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他一口一个‘老子’的,小婉和张陵都脸沉似水,小婉向肖三递了个眼神,肖三上前就是两马掌,将他扇倒在地。
“竟然敢在县令大人面前信口雌黄,你是想找死?”肖三厉声道。
“县令大人?”这一次所有人都清楚了,那些差役固然惊得面无人色,那些青壮也立即退后,为首的人暗处庆幸……幸好没有出手,还说得过去。
“本官就是新任怀柔县令”
张陵上前一步,张松跟上一步,打开包袱,露出其中的印信和公函。
虽然没有看过内容,但那些差役和青壮们已经坚信不疑,他们纷纷跪下,口称老爷,乱轰轰地闹成了一片,那个李头儿先是一愣,随即便满头大汗地跑在那里,磕头如捣蒜一般地求饶。
“都起来吧,不知道者不罪,该干什么干什么,你在头前带路,领我去县衙一趟”张陵指着李头儿说道。
“是,大人。”李头儿哭丧着脸在前面带路,不知道县令大人会怎么泡制自己。
第一卷 乱世 第二百零九节 新官上任三把火之一(上)
第二百零九节 新官上任三把火之一(上)
吏治不好,不是一个人的过错,张陵不会与一个差役头目过不去,看着那个李头儿吓得实在是惶恐,小婉便向他询问怀柔县的情况……她知道把握方寸,为了不给张陵造成困扰,涉及到吏治的她是不能过问的,但对于怀柔在灾后的情况,却是很感兴趣,而那个叫‘李语’的差役头目也渐渐放松,开始有问必答了。
转过一个街口,前面传来一片吵闹声,一大群人围在那里,一个个情绪似乎都很激烈的样子,看他们的服装,应该都是些平民……或者说是难民,在人群之外,几名衙役徒劳地想维护秩序,却根本没什么用途。
“肖三,去看看怎么回事。”小婉没让张陵上前,而是吩咐肖三去看看是怎么回事……良民和暴民仅一字之差,万一里面有什么铤而走险的家伙给张陵来一下子,她可就凄惨了。
不一会儿,肖三便气忿忿地回来了,原来,那些人所围的是当地的一个粮店,据一名平民反映,朝廷下拨的赈济粮被当地官吏换给了怀柔县的第一豪门郑氏,换来的粮食全都是一些霉烂变质的陈粮,而且就在这些陈粮之中,还掺有草根和沙土。
最为可恶的是,以郑氏为主的几家士绅联全起来,提高粮价,在卖了几天之后,又突然关闭粮店,声称无粮,分明是想囤积居奇再度涨价。
“岂有此理”张陵怒了,到底是年轻,一点儿也沉不住气。
“去施粥棚看一看。”小婉轻声道。
“嗯。”张陵终于沉住气,他初来乍到,两眼一团黑,还是先掌握一些资料要紧。
新任县令大人的吩咐,李语不敢不遵,不过这家伙也算聪明,在说话的工夫,就悄声吩咐一名差役回去汇报,然后带着张陵等人去距离最近的城南施粥棚。
来到城南的施粥棚处,这里有许多灾民,他们的脸色早已经麻木,满脸菜色,空气中飘荡着一股怪异的、令人作呕的味道。
“这就是粥棚?”张陵和小婉相互看了一眼,都是满脸的疑问,就算是猪圈的味道恐怕都要比这里要好一下,两个人推开旁边的下人,来到一个正在喝粥的灾民面前。那个灾民先是条件反射似的护住自己的饭碗,待看清二人实在不像是抢饭的人后,才有些放心,但仍然很警惕。
小婉扫了一眼那碗粥,先别说颜色如何,汤是汤,米是米,看着就令人大倒胃口,更别说是吃了,就算糊弄猪,也不应该是这样。
她们来到烧粥的锅台后面,一名维持秩序的差役上前要拦住他们,李语上前一步制止他道:“不得无礼这是新任县令大人”
一听是新任的县令大人,那名差役哪里还敢阻挡,行了礼之后,老老实实地等在一旁。张陵皱着眉看了一眼锅里煮的‘粥’,指着锅灶后的口袋道:“打开”
“这个……”那名差役有些犹豫,李语瞪了他一眼,上前一步,抽出腰刀将一只粮袋划开一道口子……立时有一股腐败的味道从里面用发出来。
张陵的脸色难看之极,问道:“这就是赈济粮?”
“是的。”那名差役的脸色有些发白。
“你们平日也吃这个吗?”张陵盯着他问道。
“不是。”差役倒是实话实说。
在张陵询问那个差役的时候,小婉的目光却在人从中搜寻,她注意到,在那些衣衫褴褛的灾民中间,有几个满脸堆笑而且身上的衣服颇为不错的人正在那里寻人攀谈,而那些攀谈的对象大多是身旁有小女孩或者大姑娘的。
“人渣”小婉愤怒地低声咒骂了一句,这是些什么人她当然猜得出来,可现在的问题是,她没有立竿见影的办法来解决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