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溪。”我压音一唤,云溪悄声走过来,取了帕子出来小心地收了些炉灰和残存的香饵。
淑元皇后爱看书的喜好我知道,静妃就必然清楚。她急于取皇后性命去争后位,我不信她仅仅是在寝殿里下毒。
。
在侧殿中静默地坐了片刻,又走去正殿。宏晅从寝殿出来,看了看我的神色:“你……”
“没事。”我抿起一笑,“臣妾想起从前刚册封来拜见的时候,还有晨省的时候。” 我默了默,轻叹道,“总觉得皇后娘娘去得太突然了。”
他的叹息中有我听不懂的情绪。一直以来,他与淑元皇后感情如何是我琢磨不清的。想当初瑶妃宠冠六宫的时候,飞扬跋扈,几乎到了目无皇后的地步、时时挑衅着皇后的权威,不过是倚仗的他的宠爱。可实际上……遇到大事时,他似乎还是偏着皇后多些。
若他知道皇后死于静妃之手……
“陛下。”我微垂着首,喃喃道,“臣妾听说……是皇后娘娘劝您立臣妾为后?”
他沉眸凝视我片刻,答道:“是。”顿了一顿又说,“朕觉得她是对的。这么多年,朕只拿她当皇后,从来不知道她一直只想作个妻子……”他低哑一笑,“她也不曾说过。”
“那……”我斟酌着轻声问他,“在陛下眼里……皇后娘娘如何?静妃娘娘又如何?”
“为什么拿她们作比?”他不解地一笑,沉吟道,“她是个好皇后,朕觉得……若朕拿她当妻子看,她也是个好妻子;至于静妃……”他眉宇间闪过一缕冷意,“近来的事,如不是顾着母后,已足够朕废了她了。”
作者有话要说:注释
1【博山香炉】博山香炉也称博山炉,又名熏炉,是西汉时期常用熏香器具,博山香炉上有四个小洞,当炉腹内焚烧香料时,烟气便从镂空的“山中”飘逸而出,仙气缭绕,给人以置身仙境的感觉。
这是第二更~~第三更会晚一点~~可能十点左右~最晚不会晚于十一点~~~
227
我将从长秋宫寻得的香饵拿给沈循看;沈循沾了水微微融开了一些即刻面色大变,惊问我:“娘娘从何处得到的这样的香?”
我颌首一笑;答说:“本宫的兄长本是个游侠;这是他们江湖上的东西。记得当时本宫想拿来看看他也不肯给,本宫好奇;只好趁他不注意拿了这烧剩下的。这么些日子了,今日偶然找了出来;便让大人看看。”说着微一蹙眉头,“可有什么不妥么?”
“娘娘,这东西……”他思量着深深一揖;道;“臣只知这东西有毒;长久使用于人无益;娘娘还是远离为好。至于其他……娘娘若想知道,臣可带个颇精此道的人来。”
沈循已经很知我心思,大体能猜到我想知道些什么。我点了点头:“那就有劳沈大人了。”
当日下午,他便带了个医女来,自己识趣地退了出去。那医女向我一拜:“娘娘大安。”
“免了,姑娘坐吧。”我笑了一笑,问她,“姑娘如何称呼?”
她垂首应道:“奴婢陌离。”
云溪取了那帕子出来搁在桌上,我淡看着道:“沈大人说姑娘懂香,姑娘帮本宫看看这个。”
她打开帕子,从那灰烬中挑了一颗出来,登时神色一凛,比沈循见到此香时讶异更甚。滞了片刻,她才回过神来,怔怔问我:“娘娘您……从何处得到了这东西?”
我仍是那一番说辞,她听罢却似有不信地追问了一句:“当真?”
我皱了眉头,淡泊道:“自然。本宫骗你干什么?”
“哦……”她低下头,手指捏着那颗香饵在指尖转着,沉思片刻幽幽道,“这叫离思香。”
“离思香?”我微一怔,问她,“为何是这个名字?”
“连用数日,神思飘离,魂飞魄散。”她一缕笑意迷离,把那香饵丢回帕子中回视着我,“奇人所制。”
我只觉她这一抹笑容背后隐藏着许多东西,让我心中觉得莫名地慌张,强自定神,凝眸于她,又问:“姑娘知道什么地方有?”
她垂下眼眸,犹豫了片刻,沉缓道:“奴婢只在大燕西南边一个叫枫宁的地方见过,至于哪里能得着这东西,奴婢就不知了。”她抬了抬眼,轻道,“所以奴婢方才问娘娘,当真是您兄长的东西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