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九伯的一贯作风,也似乎是知道九伯会这么答,赵拓毫不在意的笑了笑,“既然如此,那我也不便妨碍九伯了。”同时,也在心理感慨了一下,不愧为朴实的劳苦大众!
……
第二章 初来乍到(二)
绝大多数情况下,赵拓很少去前院,而是安安静静的待在自己的破院子里,以致对自己的家都不甚熟悉。左拐右绕,好不容易从济王府西北边角的院落走到前院儿主厅前,就看门外的下人略微不屑的瞥了他一眼,才进厅去通报。赵拓则不觉暗暗感到好笑,奴大欺主果然自古有之。
随着那个奴仆一路走进主厅,只见厅内果然是雕梁画柱,镶金带玉。不说那汉白玉底座,镶嵌着碧绿的琉璃双鹤图案的髹金屏风,就连花罩隔扇都用镂雕、镶嵌工艺。
赵拓用眼角向左右扫了一眼,便装作诚惶诚恐的样子低头踱进。而他那痴肥无比的现世老爹,济王赵适正附庸风雅的品茗。一旁分别是大哥,世子赵诚,以及目前与其争宠争的厉害的二哥赵杰及四哥赵峰。几位哥哥见赵拓前来,或扭过头去,或眼带不屑。尤以世子大哥为甚,用众人得以听见的声音嘟囔道:“下贱人生的贱种。”
赵拓一挑眉,没说话。随后来到大厅中央,语带哆嗦的请安作揖道:“孩,孩儿叩见父王。”跪于地上一动不敢动。
济王赵适举着茶盖磨了磨杯边,吹了口气,小抿一口茶后,方抬起细小,几乎成缝儿的眼,“起来吧。”
赵拓如获大赦般,抖动的站起身,乖乖站到了一边。赵适上下打量了他一番,道:“老六……你……今年可是有七八岁了吧?”
“是,父王。”
“嗯,也是时候改进学了。再过几日,你便跟着几个哥哥,一同入学。记着,虽不指望你向几位兄长一般,却也不得丢我济王府的脸!”
“是,父王。”赵拓惶恐作答,内心却是一阵抽搐。据他所知,他那几位兄长个个都不是作学问的料,早已把脸面丢尽了,他还有什么好丢的?至于让赵拓入学堂,倒不是他这便宜老爹突然起来善心,而是官宦人家的子弟,不管是否嫡出庶出,到了六岁一律要进学。而赵拓竟然硬是托了两年才终于被这个便宜老爹想起来,实在是不容易啊不容易。
好在赵拓的院落乃是他便宜老爹荒废,不,或者说是从来都用不上的书房改建的,书籍不老少,平日赵拓用来自学打发时间是绰绰有余,因此把那些繁体字也都给认全,写全了。好歹他也是正经大学毕业,怎么也不能作个文盲啊。
赵适考虑了一番,张口道:“嗯,至于下人吗……横竖只你一个人,我看原先那两个也够用了,就暂时不做增添了,以后再说。好了,没别的事儿你就下去吧。
“是。”
……
解决了学业问题,赵拓二话不说,立马儿回自己的独门小杂院闭门苦思。低头想了想,一转身,又坐回屋舍的台阶上,继续托着脑袋咋么自己的人生大计才是正道。
都说创业发家需趁早,而赵拓又无时无刻不惦记的单飞之路,因此老早就策划好了。也没什么新鲜的,就是赵拓先前曾认识个“唐朝来的好哥们儿”,靠倒卖自制花露水起家,之后发了大财,还生活的有滋有味。这为赵拓提供了无限的灵感。嫉妒,绝对的嫉妒!凭啥那哥们可以,他就不行?就是它了,自己的发家之路!
虽说中国自古以来便重农轻商,商人地位及其卑贱。但宋朝的商业发达却是毋庸置疑的,更是这个时期世界第一的。这点还是赵拓来到南宋才知道的。
由于边境问题一直不断,给金国的岁币又是朝廷一项常规性支出。庞大的军队和官僚系统也需要国家有足够的收入才能负担。在国土面积较汉唐减少的情况下,支出却大幅增加,显然,依靠土地收入肯定有限,无法增加国家的财源。因此,加重商业成分是必需的,贸易对南宋的经济地位显得更重要。甚至可以说,南宋是靠贸易立国的。国家财政收入主体已经不再是农业,而是工商业了。由此可见,赵拓决定走商道还是可行的。
不过让人犯难的是,眼前有两大困扰。其一就是……没钱!虽说到了他成年分家之时,理应会给他一部分“创业基金”,但那只是“理应”。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上头那几个哥哥,尤其是那个继承家业的世子大哥,只会让自己卷着铺盖卷滚蛋。而且,他也没那耐心能在这里熬到成年。
再来就是……年龄!赵拓低头看了看自己的“五短身材”,不禁叹气,哎,七八岁的小破孩,出去能干出个屁啊!就是有个钱,不打劫你就烧香念佛了!
越想越郁闷,最后气的赵拓皱着眉,瞪着眼,满地直跺脚。正撸胳膊卷袖子,给旁边刚栽上没多久的小树苗好好施展一番“佛山无影脚”时,就听不远处“窃窃私语”传来,“那个‘小少爷’又开始发癫痫症了,也就是个卑贱下人的种,果然上不了台面。”
另一个公鸭嗓的声音紧跟着响起:“可不是,还时不时的就抽一下,不知是不是真犯什么病。咱还是离远点,省得到时候给自己找麻烦。”……
“这样的人也配叫声‘少爷’!咱二人被分到这鬼地方,岂不是一辈子都出不了头?!”……
说是“窃窃私语”,但实际也就比正常说话的音量小上那么一丢丢。两个下人“议论?