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他还推荐了省城一家军工制药工厂。
当然,若是谢玉瑶想自己开一家工厂,只要借着红旗公社或者青山屯的名义,也行得通。
谢玉瑶将电报收起来,转身去大队部找大队长。
此时的青山屯大队部,李卫东、杨淑梅两人正在跟几名大队干部商量工厂正式职工扩编的事。
现在正属春耕时节,那些临时工人有点心浮气躁,想下地干满工分。
当初为了节约成本,临时工的工资是按照男人九工分,女人七工分来计算报酬的,至于工分价值,要年底结算时才知道。
由于满工分男的十分,女的八分,有些往常能赚满工分的社民就起了辞职的念头。
可是工厂每天都有活干,而农耕,确要看天时,遇到下雨天,他们没法出工,自然就没收入。况且工厂的工作难得,有不少人想来却名额有限来不了。
如此他们便陷入纠结之中,导致人心涣散。
李卫东让杨淑梅把工厂近期财务状况说与大家听,待杨淑梅说完,他提议道:“截止目前,我们已经跟附近三个公社的供销社合作,再加上销售部正在向其他工厂推广,订单会越来越多。应发展的需要,根据咱们厂的财务情况,可以将考虑将个别表现优秀的临时工人转正为正是职工。”
目前正式职工还有最初的几名管理层,若是再有一两个转正工人,也能激励其他人努力干,争取早日转正。
“你准备开多少工资?”大队长沉吟片刻后发问。
“咱们是大队上的企业,跟公社的没得比。我的想法是月薪十八,待日后工厂发展了再涨薪。”李卫东道。
现下的工厂工资普遍分为好几档:学徒工18至20元一每月,普通工人20至30之间,若是高学历高技能的,还会更高。
就算李卫东说的十八元月薪,也比出工强太多。
青山屯的工分,十个才两毛钱。就算满工分干一个月,也才六元左右。
只要果干厂正式职工十八元月薪的制度确定下来,全生产队的人都会挤破脑袋往工厂钻。
刘支书谨慎道:“你们可想好了?一旦开了这个闸口,以后哪怕是亏本,都要支付工人工资。另外这消息一出,会有不少争端,有站得住脚的预备吗?”
李卫东沉默了,他有信心将工厂做大做强,却难以抵挡社民的不满。
说实话,一个生产队有人拔尖能干,也有人偷奸耍滑,而大多数社民都是中不溜的。现在有了高收入的可能,必然会招来不少人的红眼。
若深陷在人事纠纷的沼泽中,他沾染一身泥的同时,也会被拖住手脚。
到底是他低估了事情的严重性,只考虑到激励作用。
谢玉瑶来到时,见办公室没人,就转到会议室,从门口看见几人坐在会议室,陷入沉思。
她本想推开在大厅等待,被眼尖的大队长看到并叫住:“谢娃子,你来得正好,进来坐。”
谢玉瑶微笑着应了一声,跟众人点头示意后,找了个末座坐了下来。
“谢娃子,果干厂想确定正式职工,在薪酬上,你觉得怎么制定好?”大队长直接把问题抛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