“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⑤冥冥:昏晦,在此指人所看不见处。

【译文】肝感染疾病,就使眼睛不能看得清楚;肾感染疾病,就使耳朵不能听得明白。疾病在人所看不见的地方感染,但一发作大家都能看见。所以,一位君子要不在明显的地方发生过错,先要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不犯过失。

【评析】这在借肝、肾的受病,来告诉人事恃的发生,都先有内在的因素,平时必须存心忠厚,慎独其身,才能消除差过于无形。心,乃人一身行为的主宰,心向光明,则行事无不合于理法;心向黑暗,则行事多属龌龊。一念之差,君子、小人判然殊途,实在不可不慎啊。

多心招祸少事为福

福莫福于少事①,祸莫祸于多心②。惟苦事③者,方知少事之为福;惟平心④者,始知多心之为祸。

【注释】①少事:谓无事。②多心:即疑心。③苦事:劳事;就是因事多而身心劳顿的意思。苦,作劳解。国策秦策:“不苦一民。”注:“苦,劳也。”④平心:谓心境安宁。平,安宁。诗小雅:“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译文】幸福没有比无事可牵挂还可贵的,灾祸没有比疑心还可怕的。只有事情劳顿的人,才知道无事是最大的幸福;只有心境安宁的人,才知道疑心是最大的灾祸。

【评析】一天,我对两个学生谈论另一位学生近来举止有些令人失望,并说出我心中所想的看法,哪知二人竟表示异议,说:“事情都是想坏的。”这当时就使我觉得惭愧,并佩服她们有这种修养。人与人面对面相处时,确实最怕之间有了猜疑:猜疑一起,小则产生误会,不欢而散;大则血溅五步,亲痛仇快。因此,一个人心胸坦荡荡,无所忧虑,不只可以远离祸害,且了无牵挂的自在之身,万金不易,即使世俗传说的神仙亦不过如此。

处世要方圆自在待人要宽严得宜

处治世①宜方②,处乱世③宜圆④,处叔季之世⑤,当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⑥,待恶人宜严⑦,待庸众之人⑧,当宽严互存。

【注释】①治世:治平之世;即政治清明的年代。②方:方正,品行端好。③乱世:不太平的时代。④圆:变化无方。

易系辞:“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⑤叔季之世:衰乱将亡之世。叔季,衰乱将亡的时候,朱熹白鹿洞赋:“在叔季而且然,矧休明之景运。”⑥宽:器度大。论语阴货:“宽则得众。”⑦严:严厉、庄重。⑧庸众之人:一般的人。常人曰庸;众,数之多者。

【译文】在政治清明的年代,应有方正的品行;在动乱的年代,应有圆通的观念;在将乱未乱的年代,应方正、圆通交互运用。对待善良的人,器度要宽大;对待生性凶恶的人,态度要严厉;对待平凡的大众,应该宽大、严厉并存在心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