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王玄策知道于谦的性格刚正,淡淡一笑,也不多言,继续解释道:“韩卓武这所谓的三不妥。
&esp;&esp;先是指出其一,叩阙须当有名,名正言顺。
&esp;&esp;其二有指出,叩阙须得势大,所以让崔党众人先不要急着行事,先去联系那些未到场的崔党众人。
&esp;&esp;最后又指出,如此大事须得面禀崔岑。
&esp;&esp;这三不妥,看似有理,好像是在为崔党考虑,其实却不然。”
&esp;&esp;“呃……”
&esp;&esp;寇淮仁闻言再次微微皱眉,依然没觉得这三处有什么不然,尤其是第二条,在他看来,简直致命。
&esp;&esp;如果崔党匆匆而来,考虑不周,再加上人数有限,应付起来岂不要容易多了。
&esp;&esp;虽然他也猜测韩卓武是争取时间,好给他们送消息。
&esp;&esp;但是如果因此让崔党弥补了这三个不完善的地方,感觉还是得不偿失。
&esp;&esp;不过他也知道自己确实不善于这些计谋。
&esp;&esp;不然当初也不会被小人所害。
&esp;&esp;而且性格有些过于中直,这一点倒是与于谦相似,不过于谦更多一些不屑的成分,真拿到他面前却是一看就明白。
&esp;&esp;寇淮仁有自知之明,而且在皇帝和刘穆之等人面前也不必藏拙。
&esp;&esp;既然不明白就问。
&esp;&esp;王玄策等人也知道他的优劣,也没因此嘲笑他,而是笑着解释道:“韩卓武这三条看似有理,尤其是第二条,看似对我们十分不利。
&esp;&esp;可是兵法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esp;&esp;更何况是叩阙这种本来就是不计后果,多靠一时热血上头的事。
&esp;&esp;当时来了也就来了。
&esp;&esp;还联络那些未到场的,呵呵……”
&esp;&esp;王玄策一声轻笑。
&esp;&esp;“淮仁君请想,那些未到场的崔党,要么就是地位太低根本没资格到场,要么就是已有二心,连议事都不愿参加了,还会参加这种可能会掉脑袋的事吗?
&esp;&esp;只怕等冷静下来,连那些本来一时冲动的,也都要打退堂鼓了。”
&esp;&esp;“啊,嘶~”
&esp;&esp;寇淮仁微微吸气,设身处地一思量果然如此。
&esp;&esp;刘穆之随即也接口道:“玄策君,所言一语中的,深谙兵法之道。
&esp;&esp;其实还有一点,古人云,君不密失其臣,臣不密失其身,事不密则败。
&esp;&esp;纵然崔党真的能够纠集更多人,我等能预先得知,也比措手不及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